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说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您的为人准则,我曾经以它为座右铭,来践行我的人生,可我处处碰壁。别人都说我迂,先生您认为呢?”
先生苦笑了一下,然后一脸严肃地正告我:“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有光明。”
我似懂非懂。
我继续说道:“先生,现在的中国已经是早已远离了战火纷飞和人民生活苦难的中国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日新月异,中国对于世界的影响力已经日重。可是,最近几年,我发现很多国人身上的劣根性又现端倪。就是最纯洁的青年们也开始拼爹、炫富……”
先生的情绪有些激动。可他的声音突然变得很渺茫。
夜深了,月色惨淡。天边的弯月隐没在阴云里,收敛了稀微的光亮。
【简评】文章视角独特,通过与鲁迅的对话,来讨论现实问题,从而达到既赞扬鲁迅先生,又批判现实中的不良风气的目的。世易时移,如今出现的社会问题,鲁迅先生也未必能回答,但作者却敏锐地抓住这些热点问题,借鲁迅之口,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众多类似的习作相比,本文视野更开阔,立意更深刻。景物描写,巧作烘托,富有象征意味;人物刻画,形象鲜明;语言犀利,充满了忧愤之情。作者对鲁迅文章里的话十分熟悉,顺手拈来,皆可成文,具有一定的阅读写作功底。
佳作选萃二
与孟达对话
读《三国演义》,见仁见智。而我没有想到,我读《三国演义》竟然也流泪了。也许你不知道,我这泪竟是为孟达所流,有些话藏在心里,积压多时,不吐不快。还好,我在梦中见到了他。“孟前辈,你知道么,别人说三国人物中,夸夸其谈的失败典型首推孟达,而不是早已盖棺定论的马谡。我知道这又是炒作,但是炒作也不该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呀。何况这简直是对您进行人生攻击。”
孟达道:“真是惭愧,惭愧,承蒙你如此信任我。不过,现在回首过去,鄙人还真有些夸夸其谈、恃才傲物的地方。”孟达若有所思,望着巴蜀大地,不禁也潸然泪下。战袍在风中猎猎飘扬。一代将才落魄如此,人心安有公道?我走上前去,牵着他的战袍,劝慰道:“前辈,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想想那诸葛亮,神机妙算,用兵如神,不也错用了马谡吗?前辈,有些事您别放在心上,有人天生好搬弄是非。您还不知道,晚辈就生活在一个人们喜欢‘打口水仗’的时代。”“前辈,我最不能忍受别人说您见死不救、为人不忠。关羽被围,责任在关羽自己,他不可一世,逞匹夫之勇,认为自己天下无敌;遇事欠缺远虑,不听马良之言。等到已被重兵重重包围,您是爱莫能助,真要发兵援救,那也是羊入虎口。正中了对手的计谋。与其做无谓的牺牲,不如保存实力,为关羽雪耻。故不出兵是明智之举,岂能以见死不救蔽之?再说不忠之事吧,刘璋乃懦弱多疑,自己引狼入室,怎能说是您的背叛?历史的真实被别有用心的人颠覆了,流言蜚语害死人啊!”“谢谢你这么看。不过我确实是对不住云长兄,想想,我们共事多年,我不能拯救他于危难之中,却眼睁睁地看着他覆亡,我心里怎能不难受啊。”此时,孟达已是老泪纵横,在寒风中,显得更加沧桑憔悴了。
天空愁云密布。我心情十分沉重,我知道孟前辈在自责在反省,在直面自己的人生,承认自己的过失。“有人说您不学无术。其实您文武双全,想想当年司马懿围攻您,您一箭射死魏国虎将徐晃,勇挫司马懿,那是何等的神武?蜀国之中有几人能做到?再说文,您吟诗作赋,文采过人,深得曹丕赏识,时以骏马金珠赐之,同辇出入。人生如此,夫复何求?遗憾的是有人嫉妒您,不断向曹睿进谗言,最后您走向了不归路。”“那都是过去的事了。我这一生,做了我该做的事,我无怨无悔,至于是非功过,任人评说,谁能挡住历史滚滚前进的车轮?粪土王侯,烟尘功名!何况小小的我,罢了,罢了。”
不知何时,他的脸上所有的忧愁已经慢慢转变为刚毅。在冷风中,一双眼睛微眯,看着前方。那就是释然了吧,当经历过一切,再回头时,已经淡看了当年的世事浮沉。
【简评】
曾有人说看《三国演义》,空替古人流泪。但作者却巧妙地抓住人们评价孟达的观点,运用逆向思维,为孟达鸣不平。作者采取破立结合的手法,引述书中情节,进行分析评说,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此同时,作者运用环境描写、人物刻画进行点染烘托,让读者似乎看到了一个因被冤枉而落魄的将才形象,增强了论说力度。文章评说历史,讨论功过,却并不显得呆板与枯燥,用语简洁、到位,“炒作”“口水仗”等词语的运用,使文章多了一份灵动与清新,显示了作者不错的文字功底。
