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苏轼《琴诗》) 悠扬悦耳的琴声,是从哪里发出的呢?如果是从琴弦上发出,那么把琴放在匣中,无人弹奏,为什么又没有声音呢?如果说,琴声是从琴师的手指上发出的,怎么又不从他的指头上去听取琴音呢? 这问题问得的确有些幼稚,但苏东坡这样一个才子竟然就这么问了,就应该有常人所未能理解的深意吧。 其实在苏轼之前,唐代诗人韦应物也发出过类似的疑问,不过他用的是石头和水的例子:“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鸣?”(《听嘉陵江声》)水和石头,本性都是安静的,互相不接触的时候,寂静无声;但如果碰在一起,那飞瀑流泉撞击石头的声音,却是如炸雷一般震响在空山中。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实质上和苏轼的疑问一样,都是探究声音的产生的。 仅有琴弦不能发声,仅有指头也不能发声。那么琴声从何产生?常识告诉我们:只有琴弦、琴师的指头彼此配合,才能弹奏出琴音。产生于手指与琴弦的相互作用。《楞严经》卷四说:“譬如琴瑟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它用这一比喻说明了诸法“缘起性空”的道理。世间万物,必须是因缘和合,方能生起。
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说,就是:单有好的客观条件或单有好的主观条件都是不行的,只有把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如果从音乐演奏的角度看,这首诗又可作另一种理解。美妙的琴声既不来自琴本身,也不来自拨弄琴弦的手指,这就是说,琴声之美不是源于客体,也不是源于主体的生理器官。那么,来自何处?其隐含的答案则是,源于主体(弹琴者)的心灵。琴声的旋律不过是弹奏者内心世界的物质外化而已。欧阳修《赠无为军弹琴李道士》曰:“弹虽在指声在意,听不以耳而以心。心意既得形骸忘,不觉天地愁云阴。”明确指出:弹琴虽然用指头,但是琴声源于意,所以听琴不是用身体器官而是用心。唐代琴家薛易简也说:“志士弹琴,声韵皆有所主也。”(《琴诀》)这是说,有志之士弹琴,一声一韵都受自己内心情志的指挥控制,心志是声韵的主人。明代黄龙山在《-新刊发明琴谱序》中也说“夫琴音之所由生,其本则吾心之出也。”同样把弹琴人的心视为琴音产生的根本。 看似幼稚的发问背后藏着幽深玄妙的哲理。生动而又极富哲理的讲述了这个道理:美妙的琴声既不在琴上,也不在手指上,而在于手指与琴之间的配合. 从逻辑上论证了这两种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其一二句所包含的充分条件的假言推理,但从文学的角度考虑,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词!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译文: 如果说琴声是从琴上发出来的,那么放在匣子中的琴为什么发不出声音呢?如果说琴声来自谈奏它的手指,那何不就在你的手指上听呢?
赏析: 唐朝的韦应物写了一首《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凿岩泄奔湍,称古神禹迹。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贻之道门旧,了此物我情。”这位作家对水石之间关系的疑惑与领悟,亦同于苏轼之于琴指。 这其实是个高深的哲学问题,因为在佛教看来,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成,事物与事物之间只是由于发生了联系,才得以存在。即如所谓“四大”,《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五说:“譬如机关由业转,地火水风共成身。随彼因缘招异果,一在一处相违害,如四毒蛇具一箧。”《圆觉经》说:“恒在此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楞严经》曾对什么是“浊”有一段阐发:“譬如清水,清洁本然,即彼尘土灰沙之伦,本质留碍,二体法尔,性不相循。有世间人取彼土尘,投于净水,土失留碍,水亡清洁,容貌汩然,名之为浊。”也就是说,“浊”是尘土和清水发生了作用而形成的。另一段论述说得更为明确:“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苏轼的诗简直就是这段话的形象化。 这首诗讲了一个弹琴的道理:一支乐曲的产生单琴不行,单靠指头也不行,还要靠人的思想感情和技术的熟练。琴不难掌握,指头人人有,但由于人的思想感情和弹琴技术的差异很大,演奏出来的乐曲是否悦耳可就大不一样了。诗里用了两个提问,让读者去思考。其实这是一个复杂的美学问题:产生艺术美的主客观关系。 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赏析二: 这是一首著名而典型的理趣诗和禅理诗。 从哲理方面来说,美妙的琴声既来自于琴,也来自与演奏者精妙绝伦的弹奏技巧,是琴与演奏者的有机结合,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就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二者不可缺一。美妙的琴声是琴与手指的主客观的高度民主统一,没有琴的客观存在,就不会有美妙的琴声;没有弹琴者对音乐的精通与演奏技艺的高超,没有其主观能动性的积极充分发挥,同样也不会有精美的音乐出现。诗人以琴为喻,说明了一切高超艺术的产生都是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物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从禅理方面来说,诗人以琴声来解说禅理。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巧妙而形象地说明了是琴与指的结合,才产生了精美的琴声。一方面,不论是从单纯的琴来说,还是单纯的指来说,其都是一种客观存在,有其在就能发出琴声来,这就是“有”;但琴与指都是无法独自产生出美妙音乐来的,这就是“无”;另一方面,精妙绝伦的琴声却又是的的确确从琴和手指上发出来的,琴声是潜存于琴与指上的,这就是“有”。缺少了琴与指中的任何一个,也不能发出优美的琴身来,这又是“无”。正是这种“无中生有”、“有来自无”、“有无相生”、“有无结合”才会产生美妙无比的琴声来,从而揭示了“有”与“无”结合、“有”“无”统一才能生成万物的普遍道理。须知,琴声潜在于琴上,要靠指头点拨,即靠“有”的推动才能发出声来,但光有指头也无济于事,“有”必依赖“无”即潜在于琴身的音才可生出声。总之,有无相生是万物生成之本。 这首诗给我们以启示:不论是谁,要想事业上干出一番业绩来,除了客观上要有一定的条件作基础外,还需要自己在主观上的积极进取与努力奋斗,才可能创造出光明美好的人生。
包含的哲学原理:
体现了事物间的相互关联:只有琴与指相互作用才能产生琴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高考作文写作基础训练系列十四:材料作文详解21--40例
下一篇文章: 专家揭开高考满分作文写作的面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