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分析背后的利益(心理)原因,然后就社会、文化等角度再分析问题根源。
层进式结构出彩的关键在于“进”,因为“进”才能充分体现一个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是语文素养中“思维的发展与提升”的一個重要体现,所以只要“进”得好,必然分数高。“进”既要循序渐进,又要高歌猛进。循序渐进意味着要有足够多的台阶,要符合读者的阅读能力;高歌猛进意味着层与层之间要有足够大的跨越,不能让人感觉是并列陈述。
朱光潜的《咬文嚼字》有这样三个分论点: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联想有善用联想和误用联想。
首先,指明咬文嚼字的实质是调整思想和情感,然后进一步指出原因,为什么说咬文嚼字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呢?因为更动了文字本身就是为了内容和形式,内容和形式是随着思想情感改变而改变的;接着指出如何进行咬文嚼字,那就需要联想,在接下来的文字中,朱光潜还进而从善用联想和误用联想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这三个分论点之间就是一个层进式关系,第二个分论点是建立在第一个分论点基础上的,第三个又是在第二个基础上的更进一层。
当然,在考场上要迅速形成如此严密的逻辑比较困难,但我们至少可以在形式上构成层进关系,如2020年高考全国卷,甘肃一考生写的《青年携手,共创未来》中,就列了这样三个分论点:
青年携手,共创未来的基础是大爱。
青年携手,共创未来的实现是合作共赢。
青年携手,共创未来的愿景是世界辉煌。
作者就“青年携手,共创未来”,从“基础”到“实现”,再到“愿景”,层次非常清晰,“进”得有理,让人叹服。“基础”是根基,是最起码的要求,所以是第一个分论点;“实现”是从理论走向实践,将构想变为现实,这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愿景”是畅想未来,是目标,是还没有实现的,当然是第三个分论点。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解析往年高考作文助考2021年高考作文:用灵动说理满足命题人的期待
下一篇文章: 高考作文辅导:老师教你高考作文如何实现高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