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华作文网: 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
冠华作文网祝愿:天下学子金榜题名!
网站首页
高考导航
教育资讯 | 网络信息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考后点睛
英语特区 | 教师频道 | 家校互动 | 网站社区 | 同行作文 | 帮助中心 | 在线留言 | 设为首页
高中作文 | 高中佳作 | 作文素材 | 专家指导 | 阅读训练 | 满分作文 | 作文预测 | 高考真题
站内搜索
文章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高考频道 > 作文素材 > 正文         ★★★
临考前指导:2012届高考热点押题素材
(作者:邱宇强 更新时间:2012/6/5 15:15:14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下一座山。”栗城史多相信,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是“活着回来”。“我为什么要登山?因为我想一直怀抱希望。不是登顶珠峰就算完结,真正的成功者是能继续挑战下一座山峰的人,为此,我必须活着回来。”高考资源网

  

   【素材解读】

  大多数人登山都是为了挑战生命的极限,但也有一些人在挑战之外渴望从神的国度传递生的希望,让普通人感受到梦想并非遥不可及,栗城史多就是后者,他直播自己的亲身经历,高峰上的每一步都是伟大的奇迹。

   1.不放弃理想。理想是美好的开端,有了理想就有了前进的目标和奋斗的动力。栗城史多带着征服高峰的理想,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2.顽强的毅力。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是的,人生需要坚持,坚持需要忍耐,需要勇气,需要学会和各种困难做斗争。栗城史多具有这种毅力,并用自己的行动,一次次地向极限发出挑战。

   3.独一无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栗城史多把自己的身影留在了“珠峰”,成为独一无二的英雄。

   4.活着的意义。人为何而活?活着不仅是穿衣吃饭,还要有追求、有信仰,有些事坚持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美好的结果就出现了。这应该算是“活着”的意义吧。

  【佳作示范】高考资源网

有梦想就有未来

沈阳市雨田实验中学 郭以茗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一个人的梦想却是永恒的。对于这一点,每个人都应该坚信:“平凡的我们,只要有勇气,向前迈一步,就是神的国度。”梦想亦是如此,拥有了梦想,人们就会找到生存的方向,就会找到日后的幸福之路。

  然而,在实现梦想的路途中,无顺利可言。各种各样的困难会如期而至,让你苦不堪言。有人曾说:“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的确如此,把苦难看成是垫脚石,那么再苦再累也都值得,因为“苦尽甘来”!只要心怀梦想,无论何时何地,都会燃起希望的火种。

  花朵也许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凋谢,小溪也许会随时间的前行而干涸,但是,梦想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更加清晰。栗城史多是名小个子:身高1.62米,体重60公斤。医生说,他的握力、脚力、肺活量及肌肉发达程度等都低于成年男子的平均水平。然而,他在3年中连续“裸登”了北美、非洲、南极、澳洲等6大洲的最高峰,并曾两次挑战“珠峰”,但在近8000米的高度不得不放弃。虽然失败了,栗城史多却没有放弃梦想,没有终止攀登的脚步。2011年10月,栗城史多第三次迈向“珠峰”。栗城史多给我们做出了榜样,让我们懂得: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只有先打败自己才有可能打败别人。栗城史多先打败了自己,才有勇气再次攀登“珠峰”。

  高士其曾说:“没有血液人体就要死亡,没有知识头脑就要枯竭,知识犹如血液般的宝贵啊!”其实,梦想也和血液、知识一样,如果没有梦想,人活着也只是一具外表看起来美丽而内在丑陋的“行尸”而已。

  每一天,每一个画面,都是时间凝结成的语言,而梦想是我们前进的路,路越平稳,实现梦想的可能性就越大。时间花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只要我们追寻梦想,感悟梦想的真谛,就一定能让人生熠熠生辉。“涓滴之水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地努力才能获得那些技巧。”实际上,梦想能给我们带来动力,让我们改变人生的曲折之路。

  江河没有大海的汹涌澎湃,却有蜿蜒流转的气韵;小草没有青松的高大挺拔,却有绿意勃勃的坚韧;星星没有月亮的皎洁,却有熠熠生辉的闪烁;梦想没有限定的时间,却可以让我们学会重视自己。小时候,我有许多梦想,现在我的梦想仍然很多,我想当律师,当翻译,当警察……我为我的梦想努力着。

  精到点评高考资源网

   “当我们拥有时,就不要轻易放弃,因为那来之不易。”这里,梦想起着巨大的作用。本文立意鲜明,论述有理有据,使用了引用、事例等论证方式,使文章深入浅出。结尾处,一组排比句,把梦想具体化、形象化,最后点出了作者的梦想,是一个无休止的省略号。高

2012高考热点押题素材: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只有163首诗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瑞典文学院2011年10月6日宣布,将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瑞典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这是1974年以来瑞典本土人再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当天中午在瑞典文学院会议厅先后用瑞典语和英语宣布获奖者姓名。他说,特兰斯特勒默的作品“以凝练而清晰透彻的文字意象给我们提供了洞悉现实的新途径”。瑞典文学院的授奖声明还形容特兰斯特勒默的作品“简练、细腻,充满深刻的隐喻”。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近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了解一下这位新的诺奖得主。

  【人物档案】

   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Tomas Transtromer),1931年生于瑞典。1954年发表诗集《17首诗》,轰动诗坛。至今共发表163首诗,除《17首诗》外的作品结集为《途中的秘密》《半完成的天空》《音色和足迹》《看见黑暗》《野蛮的广场》《为生者和死者》和《悲哀贡多拉》等诗集。

   1990年患脑溢血导致右半身瘫痪后,仍坚持纯诗写作。

  他善于从日常生活入手,把有机物和科学结合到诗中,作品多短小、精炼,往往用意象和隐喻来塑造个人的内心世界,把激烈的情感寄于平静的文字里。

  他被誉为当代欧洲诗坛最杰出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多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2011年10月6日,获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委员会颁奖词:

   通过凝练、透彻的意象,他为我们提供了通向现实的新途径。(Through his condensed translucent images he gives us fresh access to reality)

 <<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