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华作文网: 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
冠华作文网祝愿:天下学子金榜题名!
网站首页
高考导航
教育资讯 | 网络信息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考后点睛
英语特区 | 教师频道 | 家校互动 | 网站社区 | 同行作文 | 帮助中心 | 在线留言 | 设为首页
高中作文 | 高中佳作 | 作文素材 | 专家指导 | 阅读训练 | 满分作文 | 作文预测 | 高考真题
站内搜索
文章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高考频道 > 作文素材 > 正文         ★★★
唐诗素描宋词写意作文训练及素材大全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2/2/4 14:49:52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大唐近三百年历史,女子中真正当得起“才女”又闻名于世的,屈指算来,也就是上官婉儿、鱼玄机、薛涛那么几位了。

  薛涛字洪度,本是京都长安人,后随父亲进入四川。不但诗赋出众,而且书法、口才、歌舞俱佳。贞元年间,韦皋任川东节度使,发现了薛涛的才华,于是将她调入我们今天所称的“四川歌舞团”。其实说白了,就是让薛涛的身份变成了“乐伎”,变成专职“侍候”他韦皋的女子。韦皋甚至准备将她荐举朝廷担任秘书省的女“校书”,因种种原因没有下文,当时的四川人钦佩她的才情,便送给了薛涛一个雅称——“女校书”。

  薛涛的才名之盛,由重量级诗人王建的《寄蜀中薛涛校书》一诗就可看出:“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树下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元和四年,元稹被唐宪宗任命为监察御史,视察东川,这可为元稹提供了一个接近薛涛的千载难逢的机会。不过元稹还是没有主动去接近薛涛,到底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我们无法妄自揣度。元稹在十多年后任唐穆宗朝翰林时曾以诗追忆此事,诗有小序,从中多少可以了解元稹内心世界的一角。

  寄赠薛涛

  稹闻西蜀薛涛有辞辩。及为监察使蜀,以御史推鞫,难得见焉。严司空潜知其意,每遣薛往。洎登翰林,以诗寄之。

  锦江滑腻峨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纷纷辞客多停笔,个个公卿欲梦刀。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

  “稹闻西蜀薛涛有辞辩”,说明元稹早就关注薛涛,并心向往之。“以御史推鞫,难得见焉”,表面上说的是公务繁忙,审察案情,无法顾及接近薛涛,实际上是在遮掩自己的内心的渴慕之情。否则地方官严司空的“潜知其意,每遗薛往”为什么不被元稹阻拦?岂止是不被阻拦,而且从“潜知其意”四字中,还包含着对严司空“成人之美”的感激之情。

  细加分析,元稹不愿主动接近薛涛,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作为朝廷钦差的御史大人,元稹显然是顾及到了自己的身份。其二,当时韦夫人辞世不久,如果主动接近薛涛,也会让元稹招来社会舆论的谴责,同时也会让自己想起韦夫人时良心受到拷问。

  不愿接近,最后还是顶着很大的压力与薛涛相见,足见元稹对薛涛的渴慕,也从另一个侧面见出薛涛的才情之高、魅力之大。

  一段往事,十多年都不曾从记忆中淡出。“别后相思隔云水,菖蒲花发五云高”,山长水阔却隔不断对美好往事的记忆,时光悠悠,思念的花朵也并未随岁月凋零。

  如果诗人元稹将自己与薛涛的交往看作是一场逢场作戏,十年后怎能有如此深情的回忆,又怎会送去如此的赞美?

  都说文人无行,其实谁能懂得诗人的心?元稹是认真的,元稹对薛涛的仰慕也是真诚的!自古诗人多重情,信然!

  对于元稹,裴柔之也是不得不提的一位女姓,韦蕙丛辞世后,是她走进了元稹的情感世界,成了元稹的夫人。

  元稹此后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虽曾一度官至宰相,但任职不到三个月,先后被贬谪任同州刺史、浙东观察使。唐文宗太和年间,元稹又被召回朝廷任尚书右丞,甚至还再次被定为宰相的候选人,只因为朝廷政敌的反对没能遂愿。元稹最后的归宿地是在武昌,官职是武昌节度使。

  被召回京都之时,元稹已五十二岁了。那是一个冬日,裴柔之也随同丈夫回到京城。但春节刚过,元稹的命运又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朝廷一纸诏书,元稹又由尚书右丞贬为武昌节度使。裴氏夫人十分伤感,写下了一首五律:“侯门初拥节,御苑柳丝新。不是悲殊命,唯愁别是亲。黄莺迁古木,珠履徙清尘。想到千山外,沧江正暮春。”诗歌既为夫君外放节度使不平,又流露出对京城亲人的留恋,还有前途未卜的忧虑。作为一位女姓,能有如此文采,实属不易。

  元稹心底又何尝不落寞怅惘,但他毕竟历经宦海风波,也当即写下一首五律,抚慰裴柔之:“穷冬到乡国,正岁别京华。自恨风尘眼,常看远地花。碧幢还照耀,红粉莫咨嗟。嫁得浮云婿,相随即是家。”

  好一句“自恨风尘眼,常看远地花”,自嘲中不乏旷达,生活中所赐与的他都认为应该照单全收。

  又好一句“嫁得浮云婿,相随即是家”,既然跻身仕途,荣辱升沉都在情理当中,所有的一切都是宿命,只要夫妇相随,哪怕如浮云飘至天涯也有一个温暖的家。这样的诗行对裴柔之来说是多么温存的慰藉啊!

  唐代人有评价元稹与裴柔之夫妇情感的文字:“元公与柔之琴瑟相和,亦房帷之美也。”元稹夫妇就是这样相互支撑跌跌撞撞一路来到了武昌,也正是在这一年,诗人的生命划上了最后的一个句号。

  诗人走了,陪伴他走到生命的尽头的是一位深深地爱着他理解他的女子——裴柔之。

  诗人命运多坎坷,这仿佛是不幸的,但他一生有真情相随,他又是幸福的。

 << 上一页  [11]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