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郑浩聪考场作文写得怎样?
相信读者读完我引用的郑浩聪这篇质疑文章后,你会有这样的感觉:这学生了得,比很多语文老师的文章写得都好,专业,细致,中肯,有思想,文笔也好。
我也有这想法,而且,我看到的是原版(手写版),一笔清晰俊秀的书法正如文章的思路。这里我全文照引抄在这里,真正是佩服他的质疑的精神和漂亮的文章。抄过之后,可能很多读者会觉得,我写这篇东西,全比不上郑浩聪的文章。其实,语文老师真的能把文章写得让学生佩服的,现在着实不多,正无奈地印证了“青于蓝”的古训。
那么,在这次月考中,郑浩聪的作文写得怎样?得多少分呢?
我从郑浩聪那里要来他的作文,也抄在这里。让大家看看,这样一个“思想深刻”的学生,他的作文考场作文的“功力”如何?
郑浩聪的考场作文:
把心灵放归山林
如果说蝴蝶在山野中默默终老代表的是一种淡然安适的美,那么制成精美、名扬世界的标本则代表了一种急功近利的快感。蝴蝶虚荣吗?当然不,因为无论是庸常的菜粉蝶还是美仑美奂的奇珍异种,都以同样的方式生活在自然中。将他们的美大方展览的是人类。在这过程中,蝴蝶丢掉了生命,人丢掉了什么?
蝴蝶入诗是常见的,因为这种美的精灵总会触动诗人的心绪。不论是“穿花蛱蝶深深舞”还是“自在娇莺恰恰啼”,诗人描绘的更是一种“舞”和“啼”的活力,是生命最鲜活的姿态,而这种姿态最是标本盒中的蝴蝶所不具备的。我们在读诗的时候,最珍视的是静止的文字间那种灵动的气息,那种气息来源于读者脑中的印象,也就是说,若非有相同的生活体验,我们很难体会到“蝴蝶翩飞”这一个普通的场景空间何以令人感动,就算我们再专注的观察墙上的蝴蝶的美丽花纹,也想像不出它飞动时的体态有多迷人。
蝴蝶丢掉了生命,但以另一种形式将美保留下来。人丢掉最自然的心灵,却再难用僵化的思想体验自然的美好。人们或许觉得,就算脱离自然也不影响什么,因为如今城市中的大部分人们都过着这样的生活,我们唯一关于自然的印象来自于前人的书画,现在又多了电视、网络,更多美丽的照片、风景画涌入眼帘,如果照的不好尽可以用电脑改得如仙如幻。我们的技术起来越高,也把环境越来越虚化,改成想要的样子,就越不把自然放在眼中。这时候再宣传什么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究竟能引起多少真正的共鸣呢?就像一出生就被圈养的狗,被制成标本的蝶,它们未曾领略自由的滋味,自然不会向往自由。
但自然之美不能用数据衡量,这恰是现代人最理解的一点。自然赋予我们美的感受,这使我们的祖先在远未开化的时候就崇尚神秘的符文,刻下灿烂的壁画。这种尚美的性格流传到这一代,成为人性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希望自己雅致大方、礼让,这是美的性格;在杯具器皿上画下蕙质兰心的图案,那是美的象征。如果将自然之美抛弃,意味着人将与本性割裂开来,成为真正为七情六欲而活的“动物”。
古人的科技未及今人的千分之一,但自然的心灵却使尚美的诗流传下来。若要是看蝴蝶,别去博物馆,去追诗人的脚步吧。(43分)
应该承认,从郑浩聪的“质疑文章”,我们已经领略到他分析文章的方法和能力。我们也用他的方法来分析一下他的这篇考场作文。
文章的题目是“把心灵放归山林”,隐含的意思是让“人类把心灵放归山林”,它批判了“捕蝶者”这样的人类因捕蝶而使自己远离山林、远离自然,所以,以此立论。应该说,虽语言有些隔膜,却并没有偏题。他文章的首段也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a.将他们的美大方展览的是人类。在这过程中,蝴蝶丢掉了生命,人丢掉了什么?
文章次段则从蝴蝶入诗而成为美的化身谈起,结合写蝴蝶的诗句,可见作者的文学功力。但他的用意并不在此,而在于那自然界的“蝴蝶翩飞”的最灵魂的气息是任何蝴蝶标本也无法达到的。所以:
b.蝴蝶丢掉了生命,但以另一种形式将美保留下来。人丢掉最自然的心灵,却再难用僵化的思想体验自然的美好。
第三段用当今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们对于电脑的依赖而对于自然的忽略,来证明当今的人们技术越高越不把自然放在眼里。之后文意一转:
c.但自然之美不能用数据衡量,这恰是现代人最理解的一点;
第四段从远古祖先尚美性格的流传成为人性的一部分,如果将自然之美抛弃,那意味着人将本性割裂开来,由此证明失去自然人类将变得非常可怕。所以:
d.若要是看蝴蝶,别去博物馆,去追诗人的脚步吧。
写到最后,郑浩聪似乎已经把自己的观点态度表明了:把人的心灵放归山林而不是在博物馆里,传承崇尚自然美的“人性”而非用技术把美固定。
凭语文老师的眼光下,除去考场改卷的因素,这篇文章也有一些硬伤。比如第二段,很关键的一段,郑浩聪却写得非常含糊,只是他自己明白自己在说什么,却没有考虑别人,考虑读者的接受。而且,第二段他其实是在用考场作文的一些技法来写的,比如用诗句博取阅卷老师的眼球,但是,这只是铺垫,他要讲的意思在后面,因此就使这一段的意思包裹在语言背后。这样就存在立意不够扣题、材料与段落观点以及与全文中心观点不够切合的问题。这是整篇文章的问题,他的思想太过丰富,以致他不能够在短小的作文中明确表达自己。
应该看到,这篇考场作文里的郑浩聪,已经是在用考场作文的规则来写作文了,并没有完全用他在那篇质疑的文章中所展现的深刻与个性。他用了取媚阅卷老师的一些做法,比如用文采来博取眼球。这样想想,也许正是我们老师要求孩子学会媚俗,才导致他这样。如果不要求他,或许他反倒能够畅快明朗地表达自己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2014年高考一轮复习考点提练作文序列化提升(12)创新
下一篇文章: 备考2014年高考作文最新模拟试题20题及思路写作导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