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全国9套作文题,均为新材料作文题(北京卷是材料+命题)。新材料作文题提供给考生的一般是社会热点、生活现象、名人名言、漫画等材料,要求考生在看了作文题材料后,谈自己的感悟、思考或看法。
新材料作文题,虽然常常可以从多个角度立意,但并不是每个角度都可以写出好文章,原因在于:我们并不是对每个角度涉及的内容都熟悉;有些角度很一般,写出的文章难免人云亦云;有些作文题材料本身就有鲜明的情感价值趋向,并不能多向立意。那么,我们如何让感悟和思考准确、深刻、新颖,并具有时代性呢?下面为大家提供四招。
第一招
感悟“关键词”,由表及里立意
准确性——最佳立意的生命
新材料作文题一般由材料和要求组成,关键词或出现在材料中,或设置在要求里,它是命题者在陈述对象、突出中心时特别强调的词语,往往透露出命题者的情感倾向。我们审题,首先就要捕捉到材料中的关键词并加以感悟,因为只有读懂感悟透关键词的含义,才能准确地把握命题人的意图,从而紧扣核心,明确写作方向。关键词有时在材料中非常明显,有时需要我们通过思维的延伸找出来。这个步骤非常重要,一旦在这个步骤出现差错,后面所有的努力可能都是无用功了。这就要求考生能拨开材料的迷雾,穿透表象的藩篱,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加以考虑,由表及里,用思想之手挖掘潜藏在作文题材料纷乱现象背后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特点,发现其所蕴含的真谛,反映生活的底蕴,做到“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如2019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
请以“文明的韧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谈谈你的思考。
审题点拨:
通过通读这道作文题的材料,我们发现材料中反复提到的关键词是“韧性”,扣住并感悟这个关键词:“韧性”——材料中已经提示为“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高考作文备考】例说高考作文巧妙构思五个精准切入点
下一篇文章: 【高考作文备考】议论说理的形式突破之研究论文:独具匠心显高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