汜水县尉是一个从九品上的小官,江宁县丞也不过是一个从八品上的小官,都不是执掌政事的县令。对于你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才子来说,离开京城本来就是不幸,才子的梦想与光荣应该在京都,只有京都才有更多的机会,才有更美好的前程。命运之神就这样同你这位才情盖世的绝代才子开了一个又一个玩笑。
诗人你失意了,失意之后就是疏狂,就是放浪形骸。《旧唐书》、《新唐书》都不约而同地给了你这四个字的评价——“不护细行”。也就是凭着这“不护细行”这四个字,这不成理由的理由,诗人你再一次遭贬。由从八品上的江宁县丞贬为从九品下龙标县尉。
龙标,一个小县,今天的湖南与贵州两省交界之处的小县——湖南黔阳,一个与古夜郎相比邻的地方,一个不断地给人制造笑料的地方。要知道那是一块怎样的土地,查查“夜郎自大”的典故,就知道那里有多么的闭塞。要知道那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读读柳宗元的《黔之驴》的寓言,就知道那里有多么偏远。贬谪去那里,就犹如投进了一个无边无际的天然监狱,让无情的瘴气去消蚀你的身躯,让旷世的孤独去吞噬你的豪情。
贬谪至龙标,是天宝七年(公元748),距你中进士已是二十一年了。与你一样疏狂的诗仙李白,事后得知你被贬,为你遥送去了一份同情与慰藉: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朋友李太白是理解你的,他坚信你是无辜的,因此他将一轮高洁与光明的明月送与了你,一颗同情的“愁心”,一轮皎洁的月亮。
诗人你自己也始终相信自己人格的峻洁,还是任江宁县丞的时候,于镇江芙蓉楼送好友辛渐北回洛阳的宴席上,你就即席赋诗一首以明心志,同时也借好友告知一切关心自己的朋友。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人你自己也万万没有想到,南谪龙标竟然还不是你恶梦的尽头。几年过后,安史战乱爆发,湘西的龙标也动乱四起,你于是辞归故里。回到故乡,却因得罪当地的刺史闾丘晓,你就不明不白地被闾丘晓杀死了。
《旧唐书》没有提及你如何被杀,只用了“不护细行,屡见贬斥,卒”这样寥寥数语,就结束了你的叙述,冰冷无情。
《新唐书》倒是有一个很值得玩味的描述:“不护细行,贬龙标尉。以世乱还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张镐按军河南,兵大集,晓最后期,将戮之,辞曰:‘有亲,乞贷余命。’镐曰:‘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晓默然。”
虽然《新唐书》也没有如何描述你被杀,但却从反面证明了你完全是含冤而死。闾丘晓因参加重大的军事聚会迟到,被时任河南节度使的张镐行将正法,临死前以年迈的亲人无人供养来讨饶,结果被张镐厉声喝问:“王昌龄的亲人,哪又有谁供养?”由此可以反证你是含冤而死的。张镐真不愧为历史上的中唐名相,为历史的那一刻称职地担当了一次正义的护法官。
这是一段多么具有戏剧性的场面描写,读罢让人联想到的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没到”!
不管怎样,这对诗人你王昌龄的冤魂也总算得上是一个迟到的抚慰!
走笔至此,还是让我将诗人你与班婕妤对接起来吧。
后宫佳丽,都得看一个人即君王的眼色行事,没得宠时得邀宠、邀得宠后得争宠、争得宠后又得固宠,固宠之后又希望专宠。如果说这一场场后宫中围绕着“宠”字的角逐应该是一场公平公正的竞赛,那也好说。既然是竞赛,总得有个标准吧!是美貌、才情、品德单项打分再逐项相加,或是不分单项讲究个整体素质,还是品德第一、才情第二、美貌第三?没有固定的标准,不同的君王有不同的趣味取向。如果要说上述标准哪一项最佳,当然是第三种。但问题是圣明的君王也很难将第三种标准坚持到底。这对国家来说,无疑是不幸,可这又恰恰给无数宫女留下了后来居上的想象空间。汉成帝无疑是将“容貌第一”的标准置于首位的,因而班婕妤色衰失宠自然也就在情理当中了。
问题是班婕妤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失宠,她仍坚信一位君王品评妃嫔应该将妃嫔的德行才情置于美貌之上,仍认为自己有更充足的理由值得君王宠爱,因此她才会视毒如蛇蝎的赵氏姐妹为乌鸦,将自己比作凤凰。
这正是班婕妤专宠之后不会去想着不择手段以求固宠的原因,也是她失宠之后心生哀怨的原因。
以才气名世的才子们的心理与班婕妤有着惊人的一致,他们认为凭才气,凭忠诚就可以无敌于天下,并认为君王也应该和必须以才、以德取人。可那些在才气上与才子们相比自愧不如的人却不是这么想的。他们先是忌妒才子,然后是挟忌妒寻找一切机会陷害才子,为自己求得君王的恩宠扫除障碍,于是才子被落井下石,于是才子被无中生有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落得个与班婕妤一样的悲剧结局!
