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三:2010年10月21日,南京宣布将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建立属于南京的DNA基因库,将保存南京2 000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对此,南京市长季建业表示,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血脉相连、代代相传的文脉,这个文脉就是每个城市自己的DNA,也是自己的“城市故事”。南京是一座拥有2 500年建城史、40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古城,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大量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建筑艺术、文物艺术等,也拥有大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这2 000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南京不可或缺的财富,一定要保护起来。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先人。”
城市悲歌
雷阳雪
酒绿灯红,车水马龙——城市,注定与繁华共生。然而,当北京的古城墙转眼成灰,当重庆的索道成为山城人的记忆,是否会有人呐喊:繁华,成了城市与文化了断的利刃!城市正唱着一曲悲歌,一曲找寻根基的悲歌。
城市的外衣,是没有温度的,只有钢筋水泥,只有纷扰的噪音。然而,因为涌入了代代更替的人群,因为有了时间凿下的痕迹,城市的心变得温暖起来,开出了繁花朵朵。我们的祖先是伟大的,从南向北,从人文到地理,为子孙留下了数不尽的财富。抚过兵马俑,才能感知一个朝代的兴衰荣辱;走过四合院,才会理解北京的味道;划过西塘,才能体会东方明珠由内而外的魅力。一个真正的城市,有其特有的标志,而这些标志不仅是文化,更是一种责任——我们,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分子,完全有理由,有义务去传播与传承!
事实上,我们并没有尽到这一光荣的责任。相反,贪婪的人却将这些文化通通变成了肮脏的金钱。所谓的开发,不过是将城市最具意义的建筑变为摩天大楼,然后以世俗的眼光对其大肆吹捧;所谓的资源利用,不过是将一群群古迹变成废墟,然后装潢为城市的“象征”。我知道,许许多多的人走进圆明园的废墟时都悲愤不已,看到敦煌古籍的灰烬时都扼腕叹息。可是为什么,当我们看到那些还能挽回的古迹被碾碎在挖土机下时,却无动于衷?如果这就是爱国,如果这就是良知,那我不得不说,我们的良知与责任成了作秀,毫无诚意可言!
真正的良知,真正的责任,应该像朱丽娅·希尔一样,为了保护一棵红杉树免遭厄运,在树上生活了738天;应该像青岛政府一样,将老舍故居修复并成立专题博物馆;更应该像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说的一样,去发掘自己城市的文化底蕴,并且加以保护。这种保护是良知与责任的共同体现,我们去任何一个城市,都能望见高楼,都能乘坐地铁,都能体验霓虹闪烁,然而那些小桥流水,那些古风古韵,我们去哪里找寻?我们需要的,难道是繁华的一个又一个翻版?不,我们需要民族文化,我们需要自己的记号,宁做最独特的玉石,不做满天繁星中的一颗。
城市在哭泣,在悲歌,我们真的没有听见吗?不,我相信并非所有的人都有麻木的心,我相信经典在人们心中永远不会拆迁,那是一座丰碑,丰碑是不倒的!面对北京日新月异的变化,舒乙先生说,如果绝大部分的胡同和四合院都消逝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高楼大厦,还能找到北京三千多年建城史和一千多年建都史吗?是啊,当一座城市的根被活生生地拔掉,这样的城市还具有生命吗?充其量只是一座繁华的躯壳!
