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时所谈的观点,他认为学习不能太求猛进,应该慢一些,注重消化吸收。第二段介绍的是郎国任在教育郎朗时,让孩子成长再快一些。两位父亲在教育孩子时,观点明显不同,一个认为要慢些,一个认为要快些。
两位父亲的教育观点是相对的,但是这两个观点又都有道理。梁启超认为学习要慢,就是说,在学习的时候不能贪多贪快,要注重“慢火炖”,做到消化吸收,这样才有利于知识的掌握。而郎国任的观点则是认为让孩子成长再快些,不要错过时机,更不能放慢脚步。
在写作时,可以认同梁启超的育人观点,也可以认同郎国任的育人观点,当然,也可以两种观点结合起来,当慢则慢,当快则快。
在写作时,可以由联想古今中外的一些例子。比现实中“虎妈”“狼爸”的教育方式,孔子的“因材施教”,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中遵循天性成长及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的“教育,就是等待花开的过程”的观点等等。思考可以涉及早与晚、快与慢、量变与质变等等。
参考立意:
1.何须求快,静待花开。
2.教育求早贪量,如同拔苗助长。
3.培养孩子直须早,莫待无花空烦恼。
4.培养孩子是否尽早,适合最好。
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舞者化身“洛神”,或拂袖起舞,或拨裙回转,或刚劲有力,或娉婷袅娜,以婆娑舞姿重现《洛神赋》。6月12日晚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开场舞《洛神水赋》(原名《祈》)美出天际,红出圈外,惊艳全网。
据介绍,水下跳舞要带2到10公斤的配重,水下拍摄50秒到1分钟才换一次气还要保持水中的舞姿优美流畅,一分半钟的视频拍摄了3次共花费了26个小时……这是《祈》背后的匠心。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对美怎样的认识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此次写作的中心话题是“美”。作文材料由两自然段组成:
第一自然段谈的是“美是什么”。《祈》的灵感来自敦煌飞天,舞姿重现了曹植《洛神赋》,承载了古典浪漫元素,发扬了传统优秀文化。洛神绝美灵动的气质借助水下舞蹈的形式,通过美轮美奂的舞姿、精美绝伦的光影得以充分表现。《祈》融入了古典与现代的元素,使传统的美焕发着新的生机。美是古典与现代、传承与发展结合的产物。
第二自然段谈的是“美是如何产生的”。紧扣结尾处“匠心”一词。由材料可知,“匠心”指的是编导新颖独特的创意,舞者出神入化的舞技,摄像师、导演的精益求精……“好作品”离不开“苦功夫”。美是精心打磨和苦心熬制的成果。
【作文要求】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对美怎样的认识与思考”提示考生,写作过程中不能脱离材料的两层含义,即“美是什么”与“美是如何产生的”。
4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高考作文备考】2022年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50
下一篇文章: 老生常谈:写作十招讨欢心,招招精典神助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