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阶段 抽象思辨
作为一种题型,“抽象思辨”并不新,但集中出现则是近十来年的事情,尤以上海卷为代表,故人们谈及思辨性命题,多与上海卷挂钩。上海卷的思辨取向早在2003年的“杂”与2004年的“忙”中已初露端倪,而最集中最鲜明的体现,则是2010年到2014的几个题目。摘其要如下:
2010年:丹麦人钓鱼随身带一把尺子,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中国的孟子说“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2011年: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不会过去。
2013年: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
2014年: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这些题目一出现,就引来一片喝彩,原因在于这些命题“一根绳子联系着思辨,一根绳子联系着生活,将理论与现实同时纳入题目之中,努力使题目内涵丰富而不复杂”。它关注的不再是道德范畴的阐释,而主要是抽象范畴与命题的辨析与思辨。从思维方式上,试图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如对立统一、质变量变和否定之否定等基本规律以及内容与形式、必然与偶然、可能与现实、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等范畴关系引入写作实践,以哲学的原理来解释生活,理解社会,洞察人生。与前述政策响应和道德阐释类题目相比,它强调在矛盾、运动与联系中审视万事万物,视野与命意都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事实上也极大拓展了写作的领域,扩张了写作的思维空间,提升了写作的思维层次。
但从思维角度看,这种命题还是未能从本质上拉开与前两类命题的距离。原因在于,题目并未提供具体的问题与具体的矛盾,抽象的范畴与规律的演绎极易走向概念化、公式化与教条化,表面看很思辨,实际上难免流于形式与空洞,所谓“一根绳子联系着生活”,多数时候只是命题者的一厢情愿。在考生的笔下,“生活”只是“配角”,是印证某个抽象规律和范畴的配角而已。像“一切都会过去”这个题目,既然是“一切”,那么世间万物,上至宇宙下至蝼蚁,无不合乎这个规律,写作过程不过是寻找甚至堆砌一些具象的历史、社会与人生来解释、例证这个原理罢了。
思维的空洞化在下面三个题目中表现最为明显:
2011年,一切都会过去;换个角度是,一切都不会过去;
2013年,这是重要的;换个角度看,这是不重要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高考作文备考】不容小觑的高考作文微写作,专家告诉你六大类型夺分捷径
下一篇文章: 【阅卷老师总结】让高考阅卷老师“悦”卷的几条对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