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自我教育,高考作文审题立意的准绳
有这样一道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格拉祖诺夫听两个年轻人弹奏勃拉姆斯的《第二交响乐》。他们弹得很糟糕。格拉祖诺夫问他们过去听过没有,他们老实回答说:“没有,没听过。”格拉祖诺夫叹了口气说:“你们真幸运,年轻人,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等着你们去发现;而我呢,什么都已经涉猎了,不幸啊。”
考生反映这道作文题在审题上有一定的难度。在阅卷过程中笔者主要看到了三种立意。最多的立意落在对格拉祖诺夫那句感叹句的理解,其次是对格拉祖诺夫教育方式的肯定,此外还有一些考生谈到了材料中两个年轻人回答问题时的诚实。应该说,这三方面的立意都在材料所叙述的范围之内,但正如打靶时虽然都命中靶标但环数有区别一样,这三方面的立意反映出考生的识见能力还是有高下之分的。从材料的主要内涵出发,或者说从命题者选这则材料的主要目的来看,考生的立意还是不应当偏离格拉祖诺夫所感叹的那句话。从这句话出发进行立意,材料才实现了它的最大价值,命题者的思考才真正得到响应,考生自我教育的理念才得以真正贯彻。
考生在阅读作文材料时,要时刻想到将自己放到材料中去,寻找作为年轻人的自己与材料的最佳结合点。考生应该很容易就去想“命题者这次想教我明白一个什么道理呢”。显然这条道理得具备“大众化、可行性、有价值”这些特点。
如此看来,考生应当跳过材料中“老实”这个词语,因为这个词语太普通了,普通得没什么讨论的价值。再谈格拉祖诺夫教育年轻人的方式,这个可以写,但最多算个六环吧,及格分。因为还有比它更好的立意,因为学生的身份主要还是以一个接受教育的对象而存在,“谈怎样去教育别人”言之过早。
本题最佳的立意应该围绕格拉祖诺夫的话“年轻人,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等着你们去发现”来确立。结合材料语境,格拉祖诺夫借这句感叹是要告诉这两个年轻人:“不要怕起点低,换一个角度看就是发展空间比别人大。”这样的立意对于十八九岁的高三学生来说更能体现责任意识,更具有启发式教育的价值,更注重思维的深度,更务实,更理性。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就是审题中的自我教育,没有人告诉你怎样去分析一则材料,完全要靠你自己去思考,假如你是出题目的人,你想告诉考生一个怎样的道理呢?所以从材料中挖出一条育人的道理,是作文审题的第一要素。你所得出的结论一定要有教育层面上的意义。
三、密切关注材料文字的限制性与倾向性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阅卷老师总结】让高考阅卷老师“悦”卷的几条对策
下一篇文章: 【高考作文备考】号脉四步骤,治高考作文偏题之顽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