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直击
在一次高校报告会上,有同学称王大珩为“中国光学之父”、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他坚决不认同这种称谓。他说,成绩是大家的,所有的成功都不是哪一个人能够单独完成的。自己只是一根火柴,点亮中国光学前进的火炬。王大珩越是虚怀若谷,人们越是敬重他的成就和人格。
王大珩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后赴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攻读应用光学。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这时,刚从英国回来不久的王大珩临危受命,担任了中国科学院仪器馆馆长。开启了中国光学事业的大船。高考资源网
经过三年的努力,中国第一个光学玻璃熔炉建成出炉。继而,一鼓作气,王老又研制出了天文望远镜、电子显微镜、激光器等八种光学仪器,为中国的生物、航天、海洋、军事等科学研究领域安装上了探索的“眼睛”。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人决定自己研制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王大珩以百倍的勇气接受了这些任务,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圆满完成了代号为“150”工程的弹道测量系统和返回时卫星对地观测相机的研制等重要课题,保证了“两弹一星”的成功发射。他所发起的“863”计划,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国科技发展进程。
王大珩的贡献为全世界公认,他的事迹被中外媒体广泛报导。他用“光”改变了中国,可是,他却坚决不接受世人给予他的美誉。他就像一根火柴,擦出了火花,点亮了别人,而心中唯独没有自己。
素材解读
人活着就要改造这个世界。只有把自己的平生所学用到科学领域,让其发光,使其升值,才不枉费了自己的满腹才气。王老不畏客观条件的艰苦,敢于挑战新的领域,尽其所学,坚持不懈,淡泊名利,专心工作,达到了一个科研人员的崇高境界,终于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向世人证明了自己,更证明了中国。高考资源网
关键词 奉献 勇气 虚怀若谷 人生价值
2012高考热点押题素材:几米:让沾血的床单开花
素材直击
那一年,是他人生最灰暗的时段。由于性格原因,他在广告公司的表现不能尽如人意,愈来愈力不从心,最后被淘汰了,换句通俗的话就是说他失业了。失业也并不可怕,最要紧的是他即将失去宝贵的生命。有一天,因为右大腿剧烈疼痛,他从梦中惊醒,以为是不小心撞到了,过几天就会痊愈。但是,三天后,腿失去了知觉,赶紧去看医生,初步诊断结果是坐骨神经出了问题。后来他在街头差点昏倒,住进了血液科病房,做完化验,结果竟然是血癌,他几乎快崩溃了。
为了治病,他前后经历了多次治疗,随着身体变弱,治疗的时间也愈来愈长。第一次治疗进行了一个月,第二次治疗,在医院躺了两个月。一开始治疗,呕吐、发烧、昏迷、痛楚、发冷,各种症状就轮番上阵。他曾经天天半夜发冷到一直在床上打哆嗦,连床都被他摇得“嘎嘎”作响;一呕吐,满床单都是鲜血;由于免疫系统被破坏,一点小伤口也可能造成感染;如果不小心感冒,就可能并发肺炎,这对他都是莫大的折磨。第三次治疗之后他出院了。出院后,他一边锻炼身体,想让身体早日康复,一边思索着人生和未来。为了养活自己,更为了曾经的梦想,他重新拿起了画笔。这对几米不算什么,他从小喜欢画画,大学又读的是美术系,在广告公司上班时还给多家杂志画过插画。说来也怪,绘画帮他抵御对疾病的恐惧,缓解了他的哀伤。他不满足一般的插画补白,而是将画面和文字结合起来,让文字连贯充满哲理性和故事性。他开始认真起来,努力吸收各种跟图像有关的知识和观念,找到任何一本杂志,都会仔细翻阅里面的插画,研究线条、用色和想法。高考资源网
在病榻上潜伏三年之后,心血浇灌的希望之花终于铿锵绽放。1998年,年届不惑的他在台湾出版两本成人绘本《森林里的秘密》与《微笑的鱼》,他让图像变成另一种清新舒洁的文学语言,在作品里营造出流畅诗意的画面,散发出深情迷人的风采,让都市年轻人拥有了自己的寓言和童话,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从此他愈加专注绘画,出版30多本作品,并卖出美、德、法、希腊、韩、日、泰等多国版权。其中作品《地下铁》与《向左走向右走》曾被改编成电影及电视剧。
他就是几米。2011年11月3日,根据他的漫画代表作《星空》改编的电影在全国上映,首周即斩获千万票房。11月底,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一次发布子榜单“漫画作家富豪榜”,几米以2500万元版税收入,跻身“漫画作家富豪榜”第二名。高考资源网
素材解读
几米绘本的特点在于他往往赋予书中人物一种单纯的儿童的渴望,而后又把这种渴望放在一个现代成人的大都市背景中。让我们在品读时,在淡淡的忧伤中回味过往畅游未来。几米告诉我们,失业并不可怕,你可以用双手创出一片新天地;病魔并不可怕,你可以让不屈的心每天都开出一朵璀璨的花儿。
关键词 挫折 成功 成就自我 战胜病魔
2012高考热点押题素材:残运会上的“特殊”摄影师
素材直击
在第八届残运会各大比赛场馆里总能看到一个扛着摄影包、拿着照相器材的身影,他叫郑龙华,是一名摄影师,但是他没有手。
今年52岁的郑龙华一岁时因一次意外失去了双手,凭着自强不息的信念,22岁那年,他在同学的帮助下用双腕骨节拿起了照相机,开始了自己的摄影之路。但这条路是漫长而艰辛的,摄影需要的是灵活快捷的双手以及敏锐的洞察力,为了弥补自身的不足,郑龙华常常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一次次尝试、一次次练习,为邻居、朋友甚至陌生人拍照。
经过长期的摸索,郑龙华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拍照、冲洗胶卷的方式,照相机也开始更新,曾经腼腆、自卑、到处碰壁的他逐渐变得自信、自强。有了自信后的郑龙华有一个愿望,就是要用自己的照相机为中国的残疾人事业做点事。3年中,他走遍大江南北,行程6万多公里,拍摄图片4.5万多幅,用照相机捕捉了100多位残疾人的生动瞬间,并连续参加4届残运会,为残疾人运动员拍摄照片。
残疾人是郑龙华照片中永远不变的主角,他用镜头记录了一个个在不同领域中普普通通但却阳光、自信的残疾人。在他的照片里,少了致残带给人们的强烈视觉冲击力,多了许多希望和鼓舞。他说:“残疾人需要的并不是同情和怜悯,而是拼搏与自强,我想通过图片告诉所有残疾人朋友都要有这种奋发向上的精神,让社会对残疾人有更多的理解和尊重。”
素材解读
残疾并没有阻止郑龙华的成功,他用自己的双腕骨节拿起了照相机,这一照就是30年。他用自己的照片记录下残疾人在赛场上的美好瞬间,更传递出一种拼搏自强的精神。我们不能想象这30年他是怎样坚持下来的,但是我们却看到了他的坚持、他的勇敢。高考资源网
关键词 坚持 成功 身残志坚毅力 拼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备考2012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与写作应用(十二)
下一篇文章: 临考前指导:2012年高考热点作文素材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