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她就要考大学了。
日子如流水般匆匆而过,转眼,兰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大转折――高考。父亲鼓励她上科大,因为科大是本地区的名牌大学,可她却轻轻地吐出了藏在心中两年多的秘密,“我想报考西藏大学。”兰说道。
“不行,你必须考科大。”父亲想也没想便吼出了这句话。母亲连忙打圆场:“先别说这个,兰明天还得考试呢。”父女二人闹得不欢而散。
虽说与父亲发生争执影响了情绪,可兰凭着平时扎实的功底,仍很顺利地考完了全场。考试过后,兰的父母开始苦口婆心地劝说女儿,可兰只说了一句“那是我的梦想”,便不再言语。她的亲友、老师都不明白,是什么原因使这个文静的女孩要千里迢迢地去西藏那个苦地方受罪。他们轮番来做她的思想工作,而她只是痴痴地望着风景图片上的雪山、草地和牦牛群,幽幽地说道:“那是我的梦想。”亲友们见她如此“执迷不悟”,都摇头叹息着走了。
兰病了,因为父亲骗她说已经将她的档案寄到了科大。她烧了三天,整个人像是在云雾里,迷糊中,她好像又看见自己走在青藏高原上。仍是那条哈达,还是那个转经筒,轻轻地一伸手,便摸着了天堂。眼睛里痒痒的,感觉有泪轻轻地滑过面颊,而后,她又像听见母亲在叫她的乳名:“兰儿,好起来吧,好起来以后你爱上哪儿就上哪儿,你爸骗你的,档案没寄……”后来的话她没等听清,便沉沉地睡去了。
两个月后,兰像一只轻盈的鸟儿,飞向心中向往已久的那块土地,她的梦想,她的天堂。这是一篇反映素材主题的考场原创作品。
【点评】
主题明确。本文塑造了一个叫兰的女孩,在高考填报志愿上与父亲发生了激烈的矛盾冲突,最终,女孩实现了自己的志愿。文章通过这一习以为常的家庭冲突,折射出当代青年全新健康的价值观和责任感,主题倾向于西部大开发的主题,感染力很强。
情节曲折。本文以小说的形式,展示了丰富曲折的情节结构。先写女孩兰的梦想产生的缘由,次写女孩不错的家境和女孩的良好成绩,为下文冲突做足了铺垫;接着情节进入父女冲突阶段,围绕报考志愿,父女二人各持己见,各有选择。眼看女儿被父亲的“强权”干预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时,情节有了“柳暗花明”般的转机。最后,女孩终于如愿以偿。
走进西藏
每一次民族的交流带来的总是人类的和谐。――题记
公元640年,你――文成公主,一个伟大的壮举,一次吐蕃之行,便赢来了大唐与吐蕃几十年的和平与友爱,带来了两族人民的无比安定与繁荣。于是,历史的长征中留下了你匆匆的一道身影,碾出了一条连通两族的深深的车轮印。
那天,你在车前,在城墙下停留,不舍。你不曾离开过它半步,而今你即将离它而去,也许将一去不返。于是你怅然地环视这陌生而又熟悉的一切,也就是此刻,你才发现眼前这坚厚的城墙如此亲切,又如此可望而不可即。你知道墙的那面有泪眼婆娑的母后,有无可奈何的皇兄。风起了,马儿脖子上的铃儿叮当响,头顶上崭新的皇旗在呼啦啦飞。于是你转身走向车,留给长安最后一个回望,最后一颗泪,马儿走了,车子走了,你义无反顾……
风在吼,马在嘶,车在颠簸,你在车中垂泪,此刻只有悲伤寂寞与你相伴,只有天边那数点明星与你相依。就这样,你任由风儿把思绪吹回长安:曾经你是那么快乐无忧地度过时时刻刻;曾经你在那热闹非凡、莺歌燕舞的春宫度过了一年又一年,然而这曾经的曾经都已烟消云散,无影无踪。除了孤独,你只有哭泣。这并不能阻止飞跑的马车,它要把你带到一个很遥远的地方,一个只有贫穷落后、野蛮强悍的民族。你开始恐惧。一阵疾而冷的风从窗子的帘下钻入,直扑你苍白而美丽的面颊。你不禁颤抖了一下,你不敢想象那位大唐驸马――松赞干布是什么样子。英俊还是丑陋?体弱还是强健?你也不敢想象那里的人民与生活,但你隐约感觉那里是贫穷的,是艰苦的。你害怕,你不知道将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一切。你不知道……也许你想得太多了,你也太累了,于是你轻轻掀起窗帘:天边依然零星点点,远处也有几点在闪耀,然而正是这零星之光把黑暗照淡了,把你的忧愁驱散了。你感到从未有过的舒畅,于是你把头深深埋入双臂渐渐睡去……
雄鸡啼破了黑暗,迎来了拂晓,惊醒了梦中佳人。你揉揉惺松睡眼,再次掀起窗帘,你吃惊了:辽阔的草原,一望无垠,小草绿得逼你的眼。你从未看见过这样的世界,于是你知道:从此你将弃轿从骑,你将成为吐蕃一员。一只鹰滑过天空,一声呼啸划破宁静,你欣慰地笑了。也许,你并没有想到,你,一个民族的代表,一次义无反顾的交流,将两个民族的血液融为了一体。
