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乡村小学生写了一篇《我的理想》的作文:
“阿爸还没走(去世)的时候,他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了做个科学家;阿妈却要我长大后做个公安,说这样啥都不怕。我不想当科学家,也不想当公安。我的理想是做一只狗,天天夜里守在家门口。因为阿妈胆小怕鬼,我也怕。但阿妈说,狗不怕鬼,所以我要做一只狗,这样阿妈和我都不怕了。”
老师没有批改这篇作文,只是在上面画了一个大大的“╳”,理由是:谁写理想不写当科学家,当老师,当捉拿恶人的公安战士呢?周恩来总理少年时不是立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理想吗?说自己的理想是做一只狗,太荒唐!
某市举行师德报告会,报告团成员是来自五县的老师。令人不解的是,这五位老师讲述的感人事迹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都曾患过重病,且带病坚持工作,甚至晕倒在讲台上;家庭都曾遭遇变故,或亲人去世,或爱人难产,或孩子生病,舍弃亲情坚守岗位。这恐怕就是人们心目中模范教师的传统“范式”。
“心理定势”自有它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其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尤其在倡导创新的今天,如果人们都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照现成方案或程序,用惯常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就只能沿袭旧路,在“迷魂阵”里转悠。然而,“定势”一旦形成就固执地存在于人脑中,人们不由自主地就进入了“迷魂阵”,很难逃出“魔法”。怎么办?生活给了我们启示——
“非典”肆虐的时候,人们忧心忡忡,叹灾难的降临,叹中国的不幸。可是,有些专家却乐观地指出:SARS是历史老人在中国发展关键时刻“赐给”全体中国人的一件“宝物”,是“危(难)”更是“机(遇)”。在同“非典”的抗争中,增强了国人居安思危的意识,提高了民族凝聚力,推广了文明的生活方式,强化了非传统安全体系,推进了制度创新,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20世纪40年代,有一个德国工人在生产一批书写纸时,不小心调错了配方,生产出了大批不能书写的废纸,这个工人因此被解雇了。看到他生活、心情都陷入低谷,这个工人的一位朋友劝解他说:“把问题变换一个思路看看,说不定能从错误中找到某种有用的东西。”一句不经意的话,有如一线火花。不久,他惊异地发现,这批废纸的吸水性能相当好,可以很快吸干手稿墨迹或家具上的水分。于是,他从老板那里将所有的废纸买下来,再切成小块,换上包装,取名“吸水纸”,拿到市场上去销售,竟然十分抢手。后来,他申请了专利,并组织了大批量生产,结果发了大财。
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高原地区,有一位经营苹果园的杨格先生,他种植的“高原苹果”味道好,无污染,在国内市场上很畅销。可是有一年,在苹果成熟的季节,一场冰雹袭来,把满树苹果打得遍体鳞伤;而杨格已经订出了9000吨“质量上乘”的苹果。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天灾,看来只有降价处理,自己承担其中的经济损失了。但是杨格具有出色的应急能力,善于把“不利”因素变为“有利”因素。他仔细察看了受伤的苹果,就在伤疤上做文章。他拟订了一段广告词,结果使这批受伤的苹果极为畅销,以至后来经销商专门请他提供带疤痕的苹果。杨格的广告词是这样的:
“本果园出产苹果清爽可口,具有妙不可言的独特风味;请注意苹果上被冰雹打出的疤痕,这是高原苹果的特有标记。认清疤痕,谨防假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