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基础求突破,守正创新两相和。
5.扎实基础,创新发展。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人的视野小了,容易知足,幸福感就随之增强。
也有人说,人的视野小了,格局就会小,人生之路越走越窄,幸福感就随之下降。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把两种说法组织成相同的句式,“视野”和“幸福感”是两个说法共有的关键词。所以本材料要我们讨论的话题,是人的视野与幸福感的关系。
“视野”,原指眼睛所能看见的范围,比喻观察和认识的领域。注意,“能看见”和“观察”不代表获得,甚至有别于看清或了解。所以,视野更多是一种发现的可能性,与实际的所得之间有巨大的差距。正是这个空间,提供了我们施展逻辑的余地。
再来说“幸福感”。本来,“幸福”就没有一个客观、统一的标准,再加一个定位于心理感受的“感”字,更强调了其主观特性。所以,写作本题时首先需要明确的可能是对“幸福”的定义和对“幸福感”形成原理的认识。推敲材料中的两个说法,可以发现其分歧的本质就是对“幸福”的理解。
分析两个说法的不同之处,以理解观点分歧。两个说法不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也给出了各自的论证思路。说法一是用“知足”来作为“视野小”和“幸福感强”的逻辑连接。说法二是推导了“视野小——格局小——人生路窄——幸福感弱”的逻辑链条。“格局”虽然仍是一个内化概念,但已具备了物化实体性,“人生路”则纯属实践层面的概念。所以,两个说法的本质分歧,在于对“幸福”的认识。前者把“幸福感”理解为内在心理感受,后者把“幸福感”理解为外在物质占有。前者重视当下的情感状态,后者重视未来的发展空间。前者认为“幸福感”可由主观调试,后者认为“幸福感”必受客观约束。
对此,写作时,可以任选其一展开论述。比如,除了上述两种观点各自的优点之外,还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提出疑问:视野大了,更加懂得万事万物局限的必然存在,会不会更容易知足呢?视野大了,选择多了,路越走越多,会不会反而迷茫而无从行动了呢?从而引发我们对人生的别样思考。或者说明一个视野广阔的人,他或许游离了祖国大好河流山川,走过许多地方,看到许多景,也因此知道了许多事,徒增许多忧愁,但他们或许并未留意那周身的幸福感。若让他们不再留心天下,短暂地休憩身心,将视野放小,可以看到眼前之物,眼前之景,或许反而会感受到从前体会不到的幸福。当然,也可有材料中的两种观点出发,引发我们应如何看待世界的思路的分析: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看待一件事或一个人,往往会有与过去截然不同的感受和认识,从而修正自己对某件事或某个人在感受和认识上的偏差,这对调整自己的心态,对自己处世观的把握,对自己人生轨迹的选择大有益处。
立意:
1.开阔视野,成就人生。
2.视野决定格局,格局决定事业。
3.小视野亦有平凡的幸福。 上一页 [1] [2]
上一篇文章: 【备考2024年高考作文】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33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