历史已将你的前行记入了厚重的笔记。这是一个在素材基础之上想象而成的动人故事。
【点评】
内容凄婉动人。本文以高原环境为背景,演绎了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文章凭借丰富的想象,再现了一千多年以前,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为民族大义而千里璧合的感人故事,奏响了一曲藏汉两个民族的和谐之歌。主题鲜明积极,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心理描写见长。为追求细节的真实,既有人物的细腻心理描写,也有符合事实的环境描写,如文中“你吃惊了:辽阔的草原,一望无垠,小草绿得逼你的眼。”“一只鹰滑过天空,一声呼啸划破宁静”,具有较强的历史真实感。
上海弄堂
整个上海,有超过一半的住地,是弄堂,绝大多数上海人,是住在各种各样的弄堂里。
常常在弄堂的出口,开着一家小烟纸店,小得不能让人置信的店面里,千丝万缕地陈放着各种日用品,小孩子吃的零食,老太太用的针线,本市邮政用的邮票,各种居家日子里容易突然告缺的东西,应有尽有,人们穿着家常的衣服鞋子,就可以跑出来买。常常有穿着花睡衣来买一包零食的女人,脚趾紧紧夹着踩蹋了跟的红拖鞋,在弄堂里人们不见怪的。小店里的人,常常很警惕,也很热心,他开着一个收音机,整天听主持人说话,也希望来个什么人,听他说说,他日日望着小街上来往的人,弄堂里进出的人,只要有一点点想象力,就能算得上阅人多矣。
走进上海人的弄堂里,才算得上是开始看上海的生活,商业大街、灯红酒绿、人人体面的生活。上海人爱面子,走在商店里、饭店里、酒吧里、公园里,个个看上去丰衣足食,可弄堂里就不一样了。
――摘自陈丹燕《上海的弄堂》
课本链接
《综合性学习?我爱我家》《万里长城》《满井游记》《江南旅情》《小巷》
1.走进弄堂,见证历史,赏阅古巷风情。弄堂是老城独具特色的风貌之一,见证着历史的沧桑,标志着各个历史时期的民俗风情。走进弄堂,就像翻阅一部厚重的历史书籍,鉴赏一幅宏阔的民俗风情画。走进古巷,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为之定位,把我们民族的精粹展示出来,供大家欣赏。
2.探寻文化,保护遗产,体味古韵幽香。古城幽巷,深蕴着一个地方的民族文化,散发着浓郁的古韵幽香。这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不容弃置。随着城市改造步伐的加快,古巷的命运将会变得怎样?但愿我们都能从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出发,领略古巷古貌,探寻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弄堂的滋味
家乡的弄堂是感性的,深入肌肤的,温暖地游荡在记忆的深处,而弄堂的味道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一种感觉,没有“暗香盈袖”的销魂,却一直缠在心间,退散不去,对家乡的眷念也如同曹雪芹对黛玉的偏爱一样,无关理由,却偏偏是心灵最深处的爱恋……
严格意义上来说,家乡的弄堂是算不得弄堂的,它既没有江南建筑的灵韵清秀,亦没有北京四合院的历史见证。它有的只是一些介于文物和废物之间的老房子,几条或是水泥,或是石子铺的沟壑般的弄底,再有就是一些老到不愿意搬进现代化高楼的老人。姥姥也是其中一员,因此我才得以闻着弄堂略带潮气的味道长大。这种味道是深入骨髓的,没有诗人所谓的扑鼻清幽,有的只是老住户们一点一点积累起的烟火人气。
弄堂早餐的味道是清新的,带着新打的豆浆的味儿。老住户们大都起得很早,五六点钟溜了早儿后,就会打发儿孙辈的起床去买早点。豆浆油条是每天必不可少的。一壶豆浆就够一家人美美地喝上一早。当然,这是很有讲究的。据说各早点摊的特色都不一样,都有自己最拿手的绝活。但当我在姥爷的注视下喝下他特意从桥头买来的豆浆后,似乎并没有尝到什么特别值得用心良苦的价值,可是我感到了温暖的味道。
记忆犹新的味道,是弄堂里百家糖的味道。这是一特有的讲究。我小学时作文获了奖去姥姥家报喜。可没想到,这消息就像是插了翅膀一样飞遍了弄堂。那些叫不上名字的爷爷奶奶们都挤到了姥姥家,一人给了我一颗糖,说是庆祝我的大喜事。说实话,那些糖真的不好吃。弄堂里的住户大多不富裕,给的糖也大多廉价,但那百家糖的味道却是让我一直难忘。尤其是来到这钢筋水泥把邻里关系封隔开来的深圳,那种味道就更是可遇而不可求了!