一曲悲歌,在古迹的灰烬中唱出,在空虚的城市回响,一个“拆”字,拆下了几代人的回忆,丢弃了几千年传承的责任,我们的良知应该苏醒,在感叹痛心后,更应用行动,带着满满的责任,肩并肩站成一座围墙,守住那些过去的记忆。
点评
本文妙用拟人,让人倍感亲切。城市有心,她在哭泣,在悲歌,形象地表达出拆迁带给城市的巨大伤害。立意有深度,见解不凡。作者理性思考时下的“开发”“资源利用”,透过现象,抓住了本质。城市文化被毁的背后是利欲熏心,折射出人们良知与责任的缺失。披情入文,情感真挚。面对城市文化被破坏痛心疾首,真切呐喊,要让良知苏醒,要用行动守护那过去的记忆。
四、陈光标台湾高调行善引争议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2011年春节,大陆“首善”陈光标率领50余位大陆企业家赴台行善,捐出新台币5亿元(约合人民币1.12亿元),为台湾低收入户及弱势族群寒冬送暖。然而,由于陈光标行善风格与方式过于高调,在台湾引发了巨大争议。尽管如此,陈光标在台湾所到之处,仍然到处都有人拦路陈情,希望领个大红包。对于这种现象,各界评论不一,有评论称其太过高调显得伪善,有不尊重受捐者的嫌疑;也有评论说陈光标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一颗拳拳爱心。而陈光标表示,做好事就应该受到表扬,而这种表扬将会引领更多的人投身到慈善事业中来。
以上材料引起了你哪方面的思考,请将你的观点或看法写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得套作和抄袭。
高调行善有何不可
高妍宇
孔老夫子曾对他的弟子子贡说,做了善事就应该被夸赞,并且应该欣然接受夸赞,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去效仿你的善举。
这话简直说到中国“首善”陈光标的心里去了。
行善之本在于助人,在于救人,只因善心能够给人带来温暖,能够让人重新回归幸福与甜蜜的生活。然而,尽管“慈善”一词人见人爱,人见人夸,但是慈善之举却并不一定都能得到大家的认可。于是某些伪慈善者的“嗟,来食”之举,注定要受到所有有尊严有骨气之人的抵制,所谓“人活一口气”嘛。但是,如果慈善者满腹真诚,虔诚呼吁贫困者接受救助,这样的举动看似有悖中华民族谦虚淡泊之优良传统与“做了好事不留名”的雷锋精神,却因真诚可爱而未尝不可。
善,是传统美德,古有皇帝搭棚施粥,现有各类慈善基金会。强调奉献,强调关怀的慈善之心已经在无形中深深扎根于现代人的心里。但天下之大,我们并不能一味要求人人的行为举动都要一致。正所谓“人上一百,种种色色”,行善方式不同,是不是善心就不一样了,是不是善心就变味了呢?
一直以来,总听说要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既然是善举,为何不能正大光明地让别人知道呢?做了善事隐姓埋名固然能体现出所谓人格的高尚,但做了好事还要生出偷偷摸摸的心理就实在令人无法理解了。从小我们就希望自己能受到表扬,只因为受表扬所带来的关注与榜样效应能助长自己的信心与他人向自己学习的动力,难道做慈善就不是这样了吗?反过来说,若是受到别人的帮助却不知道恩人是谁,于是认为受助理所当然,那“感恩”一词也便失去了其最原始的意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也便会因为其浮于表面的做作与表现而流于空洞了。
也许有人会说,这样大张旗鼓地行善是在践踏受捐者的自尊。其实不然,既然有人响应这种举动,就说明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善心与沟通。受捐者并不是弱小者,接受别人的善心会让他们更快地成长,以后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善心轮回,真情不是永远都在上演吗?
世界有了慈善,才有了在你跌倒后扶起你的那双手,才有了在你最困难的时候,送给你的那一片温暖。当你触摸了那双手,当你接受了那份温暖,你感激的笑容,胜过了三月的春风,不仅温暖了他人,也温暖了自己。
高调行善,便是一个典型的榜样效应,能唤起更多的爱心。世界本是一片奉献爱心的天地,也应是一片享受爱心的天地。只有付出与回报,彼此都将爱奉献给他人,才能将这炽热的神圣之火传递下去,才能让爱的河流奔腾不息。
古罗马哲学家说过:“世界本是黑暗的,当人们点燃了爱的火焰,才变得明亮而温暖。”慈善是伟大的,但同时又不是默默无闻的,它需要每一个得到爱的人同时也要感受到爱的存在。
高调行善,便是在舞动善的旗帜。我相信,这面旗帜会因着更多人的参与而不断被传递,让世界共同演绎爱心的轮回。
点评
“行善要高调”,文章旗帜鲜明、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作者由古说到今,指明慈善是中华的传统美德。立论和驳论相结合,着重阐释了低调行善与高调行善的不同,批驳了反对高调行善的错误观点。前一部分,激情飞扬;后一部分,舒卷有致。中间几处引用把论述引入深处,最后再次重申观点,论证有力。
第十节 3月热点话题
一、“弃业”游学成就王石逐梦人生
万科集团掌门人王石作为中国地产业最成功的商人,其传奇经历令人惊叹:
乞业家:王石在创业之初,做过饲料中介商,倒卖过玉米;赚到第一桶金后,又搞过服装厂、手表厂、饮料厂、印刷厂等等。他说:“除了黄、赌、毒、军火不做之外,其他万科都涉及了。”只要企业能存活下来,什么赚钱做什么——这时候的王石,就是“乞业家”。
企业家:小有成就之后,万科逐渐收缩战线、聚焦于住宅开发,并发展成为中国第一住宅开发商。这时候,身兼董事长兼总经理职务的王石,自然成为了中国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
