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华作文网: 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
冠华作文网祝愿:天下学子金榜题名!
网站首页
高考导航
教育资讯 | 网络信息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考后点睛
英语特区 | 教师频道 | 家校互动 | 网站社区 | 同行作文 | 帮助中心 | 在线留言 | 设为首页
高中作文 | 高中佳作 | 作文素材 | 专家指导 | 阅读训练 | 满分作文 | 作文预测 | 高考真题
站内搜索
文章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高考频道 > 专家指导 > 正文         ★★★
【备考2023年高考作文】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74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3/4/4 9:12:18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丑萌绿马玩偶、故宫博物院的系列手办……博物馆的文创产品陆续走红,深受消费者的喜爱。80 余家博物馆开辟线上新赛道,纷纷开设旗舰店,分享以传统文化为源头的“ 文创经济” 这块大蛋糕。

材料二:中国的航天器用“ 祝融”“ 嫦娥”“ 墨子”“ 悟空”“ 北斗”“ 天问” 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来命名,华为开发的操作系统叫“ 鸿蒙” ……这些高科技工程的命名充满着传统文化的气息和魅力,体现着中国人的科学梦想和浪漫情怀,激励着中国人的探索精神。

材料三:叶嘉莹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在火车上看到年轻人捧读《唐诗三百首》,她觉得,尽管这个民族历经劫难,但传统诗歌的灵魂未死。她说:“ 古典诗词里蕴含的,是我国文化的精华,是当年古人的学问、修养和品格,所以我要把这些好处讲出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中国发展植根的文化沃土,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动力。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一提到博物馆的文创产品陆续走红,分享以传统文化为源头的“文创经济”这块大蛋糕。不仅体现出文创承载了传统文化的消费力,也体现出满满的文化自信。

材料二通过高科技工程的命名来彰显着传统文化的气息和魅力,体现着中国科学的浪漫情怀,激励着中国人的探索精神。

材料三用诗人叶嘉莹的文化传承理念,体现中国古典诗词蕴含的是传统文化的精华。

综上所述,材料体现出新时代中国的发展与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紧密关系。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离不开中华文化坚实的历史底蕴,同时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必须在新时代发展创新的过程中才能实现,新时代发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动力。在发展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进一步发展,二者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仅取决于其军事经济实力,同时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因此要不断地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在行文思路上,首先要提出时代发展与传统文化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紧密关系。然后分别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和文化传承的角度展开辩证论述。强调没有文化底蕴的发展就缺乏强劲的动力,没有强大实力的时代发展也不能促进文化的创新与传承。可运用典型例证,如传统非遗缫丝技艺所获蚕丝不仅可用于华服面料,还可变身为新型医疗科技材料,延续生命;龙泉青瓷不仅可用于日常器皿,更可化身宏大建筑,成为传世工程等事例。最后归结全篇,强调只有二者结合,才能互相促进,全面发展。

参考立意:

1. 探寻文化基因,促进新时代发展。

2. 在发展中传承,在传承中进步。

3. 美好生活需要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基础与支撑。

上一页  [1] [2] [3] [4]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