眷恋弄堂的味道,因为那里有家的味道,有烟火人气的味道。
【点评】
这是一篇在课本素材启发下回忆家乡弄堂风貌的考场佳作。选取生活细节,表现主题。弄堂是最有上海风味的地方,作者选取弄堂里最寻常的人们――“老住户”“老太太”,最普通的生活细节――“买早点”“百家糖”,描述那让人难以忘怀的温馨生活。
采用散文笔调,幽韵绵绵。全文用语清新,笔调轻盈,如一篇抒情的散文诗,尽情抒写着家乡弄堂里的风土人情,写出了作者对生活、对家的眷念,幽韵绵绵,沁人心脾。
附录
对于形形色色的素材,我们可以直接引用,也可以巧妙化用、借用,还可以对文本进行变形,或形式,或内容,或意境,或手法,从而使文章既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又能摇曳多姿,丰富多样。
用法一素材活用的常见模式
如何利用课本素材,让自己的作文熠熠生辉颇具浓浓的诗情画意呢?下面谈谈具体做法。
采撷课本名句出彩,这是高考作文中最常见的方式,可以在文章的标题、题记、首段和末尾等位置引用,比较突出、醒目,容易引发读者的关注,给他们留下较好的印象。
标题化用
请看2005年山东临沂中考满分作文的标题和开头:
莫让情云遮望眼
总是一边忘记,一边挖掘,触摸历史深远的痛。残剑、泪滴、碎片。目光如渐远的萧声,沿秋天最后一片苍茫的落叶滑下。
文章的标题化用了苏轼的诗句“莫畏浮云遮望眼”,点明了文章的中心“不要被感情迷住了双眼”,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又如洪钟大吕令人警醒。
再请看2009年宁波中考一篇题为《为了那颗感恩的心》满分作文的开头:
风声、雨声、开考铃声,声声入耳;沉着、冷静、稳重下笔,牢记在心。
此文题记化用了明代顾炎武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做事需要冷静、沉着。
开头借用
请看2009年厦门中考一篇题为《水韵悠悠》的满分作文的开头:
流水清清,荡漾起声与色的韵律,飘逸出生命的华彩与灿烂。
流水柔柔,点染开情感的温和,播洒下爱的春露。
流水蓬蓬,激扬了力与美的交响,迸发出灵魂的坚韧。
开头三段的“流水清清”“流水柔柔”“流水蓬蓬”借用《诗经》叠词、复沓的手法,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
结尾化用
请看下面一篇学生习作的结尾:
漫漫长路,我能追寻到什么呢,我又能拾掇起什么呢?屈子的脚步声清晰地在耳畔回响着,披发行吟形容枯槁的身影似乎总在眼前晃动,诠释出了一种精神的内涵。
精神路上的追寻本身就是一种痛苦,也许我们从来就无法摆脱这种宿命的折磨。难以宁静的汨罗江啊,一朵涟漪拨弄起无尽的思绪,在跋涉的途中牵引着你我的方向。
漫漫长路,终极的目标始于脚下。生的价值,死的分量,让脚印去求索,让过程去评判。
此处巧妙地化用了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至理名言,不显斧凿,使文章文采飞扬,情理交辉,意蕴深远,点睛明旨,实在是一记漂亮有力的“豹尾”。
中间列举
下面我们看一个习作的中间部分:
青春是一幅画,一幅五彩缤纷、艳丽夺目的画。看这幅画,如看青山,如看秋水,总也看不尽,看不够……
青春无烦恼,不言愁。我喜欢辛弃疾的词“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因为没有愁,所以便不识愁的滋味,所谓的愁绪满怀,多愁善感,那是无愁的青春独特的表现。在青春的眼中,愁是属于成人的,属于屈原、杜甫、李煜这些文人骚客的。
青春不言弃,我喜欢“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句话。白发老翁尚且“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何况我们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呢?青春意味着创新而不是僵化,谁人不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呢?
青春时代,是人生大放光彩的时代。
作者在文章中段位置列举了诗词、名人来说明观点。结构整饬,观点鲜明。
用法二素材活用的创新技法
对课本素材,我们要采用多种方式“拿来”,以增添文章的文化底蕴,丰富文章的内容,使文章文采斐然。对课本素材的运用除了直接引用之外,还可以做一些更复杂的处理,我们姑且称之为“创新技法”。所谓创新技法是相对于常用技法而言的,其实下面要讲的这些技法也都是很成熟的技法了,被应用的历史也颇为悠久,只是在初中作文写作中还未被大多数同学所采用。现在只选择比较容易被掌握的四种“创新技法”给大家做详细讲解。当然,还有更多的方法有待于同学们自己去挖掘。
改写内容
改写内容就是对课本素材内容进行符合作文主题的化用,在改写中赋予旧材料以新的寓意,借古说今来折射现实。最常见的化用形式是,透过原素材中人物/动物的眼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高考前巧用课本素材备考2014年高考作文(五)
下一篇文章: 备考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之习近平引用的古典名句(官德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