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华作文网: 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
冠华作文网祝愿:天下学子金榜题名!
网站首页
高考导航
教育资讯 | 网络信息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考后点睛
英语特区 | 教师频道 | 家校互动 | 网站社区 | 同行作文 | 帮助中心 | 在线留言 | 设为首页
高中作文 | 高中佳作 | 作文素材 | 专家指导 | 阅读训练 | 满分作文 | 作文预测 | 高考真题
站内搜索
文章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高考频道 > 作文素材 > 正文         ★★★
唐诗素描宋词写意作文训练及素材大全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2/2/4 14:49:52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史上的一段佳话:君王礼贤下士的佳话,“士为知己者死”的佳话,君臣风云际会的佳话。

  公元697年,一场残酷的战争划下了一个短短的休止符,大唐征讨契丹的先锋部队因武安郡王武攸宜统兵无方,一万多将士喋血黄沙,三军震动。时任行军参谋的陈子昂危难之际,多次上书武攸宜,力陈退兵之策。一腔忠诚,慷慨激昂,换来的先是婉言拒绝,接踵而至的就是被贬为军曹。军曹就只能是掌管军营的文书而已,再也没有参谋的建议权了。

  话语权的被剥夺,意味着你就必须三缄其口,意味着你就必须谨记“沉默是金”,意味着你就必须识时务为俊杰知趣而退。

  陈子昂第一次感到了孤独如燕北的大漠那样无边无际,他向武攸宜递上了一纸辞职信函,给大唐的征西大帐留下了一个拂衣而去的背影,然后,头也不回,朝着一座高楼——幽州黄金台踽踽地走了过去。

  黄金台以它的沧桑接纳了一个孤独的灵魂。落魄诗人的想象沿着它的断壁颓垣向一千年前漫溯,潦倒诗人的眼泪和着檐角锈蚀了的风铃声悄然落下。

  一声叹息,诗人恨不生逢在千年前的燕昭王时代,纵有报国之志,又去哪里追寻燕昭王那样的贤君与明主?

  一番感慨,诗人悲自己空有乐毅、邹衍那样的国士之才,天下之大,却只落得个沉沦下僚,怀才不遇!

  一阵窒息,诗人思接千载,分明感受到了一千年时间的无情与沉重。相形之下,个体的肉身又是如此的易朽。青山在,诗人却偏偏是人过中年,碌碌无为。时无燕昭王,谁又能成为乐毅与邹衍第二?诗人怎能不发一声浩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一脸茫然,诗人登高望远,白云悠悠,舒卷自如,那不是千年前燕昭王仰望过的流云吗?天高地迥,黄沙漫漫,那不是千年前乐毅的千军万马扬起的风尘吗?

  不,俱往矣!诗人黯然神伤,天宇下,黄金台上只剩一个孤独而又渺小的自己。乐毅有勒石铭刻的军功,邹衍有窥测天地阴阳的“五德终始说”,他们都穿越了千年的历史而不朽。诗人陈子昂一遍遍地问着自己:与时间与宇宙对抗,我拥有什么?我现在是一无所有,我只有“独怆然而泪下”!

  奴隶社会与封建帝制时代,知识分子是永远走不出人身依附的那个怪圈的!就像一匹驴子离不了磨盘,否则怎能计算自己劳作的价值?就像一头骆驼卸不下重负,否则怎能使人明白谁才配“沙漠之舟”的荣誉?古代士大夫渴望贤君明主的青睐,否则哪有喜托龙门一展抱负的平生快意?

  直至多少个世纪过去,两位思想巨人马克思恩格斯在一篇宣言——《***宣言》中仍在憧憬这样一个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才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可这样的社会不要说离陈子昂太遥远了,离我们也很遥远!

  诗人陈子昂黯然离开了那个权力场,他悲剧性的结局更让我们相信,古代士大夫是无法真正摆脱对贤君明主的依附的。没有了官爵的陈子昂正规划着如何隐归乡里,但一声晴天霹雳无情地向他袭来——他的父亲被下了大狱。原来县令段简瞄准的正是这位曾任京官的诗人陈子昂的钱袋,借此来敲诈诗人。诗人本就没有什么积蓄,纵然有,他又怎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向一位乡里小人低下他那高贵的头颅,于是一桩莫须有的罪名又落在了诗人的身上,诗人也被投进了牢狱。不久,诗人忧愤至极,牢狱成了他最后的归宿!

  俗话说:“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陈子昂即是一个绝好的注解。

  易卜生曾说过:“伟大的人总是孤独的!”易卜生是一张孤独的琴,他以才情为弦,创造了永远不会被人合上封面的《玩偶之家》。

  贝多芬曾说过:“孤独、孤独、孤独……”贝多芬是一张孤独的琴,他以命运馈赠给他的不幸为弦,谱写了永恒的《命运交响曲》。

  罗曼·罗兰曾说过:“力量,在孤独中默默生长,成熟……”罗曼·罗兰在与贝多芬的共鸣中,汲取了力量,走出了人生的孤独,以不羁的才情为弦,写下了不朽的《约翰·克里斯多夫》。

  幽州台也曾在岁月的风尘中屹立了千年,它是一张孤独的琴,诗人陈子昂以它的不平的遭遇与深沉的思索为弦,奏出了传诵至今的《登幽州台歌》。

  故乡是一颗胎记?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一

  读罢《旧唐书》中的文苑传,我不得不感叹,贺知章你真是一个奇迹!