专题九 思想的烛火
【主题说明】
在那些失落孤寂的关口,你是要扑向阳光的灿烂,还是想撞进夜的怀抱?答案可能是后者。因为,前者只会放大你的渺小和无助,后者却能借一方夜幕来掩饰你的泪痕,收藏你的痛哭,至而让你一夜好梦,孕育一个新的愿望,在第二天同黎明一起醒来。然而,你之所以醒来,是因为昨夜的太阳在那沉沉的海底从未停止过挣扎,是因为远方的星光一直在照耀着地球公转的航向,是因为你梦中那些慈爱的眼神始终散发着温暖的光芒———于是,黑夜被穿越,笑容如期到来。只是,谁能忘记,那昨夜的点点火光。
选文一
我们的希望所在
在今天柏林洪堡大学主楼的一条长廊上,随意悬挂着很多的黑白照片,照片中的人物都是在各个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就的本校教授,其中的29人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诺贝尔奖得主。这是很多国家举全国之力都不能企及的一个数字,这29个名字却属于同一所大学。
在许多国家,这些精英的照片会被置于富丽堂皇的殿堂中,而在这里,这些时代的骄子却都只是朴素而平凡地占有一方小小的空间,以深邃的目光注视着来来往往的学子。也许这种甘于淡泊、不求名利的自信,正是大学的品位,也是他们获奖的原因。因为他们知道,所有的荣誉与广阔而严肃的科学天地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
柏林大学成立于19世纪初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创办者是普鲁士教育大臣威廉•冯•洪堡,后来他被称为“德国现代教育之父”,因为他为德国教育做了许多具有开创性的工作。1949年,柏林大学改名为柏林洪堡大学。
刚创建时,威廉•洪堡在为学校做的经费预算中,只有一小部分用作了建筑费用,更多的费用则用在了聘请教授方面。柏林大学教授的标准工资是年薪1500塔勒。在当时的港口城市,一个熟练的手艺人家庭,年生活费约为150塔勒;一个受过教育的中产阶级家庭,年生活费约为750塔勒。也就是说,柏林大学教授的工资足够养活10户手艺人家庭,或是两户中产阶级家庭。
没有盖大楼的洪堡为柏林大学请来了大师。
首先,洪堡请来了第一任校长,他就是呼吁推行全民教育的费希特。接着,在这个大学的讲台上出现了黑格尔、叔本华,出现了格林兄弟,出现了爱因斯坦,出现了费希尔、兰克……
与讲台上的灿烂光芒相辉映的是讲台下的风云际会,马克思、俾斯麦、费尔巴哈、海涅、拜耳、赫兹、诺伊曼……
在洪堡的办学经费预算中,比工资预算还要多出一倍的是用于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预算。洪堡还提出:国家必须对教学活动给予物质支持,但是不得干涉教育和学术活动,“为科学而生活”成为柏林大学的校风。
柏林大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始祖,而由洪堡开创的德意志大学教育在短短数十年间就超过英法等国,被全世界所尊崇和效仿。
在德意志的大学里,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实验室、第一个研究所、第一个研究生院和研究生指导制度、第一本专业科技刊物。
普及全民教育,为德意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学和科研并重的办学方针,使德意志在19世纪站在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
1864年到1869年,世界生理学的100项重大发现,德意志民族占其中的89项;1855年到1870年,德意志民族取得了136项电学、光学、热力学的重大发明,英法两国合计为91项;到1869年,德意志民族取得了33项医学发明,英法两国合计29项。
在当时,一个美国或英国科学家如果没去德国留学一段时间,师从某一位著名学者,他所受的教育就会被认为是不全面的。
智力成为德意志最大的资本。1903年,一位美国的商务代办这样写道:“在德国居住和研究的10年,使我得到这样一个认识:这个帝国最大的资本是他的智力。”
一个多世纪后,德国总理科尔仍然这样说:“我们德国人对大学教授的尊重远远超过对商业巨子、银行家和内阁部长的尊重,这就是我们的希望所在。”(选自《小品美文》)【赏析】世界上最富的应该是思想,一字值千金,片言救水火,然而尼采疯了,孔子流浪;世界上最穷的应该是银行,自身无资产,空手套白狼,却华屋冲天,趾高气扬。孰重孰轻,本可一目了然,而事实上,价值常常遭遇嘲笑,真理总是上演背叛。
于是,金银在炫耀,豪宅在招摇;于是,博士要“下海”,教授亦浮躁。那么,当学术嫁给了财富,当剽窃勾引了创造,还会出现一个产生大师的时代吗?
