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容易有深度。现在技术在突飞猛进,但科学精神应该如何继承和发展?科技发展是把双刃剑,值得反思。这则材料学生看到后第一印象应该是手机,因为手机几乎成了所以学生的重要的伙伴,又手机引发的故事不胜枚举。比如,某一天忘了带手机是什么感觉?难以控制玩手机,甚至边吃饭边玩,怎么办?同学把我的手机弄坏了、丢了怎么办?等等。
当然,这些事情不是写出来都符合题意的,这就要求审题时抓住关键。材料跟手机又关联的是文学家和科学家,强调的是“功能”,科学家也就是科技的;文学家强调的是“情感”、“观念”,也就是人文的。科技是把双刃剑,原子能可以发电,原子弹也可以杀人。怎样以手机为媒介,既写出科技给人们带来方便,又写出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应该是本作文审题的关键。综上,可以从如下角度立意:
1、手机,让我欢喜让我忧。
以记叙文为主,写自己的经历,不能泛泛而谈,要注重细节,特别是不能脱离材料中的科技和人文。可以从交往方式、个人情感等方面,写出细节。
2、便利与烦恼。
(科技是把双刃剑)可以写议论性散文,也可写典范议论文。以手机为引子,联想到北京的雾霾天气,联想到汽车的方便和尾气的危害,由此引发开去,谈一下科技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科技的发展与伦理的矛盾(如克隆),科技的发展与亲情的缺失(电脑孤单症)等等。
四、天津卷:
题目:
中国自古有“学而知之”的说法,这里的“学”,通常被理解为从师学习。韩愈就说过:“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的途径日趋多元。
请结合你的心得和体验,在“____而知之”中的横线处填入一字,构成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能以“学而知之”为题;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点评: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目前面已经给出了足够的提示,应该说审题不是问题。当然,在写作之前要想好是写记叙文还是写写论文。以此来定下自己的写作角度。按照前面的提示,横杠上可以填写“玩,交往,实验,旅游,游戏,读书……”,学生的生活范围有多广,就能填多少。除了填写词外,还可以填写短语。比如“打球,参加夏令营,做家务,给妈妈写信,做了一天的家庭主人,演讲比赛”等。不管怎么立意,一定要强调是通过以上这样“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本题写成记叙文应该更合适一些,更容易使人感到。当然也不排除议论文,比如写常规内容“实验而知之”,可以写实验能巩固课本的知识,实验能培养实际操作技能,实验还能培养同学间的合作能力。
五、上海卷
题目: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总还有更重要的事。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也不尽相同。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题目自拟;(2)全文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
点评:
题目的前两个字就是生活,紧扣课标要求:高中生要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这里要抓住几个关键词“自己认为重要的是”,“世界上”,“更重要的”,“思考不尽相同”。这些词告诉我们,这次作文中要有“事”,有“两个”事,有“更重要的事”。不管写什么文体,都不能忽略了这一点,不能忽略这种递进的关系。这次作文审题难度不大,要想抓高分,除了内容充实,层次清晰,语言有文采之外,立意深刻也不容忽视。
由此,我们可以从一下角度立意:
1、低头干与抬头看。
2、自家门前雪与他人瓦上霜。
3、学习知识与培养技能。
4、合作其实也很重要。
5、脚踏实地与仰望星空。
6、我是打酱油的吗?
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总之,应该从自己的现在和未来,自己的与别人的,个人的与社会的,知识的与能力的,金钱的与情感的,经济与环境……方面,只要能打开思维,等能写出立意深刻之文。
六、安徽卷: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
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
——萧伯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点评:这是一篇以名人名言为材料的作文。这句话采用了对比手法,把别人的做法和自己的做法形成对比。审题的重点当然是关注萧伯纳自己的做法,“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我认为萧伯纳的话和我们当前流行的某些话意思是差不多的:“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只要想,就没有做不了的事。”我想,出题者的用意其实很明显,就是紧扣习主席提出的“中国梦”而设题。当前,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出现过很多让人不如意的事,大家都在问,“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在这条道路上是没有榜样可以学习的,是没有先例可以遵循的,我们只有多想一想没有发生的事,比如“中国梦”,多想一点“为什么不能这样”,才会将“中国梦”早日实现。如果有考生能从这样的高度去审题,去写作,我想这应该与出题者的意图是一致的。除了这种紧扣时代脉搏的审题角度外,常规的角度应该是“敢于梦想,敢于创新”, “梦想未发生的事情”就是不为前人思想所羁绊,在创新中求发展,求生存;这样,我们就可以把这道题化为常规的话题来作文了。如果从前半句入手可以从“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别老是为做过的错事而埋怨而消沉;但这一角度不能片面,一定要联系后面的话,把前面的作为反面来写,后面的作为正面写,采用正反对比的结构模式,论证应该是比较前面而深入的。进一步理解可以是敢于放弃过去,积极面对未来。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下立意角度:
1、为“中国梦”的实现献计献策;
2、放飞梦想,向未来挑战;
3、创新,发展,才是硬道理;
4、别只是看着打翻的牛奶哭泣,一切要向前看;
5、放弃必须放弃的,梦想应该梦想的。
七、四川卷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有人说: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些东西,想些问题,做些事情,打打球,针对这种说法,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2、不得抄袭,不得套作;3、用规范汉书书写。
点评:拿到这个作文题,最让人头疼的就是“平衡”这个词。平衡一词,百度百科里对此的基本解释有7项,详细解释有10项。对照本材料,可以关联的解释:1、 对立的各方面在数量或质量上相等或相抵。2、 倾向于保持稳定的情况。体内平衡,心理状态稳定。3. 谓保持平衡;同等。
如果通过一些例子来化抽象为具体的话,我们可以从如下事例中来体会。
1、你爸妈疼你哥不疼你,你不平衡。
2、我比他努力,但成绩老是不如他,我不平衡。
3、学习成绩上去了,身体健康下来了,不平衡。
4、有知识,缺乏实践努力,不平衡。
5、学习也顺心,老觉得没有朋友,很孤单。&nbs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2013广东高考语文作文专家解析及范文
下一篇文章: 2013高考阅卷手记:怎样写好2014年高考考试体作文早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