  你人到中年,方走出故乡越州永兴,即今天的淅江萧山,三十六岁中进士,从此即踏入仕途,那年是武则天的证圣一年。你历任国子监四门博士、太常博士、太常少卿、礼部侍郎、皇太子侍读、工部侍郎兼秘书监同正员、太子宾客兼银光禄大夫与正授秘书监。

  由七品的的四门博士到正三品的太子宾客,你见证过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四朝的更替,你是真正的四朝元老!国子监你教习过王公贵族的子弟,丽正殿你编纂过《六典》,东宫你陪读过太子,泰山之颠你为唐明皇组织过封禅大典,礼部工部的大堂之上留下过你办公的足迹,君王起草文书的秘书省你曾泼墨挥毫。每一朝的君王都对你恩宠有加,倍加信任,自从你进入皇都,在你的履历表上见不到一次你外放京城任地方官的记录,更不用提贬谪流放的字眼了!

  天宝三年(744年),你已经是八十五岁了。已是风烛残年的你突然感觉到死神正在向你发出请柬,你于是上书当朝天子李隆基,请求辞官回归故里,在故乡度过最后的日子。

  离别京城的那一天,唐明皇命令所有的大臣包括皇太子那位你昔日的学生为你送行,那样的荣耀,在二十四史的大臣中恐怕很难找到几人!

  你在仕途上之所以能一路凯歌,平步青云而又如履平地、善始善终,真是一个奇迹,你真是一位政治上的不倒翁!

  奇迹的背后是什么?不倒翁的秘笈何在?《旧唐书》中有你一千余字的传记,我读了再读,于字里行间反复追寻,原因只有一个,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你的旷达!

  二

  旷达的人,必定是一位淡泊的人,一位洒脱的人,一位幽默的人,一位与人为善的人。

  中国人讲究盖棺才能定论。你贺知章辞世时是唐玄宗的天宝三年,十二年后,皇太子李亨继位,史称唐肃宗。尽管李亨是你的学生,但他也是在登基三年之后才下了一道旌表你的诏书,虽然是一篇迟到的诏书,但诏书的字里行间的确漾溢着对你的追思与赞美,可谓是一篇至情至性的文章,不妨完整地照录于下:

  故越州千秋观道士贺知章,器识夷淡,襟怀和雅,神清志逸,学富才雄,挺会稽之美箭,蕴昆岗之良玉。故飞名仙省,侍讲龙楼,常静默以养闲,因诙谐而讽谏。以暮齿辞禄,再见款诚,愿追二老之踪,克遂四明之客。允叶初志,脱落朝衣,驾青牛而不还,狎白衣而长往。丹壑非昔,人琴两亡,惟旧之怀,有深追悼,宜加缛礼,式展哀荣。可赠礼部尚书。

  “器识夷谈”、“静默养闲”是赞美你的宁静淡泊;“襟怀和雅”、“神清志逸”是赞美你的洒脱飘逸;“诙谐讽谏”、“暮年辞禄”是赞美你的幽默豁达。如果要问我最欣赏这位唐肃宗以皇帝与学生的双重身份写下的这篇诏书的哪一处的话,我会说是诏书开篇对贺知章你的称谓——“故越州千秋观道士”!

  世人都说“知子莫如父”,我还要续上一句:“知师莫如弟子”。你贺知章有这样一位学生皇帝,地下有知,也该含笑了!诏书一开头,他没有将你称为老师,也没有敬称你的官爵,而我却恰恰认为唐肃宗是最了解你的人!

  你贺知章以八十五岁的高龄辞归故里,只有一个请求,那就是回到故里将故居辟为道观,允许自己成为一名道士。

  你真的如愿以偿了!

  在生命的尽头,你贺知章将一切繁华与恩宠都留在了长安,将一切喧嚣与往事都付与了过去。人生如戏,你将谢幕留在了生命的起点——故乡,人生如歌,你将生命的休止符划向了山林。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昔日豪情万丈的黑发少年,再回故里,已剩下稀稀落落的几缕白发!人生如梦,岁月无情,哪堪回首?

  我曾想,一个人二十岁如果不能成为诗人他一辈子很难成为诗人,因为诗人需要激情,而诗神是永远只钟情于青春的。我又想,一个人六十岁就自然而然地会成为哲学家,因为人世的沧桑会告诉他一个哲学家所应该明白的一切。

  一位八十五岁的见证了四个朝代兴替的诗人,如果要成为哲学家,他还用得着什么哲学经典的开启吗?

  你贺知章八十五岁了,没有官袍,一身布衣,步履踉跄地出现在故乡孩子们的面前,一个戏剧性的场面就这样出现了。

  你用纯熟的乡音弯下身子向故乡的孩子开口问话,或许那个孩子长得太像你童年的某个伙伴,孩子的模样或许勾起了你对童年美好的回忆。

  孩子却仰起头,以陌生的眼神回应着你,然后笑着说:“你这个老爷爷,你是村里哪一家的客人啊?”或许你贺知章一时回不过神来,但事实却就是那样冰冷,那样残酷!故乡已经成为他乡!

  不仅故乡在你眼前一瞬间陌生起来了,整个世界也突然间在你的面前陌生起来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