弃业家:以1999年2月辞去总经理职务为标志,王石逐渐从万科淡出,登山航海,探险,做慈善。2011年3月初,万科承认王石已赴美国开始了为期3年的游学生涯,结束了万科的王石代言时代——王石再次转型为中国最成功的“弃业家”。
在中国,“乞业”难,做“企业”更难,“弃业”更是难上加难。不过这一切,王石都做到了。
随性进取,鸟瞰红尘
杨浩
芸芸众生为了生计而奔波劳碌,能随性生活是多么难得和淡定。有人曾说,随性进取,那是一种人生的大境界,那是一种鸟瞰红尘的气度。
创业伊始,为了能让企业活下来,王石几乎什么都干,这是随了年轻进取的性,随了企业艰难生存的性,我相信,看着企业一天天成长,王石的心情必定畅快无比。是呵,以自己的进取换来的成功,无论如何都是甜的、美的。进取,对于青年人来说就是随性。如今功成名就的王石,他的创业道路也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艰辛,但是勇者无畏,这样进取的青春时代才是最值得回味的。
但是血气方刚的年代总是要过去的,当一切已经归于平淡,当自己的心灵已经渐渐疲惫,就应该勇于随性,勇于放弃,勇于追逐心灵真实的召唤,鸟瞰红尘。如果喜欢旅游,就应该策马扬鞭,南上北下,去丽江感受时光的柔软,沿光滑的石板街寻觅当年马帮的足迹,在粉墙黛瓦的古屋前倾听岁月的诉说,看清澈的小溪水流走往昔的繁华与衰落。或者,走进一间茶馆,在一壶清茗中品味情谊的绵长,在陌生人的脸上阅读人世的沧桑。人到中年,也许就该像王石一样,听从内心的召唤,敢于放弃,干一切自己想做的事情。这种敢于鸟瞰红尘的气概让人钦佩。
庄子就曾说过,随性自然,才是道之所在。
庄子打破了尘世的藩篱,主张我们应该平等地对待他人与自然万物,他认为,人生苦短,不必庸人自扰,只有随性自然,享受生命,才是道之所在。王石的“乞业”,“企业”到“弃业”,看似退,实则进。我相信,当他老去之时,定会为自己青年时的拼搏进取,中年时的舍得与气魄而庆幸坦然。
舍得舍得,有舍才会有得。因为不舍,荫庇下的小树不可参天;因为不舍,天才方仲永沦为庸人;还因不舍,项羽血溅乌江。在得与失之间徘徊,庄子却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月光下的守望者——庄子舍了凡尘俗世的名利与诱惑,得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安然。谁说这不是生存的智慧?挣脱尘世的枷锁,庄子成为了一个思想的精灵。时光的浪花激越着最初的梦想,待搏过一番风浪,于平静中安享生命的淡然。
人生从来就是未知的,要想过得顺风顺水必定需要自己的永恒追求与不懈努力,创业艰难,守业也难,但要在事业风生水起的时候悄然隐退,更难,这需要的不是人人都有的勇气与魄力。生活从来也不会特别眷顾某个人,敞开心扉,以进取者的心态迎接一切,以隐退者的心态看淡一切,悄然入世出世,如此成就的才是生活王者的境界。
随性进取,鸟瞰红尘,才能享我人生。
点评 恩格斯说过:“思维是世间最美的花。”本文用庄子的“随性自然”来诠释王石的潇洒转身,不仅切合题意,且很能引起读者的心灵共鸣,表现了作者对材料的分析全面、深入。作者从庄子的思想里读出了大智慧,对人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这非常难得。此外,作者文笔表达流畅,一气呵成,也可看出其有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锤炼字词和选用句式在本文中均有较出色的表现,因而文章的文采也较好。
二、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
2011年3月14日上午10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采访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的提问。温总理在开场白及答记者问中巧妙引用诗文警句,言简意赅,又富有文化内涵,充分展现了总理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修养。
引用诗文如下:
“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原文为:“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鲜矣。”
“骨肉之亲,析而不殊”,出自《汉书·武五子传》
原文为:“盖闻象有罪,舜封之,骨肉之亲,析而不殊。”
“忧国不谋身”,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学阮公体三首》
原文为:“昔贤多使气,忧国不谋身。目览千载事,心交上古人。”
“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出自晚唐诗论家司空图《诗品·纤秾》
原文为:“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因为有你
李帅
忧国不谋身。——题记
谁还记得楚泽边那一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谁还记得岳阳楼上那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谁还记得监狱里那一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你是谁?你们是谁?
