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2020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的材料,是对齐桓公、管仲、鲍叔三个历史人物进行评说,要求考生以班级读书会同学间交流发言的形式,谈对这三个历史人物中的哪一个感触最深。审题时,考生的思维落点应放在任务情境材料中“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这句话上。而这句话也就是这道作文题的重点句,抓住它,结合话题情境材料内涵,并通过对三人的比较,选择出感触最深的人物,然后由果溯因、多方追问:为什么“我”会对这一人物感触最深?这样立意就不会出现偏差。对此题,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立意:
(1)“我”对鲍叔感触最深,因为:A.鲍叔辨才识才又甘居人下,成就一段千古佳话;B.鲍叔有为国为民不利己的赤诚之心……
(2)“我”对管仲感触最深,因为:A.适时变通,英雄方有用武之地;B.要成为千里马,实力才是硬道理……
(3)“我”对齐桓公感触最深:A.齐桓公有识才、用才、容才的王者之风;B.宽容的胸襟,可以立大业、创辉煌……
又如,2020年高考全国新高考卷作文题要求考生“补充一个地名,使题目完整”“写一篇主持词”,既具有情境性、开放性,又具有限制性、防套性。其审题立意的重点句是:“有些地名很容易让你联想到这个地方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有些地名会唤起你的某种记忆与情感,或许是一段难忘的故事,又或它对你有着特殊的意义。”对此,考生必须挑选一个自己具有丰富的背景知识储备的地名,从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方面一一介绍其地域文化,形成审美鉴赏与创造的有机关联,既要概述周到,又要突出重点,在保证知识准确性的前提下,还要融入“我”的情感,体现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以及能吸引观众“到此一游”的语言感召力。
3.聚焦契合点,把握材料核心
有些情境交际型作文题的话题情境材料内容比较多或由多则材料构成,此时可采用聚焦契合点的方式进行审题立意:先逐个分析每则材料的内涵,然后再比较这几则材料内涵的异同,最后再结合任务情境材料中的寫作内容指令,由浅入深地找到思维的契合点。也就是说,对题目材料要全面、准确地分析,不能只顾及一点而不及其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切忌把几则材料割裂开来,就事论事。要弄清材料之间的联系,由浅入深,寻找联系点,聚焦契合点,进而把握材料的核心。
比如,2020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就是一道多则材料的情境交际型作文题。这道题目的材料分为三段:第一段材料引用墨子和英国诗人约翰·多恩的名言。墨子所说的这句话的意思是,对待别人的国家,要像对待自己的国家一样;对待别人的家庭,要像对待自己的家庭一样;对待他人,也要像对待自己一样。这集中体现了墨家“兼爱”的思想主张。约翰·多恩所说的这句话从个人与集体、国家与世界的角度谈团结的重要性。第二段材料中的两句古诗词,以及省略号后面的表述,意在表明世界各国与中国同命运、共风雨。第三段材料表达了中国投桃报李,与各国共抗疫情的态度。聚焦三段材料的契合点——人类命运共同体。再结合任务情境材料中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这一指令,就可以围绕作文题的材料核心“人类命运共同体+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进行立意:
(1)当代青年应责无旁贷地思考全人类危机的应对之道,体现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2)青年是创造未来的主力,世界青年要荣辱与共、携手发力,实现人类的共赢;
(3)青年一代唯有发扬伙伴精神,加强团结协作,相互支持,才能共克时艰……
【牛刀小试】
了解了情境交际型作文的特点及审题立意方法后,大家不妨思考一下,如果在考场上面对下面这道题目该如何审题立意。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摆脱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大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脱贫攻坚战役硕果累累:作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是第一个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2019年,中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109万,贫困发生率降至0.6﹪;无论是全球扫盲率提升、营养不良率和贫困率下降,还是更多的人喝上干净的水、基本生活水平提高,中国的减贫努力无疑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联合国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政府在减贫方法上的不断创新,使大约8亿人成功脱离贫困,勤劳的中国人民用“中国式减贫”给许多国家做出了榜样。
非洲某国某学校的中学生代表团将要来你所就读的学校进行游学交流,他们很好奇我们国家是怎样做到如此“大体量”脱贫的,希望了解有关的具体信息,借鉴、运用到自己的国家。请你以学校学生代表的身份在与非洲某国某学校的中学生交流会上发言,跟他们谈谈“中国‘大体量脱贫的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解析往年高考作文真题助考2021年高考作文:巧借插花术,文章如花般绽放
下一篇文章: 【高考作文备考】2021年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