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关于材料与写作范围的把握
1. 题干中“上面的材料”明确指示了材料与写作范围有密切关系,因此不能脱离材料的表层意或引申义作文。但可以将材料引入文章,也可以不引入文章。
2. 题干中没有“全面理解材料”的要求,因 此,可以从材料的第1段自选角度,或从材料的第2段自选角度;也可以将材料的第1段和第2段结合起来自选角度。
可以在材料的表层意中自选角度;也可 以在符合材料表层意的引申义中自选角度;
“表层意”角度与“引申义”角度没有优劣之分。
例如,“表层意”角度有:“选择出生的时代”、“选择出生的地点”、“选择出生”在“多种文化交汇的地带”、“愿意出生”在“以前”、“宁可…生在未来的世纪里”、“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例如,“引申义”角度有:
①由汤因比选择的结果与原因,引申出 “文化与生活”的话题,由此话题引申出相关的角度。如:针砭当下人们重物质轻文化、谈人类生活为什么不能缺失文化、在多种文化交汇的地带生活,日子一定有趣,等等。
②由汤因比、涵娜、伊雷娜的选择,引申出 “时代与生活”的话题,由此话题引出相关的角度。如:选择生活在唐代、活在当下、论改革开放时代与80后人的生活观、哪个时代的人生 f舌最幸才虽,等等。
③由居里夫人的话,引申出“人与生活”的 话题,由此话题引出相关的角度。如:我的生活 我做主、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靠我们创建、21 世纪.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生活态度,等等。
4. 不能只选材料中的某个词作为“自选角
例如,只选“选择”、“文化”、“写信”等词写
文章。
5. 不能脱离材料表层意任意引申出角度。
例如,享受生活、中国文化璀璨,等等。
四、考生应试作文分析
2012年广东高考作文平均分37. 8分,比 往年低。很多人问,为什么低?这确实值得分析 思考o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高考作文写作基础训练系列十二:作文10则立意练习
下一篇文章: 高考作文写作基础训练系列十四:材料作文详解21--40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