你是烈火焚烧若等闲的石灰,你是粉骨碎身浑不怕的勇者,你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士。国家剧变,你勇敢站出振臂一挥,于是人心凝聚;外族入侵,你英勇果断力排众议,于是力挫强敌。你力挽狂澜,于是你威名赫赫;你功高盖世,于是你名垂青史!
可谁又知道你真正的伟大?忧国之兴衰,于是鞠躬尽瘁;忧国之荣辱,于是废寝忘食;忧国之存亡,于是挺身而出。你明知无论怎样结局都是粉身碎骨,但为何你又这般义无反顾?
忧国不谋身,何况如是乎?因为有你,于谦,有一个时代获得天下太平。
忧国不谋身,一生只为国。
你为国而诞生,为国而活着。
你是一个愿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国家的人,你用你的拳拳之心与赤子情怀感动了所有的人。国家需要飞机大炮,于是你便放弃了极具天赋的文史之学;国家需要先进的技术,于是你便离开家乡,远涉重洋,拜师求学;国家需要的就是你的专业,于是你年逾九旬仍笔耕不辍。因为有你,祖国有了在国际上领先的技术;因为有你,祖国有了蒸蒸日上的大好发展。
因为有你,因为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你,忧国不谋身。
有你的“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有你的“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有你的忧国忧民,有你的舍生取义,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因为有你,有你的忧国,更令人感动与敬仰的,是你的不谋身。
你就是钱伟长,你就是那个曾被英国首相丘吉尔称赞为“厉害”的年轻人,你就是那个在生活和科研事业上同时陷入困境时却拒绝诱惑坚守信念的科学家。你的人生中从来也没有为自己盘算的经历,从你放弃天赋为国而学的那一天开始,你就已经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心爱的国家。“忧国不谋身”这五个字已经牢牢嵌进了你的大脑,成为你一生孜孜不倦奋勇前行的不竭动力。
我曾无数次地见过你,无论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还是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我看见你一次次勇往直前,看见你留给世人孤独倔犟傲然而立的背影,看见你不断地倒下却不断地有新的你重新站起,我知道有你,感谢有你!
你,或者应该叫做你们,前赴后继,从未停息。你们永远面对着黑暗,因为你们永远站在打破黑暗的最前列;你们永远面对着未知,因为你们永远站在开创未知的第一线。我想,即使面前是万丈深渊,但只要是为了国家你们便会义无反顾地纵身跃下。
你,因为有国;国,因为有你!
责任道义在双肩,忠肝义胆国是天。忧国为酬心中志,志在心间路在前。因为有你,有你的忧国不谋身,便有了那传颂千年的伟大!
点评
构思新颖,是本文的最大特色。作者以“因为有你”为题,巧妙运用第二人称,娓娓道来,让人倍感亲切。行文大气,感情充沛,启人心智。开篇也很有特色。精心演绎两段文字,恰当运用反问、排比、引用的修辞手法,引人深思,很有表现力。结尾精巧,语言优美。句式整散结合,灵活多变。
成功之道,始终如一
刘佳鑫
成功之道,贵之在专。心志于成,成功自达。——题记
恰如温家宝总理所言: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成功之道亦然。若能长久竭力,始终如一,则成功易得。
眺望人生大海,到处是扬帆待发之船。然而望至终点时,却少有帆影。这是为何?谏臣魏徵曾言,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一个人开始时也许万般努力,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心志渐渐被磨灭,为人做事变得懒懒散散,最终不能取得成功,也就不足为奇了。其实要想成功,就得始终如一。
人生不乏梦想,拥有梦想的人是可贵的,但有勇气去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的人是可敬的。只有凭着一颗执著的心,坚定不移地朝着梦想的光环迈进,才有可能钻进光环中间,成为它的主人。而任何一朝心热,十日懈怠的做法则都是不可取的。
历览前贤,成功者大都具有百折不挠的勇气、坚持不懈的毅力与毫不放松的意志。这些品质便是成功所需的因素,也就是成功之道。凭着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往上爬的小小蜗牛,在经历无数的痛苦磨难与艰辛之后,终于站在金字塔的顶端迎来了收获成功的曙光;兵王何祥美为了掌握水陆空三栖作战技术,不断地超越自己,刻苦训练,坚持不懈,最终成为了精英战士;著名科学家钱伟长为了实现科技强国的梦想,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他完成了质的改变和精神的飞跃,并最终实现了梦想……可见,成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每一位追求成功者坚持努力,永不放弃。毕竟,百折不挠才能百炼成钢!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高考前不妨来个轻松的审题体操
下一篇文章: 备考2012年高考热点作文素材与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