要问这样的经典故事何处寻,诗人你王昌龄就是最经典的故事之一!
诗人你王昌龄啊!请允许千年之后的我再感喟一声:落魄才子——长信美人晚秋扇
长安道上的骑驴诗僧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一
科举是一道魔咒!自从隋朝设立,直至二十世纪初废除,一千五百多年来,读书人被它诅咒殆遍,幸免的人廖廖无几。
贾岛你也没能例外!
贾岛你留给后人的许多诗篇,是一块块化石,它们藏着一个个故事。透视这一块块化石,千年前唐代都城长安的科举场中的一个个场景顿时变得清晰起来了。
诗人贾岛你曾是那么自信地从故乡走向长安,走向长安礼部的科举考场。你骑着一头瘦瘦的驴子,巅簸在风尘古道,但你那神情却像是一位白衣飘飘笑傲天下的剑客。从范阳——今日的北京,到京都长安,该是千里迢迢吧,疲乏了,你就在驴背上吟起你创作的诗篇——《剑客》。
《剑客》诗,真是一首快意诗,也是你生平惟一的快意诗。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为不平事?
十年磨一剑,你十年寒窗苦读,犹如一位铸剑师以十年为期,精心锻铸一柄锋利无比的宝剑。你如此苦读,为的就是有朝一日将才气货于帝王家?你此去长安,就是为了拔剑一露自己的锋芒,赢得君王的肯定与赏识。你的《剑客》诗,不同的人或许有很多种解读,但我更愿意这样理解。
二
骑驴入长安,你就是冲着礼部的进士考试而来的。谁要想知道进士考试有多难,读一读《新唐书》的《选举志》就一清二楚了。且不妨以唐文宗时代为例:
大和八年,礼部复罢进士议论,而试诗、赋。文宗从内出题以试进士,谓侍臣曰:‘吾患文格浮薄,昨自出题,所试差胜。’乃诏礼部岁取登第者三十人,苟无其人,不必充其数。
进士考试每年最多只录取三十人。而据《新唐书》记载,极盛时期的唐代“诸馆及州县学”的读书人竟达六万三千七十人,这些人都具有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可以想见,进士考试是千里挑一,如果我们以“进士之考难,难于上青天”来形容,那是丝毫不算夸张的。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能读出孟郊诗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中的忘形与得意,也就能理解张籍的诗行——“二十八人初上第,百千万里尽传名”中所描绘的社会轰动效应。
不过,诗人贾岛你是不幸的,《新唐书》只用了五个字写你的考试经历:“累举,不中第。”
诗人你沮丧至极,失意至极,落魄至极,进面对金榜题名者怀有一丝酸溜溜的羡慕与嫉妒。你将沮丧、失意、落魄等复杂的情感都凝成了一首诗——《下第》:
下第只空囊,如何住帝乡?杏园啼百舌,谁醉在花傍?泪落故山远,病来春草长。知音逢岂易,孤棹负三湘。
帝王赐与新及第的进士的杏园宴,只属于那百来位幸运者,披红插花纵酒狂歌的也是属于他们的。一次次落第,你明白了长安不是故乡,滞留京城,你不名一文,囊空如洗,疾病缠身。长安又是一年芳草绿,你却感受不到一丝丝温暖。没有知音的长安,没有朋友的长安,没有亲情的长安,真大却又真小!这时候,你想起了故乡,但故乡远在天边。不过,即使近在咫尺,你也不会回去的。读书人自故乡通往长安礼部考场的路就是一条不归路。落第还乡,哪有脸面见江东父老?礼部的考场就是一个巨大的赌场,一个个应试的读书人都是着了魔的赌徒,他们心甘情愿一年年地将青春与才气作为赌注,押向考场。
三
诗人你也一直都没对礼部的考试放弃努力。进士及第的诱惑是巨大的,你怎能摆脱?
你几次落第之后,选择了一种最愤世嫉俗的方式以期博得朝廷的关注。那就是——削发为僧!
久困长安,诗人你的毛驴瘦了、病了、腿也瘸了;诗人你自己也衣衫褴褛、食不果腹。一位昔日风度翩翩意气风发的诗人现在却一副托钵云游僧人的模样,出入于长安与东都洛阳的寺庙与大街小巷!
削发为僧,似乎是为了不至于饿死长安,其实本质上是一种佯狂。你就是要用这一副骑着瘸驴走在长安大道上的模样,来嘲讽那些将你的名字排斥在金榜之外的王公大臣!
昔日祢衡裸衣击鼓骂曹是佯狂,孔明借门童骂三顾茅庐的刘备为俗客是佯狂,李白借酒命令高力士脱靴是佯狂。他们的佯狂无一不是在证明一点:怀抱大才与胸怀大志的古代文人,其实都有着强烈的自我认同、自我肯定的意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唐诗素描宋词写意作文训练及素材大全2
下一篇文章: 高考作文资料——让人感动的58个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