肯定不能。洪堡大学用自身的伟大成就作出了回答:最高贵的是人才,最明亮的是智慧,最幸福的是希望!
选文二
莫斯科郊外的蜡烛
那是一个极黑极冷的夜晚,枪炮的轰鸣声渐渐平息。克利特丢掉手中的枪,右手紧按住痛得钻心的左臂,望着远处在黑暗中矗立着的莫斯科城发呆。
1941年冬天,苏德战争进入了最黑暗、最艰难的阶段。德军上士克利特和他的同伴多次在莫斯科城外被击溃,挣扎在死亡边缘。周围只剩下无边的黑暗与寂静。
他讨厌这场战争,当初也是被迫当兵。此刻他万念俱灰,踉踉跄跄地向前走,毫无目的。不知走了多久,他全身都已冻透,淌出的血也凝成了冰。就在他准备给自己一枪时,远处有一簇微微的火光一闪。他揉了揉眼睛,确实有点火光。
他精神一振,奋力向那边走去。
原来是一遍墓地。在一座坟前,一支蜡烛正在静静地燃烧着。他快步上前,扑倒在蜡烛旁。那烛光映得心里暖暖的,令他直想落泪。这无边的黑暗吞噬不了一支蜡烛的微光,极度的冰冷冻结不了一束温情的火焰。他的心猛烈地燃烧起来,重新充满了希望与力量,他在烛光中仔细辨认着墓碑上的一行字:尼•科拉夫之墓。然后他起身,大步向远处走去。
20年之后,克利特已成为德国一家大公司的总裁,他常常想起那荒唐的战争生涯,想起自己九死一生的逃亡,想起莫斯科郊外的烛光。如果没有那支蜡烛,他的命可能早就丢在异国他乡了。所以他一直牢记着那个名字:尼•科拉夫。
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会让人于战乱的夜里在他坟前点燃蜡烛?带着诸多疑问,他重新踏上了苏联的土地。
终于,他在一个烈士陵园找到了尼•科拉夫的墓。依然是那块小小的墓碑,依然有一支蜡烛插在墓前。坟前,还有无数燃过的蜡烛的痕迹。他在墓园遇上了许多前来送蜡烛的人,才得知了尼•科拉夫的故事。
尼•科拉夫是莫斯科城内的一个普通工人,在莫斯科最艰难凶险的日子里,德军的飞机经常来轰炸。于是一到夜里,几乎所有的人家都不点灯,怕成为敌机轰炸的目标。可是,莫斯科并不是完全黑暗的,至少有一户人家还亮着灯,那就是尼•科拉夫家。
当时尼•科拉夫36岁,未婚,单身一人住在城西的一间平房里。每个夜里,他都要点燃蜡烛,让自己被昏黄的光亮包围,即便是睡着了,也让蜡烛燃着。朋友们都劝他,说他这样做很不理智、很危险。他却说:“莫斯科不会永远黑暗,就算在这最艰难的时候,我也要为它亮起哪怕是微弱的一缕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