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查能力,而能力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之上。反观那些所谓优生,一般都是基础特别扎实的学生,薄弱问题主要集中在一些细节知识上。真正优秀的人,一定是懂得“登高望远”的人。对于志在清北的学生,最后的30天,建议对“压轴题”和所谓难题要有“乐此不疲”的态度。理由就是“既然我能上985,为何不追求清北复”。扁错题、研究难题就是乘胜追击、再拔一城的好战术。还可以以扁错题、究难题的机会去发现基础性漏洞以夯实基础。因此建议志在清北的学生在考前,在基础题、中档题能够保证得分的前提下,多花思研究、攻克难题,对压轴题保持浓烈的兴趣,攻克下一题算一题。至于最后上了考场,遇到了还是无法做的题,再说该放弃要放弃的话。提前30天甚至高考前就放弃可能涨分的机会,真不是明智做法。人们常说“创业不难守业难”,有“维持”思想的人,最终未必能够维持。不如向前、向前、再向前,持正面思维,去争取更多的机会。优生的学习也是一样道理,即使稳居学校第一名,如若只是满足现状不再思进取,很快就会被后来者赶上。让别人追赶和追赶别人,明显是两个不同的感觉。志在清北的学生更要明白,清华、北大的录取名额是以省为单位的,资源有限,高考全省前十名的那些人,一定是能解决难题的人。即使要研究近3-5年的高考真题,也主要把精力放在压轴题上,弄清楚所谓难题,难在哪里?怎么解决?

关键词六:教材
后期我们经常说看教材、读教材,但是怎么读?
一般的学生是不会读教材的。翻开书啥都晓得,关上书,就啥都不晓得了的人比比皆是。关于如何读教材,有两点建议:一是看着教材章节,画本章节的思维导图,以回忆的方式进行知识点的连接。画出来的知识导图连线越多,越复杂,表示对教材知识掌握越丰富。只是,画思维导图的时候,最好多用关键词,不要动不一是看着教材章节,画本章节的思维导图,以回忆的方式进行知识点的连接。画出来的知识导图连线越多,越复杂,表示对教材知识掌握越丰富。只是,画思维导图的时候,最好多用关键词,不要动不动就写长长的句子,写关键词,看到关键词就能联想出句子。画不出来?那就翻开书,从“章-节-框-目-点”一层一层地往下写。也可以对着《考纲》上的内容要求,一条一条地梳理。时间不够?别再问这个问题,立即行动,时间足够。二是优生不要单纯地看教材,要在看错题、做难题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读教材,这样子才能更加有效地发现教材中的某些隐藏得很深的东西,单纯地看,往往又是跑马观花,浪费时间。高才过招,赢在细节。而细节恰恰是一些所谓优生最不注意的地方。有人经常说,100分的题从80分考到90分很容易,但如果要想从90分考到93分就感觉特别难,难就难在细节上。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那个制约着个别优生上台阶的细节,往往就是教材上的一个字,一个词,或者是除正文(宋体字)之外的阅读材料、活动材料(楷体字),只是它们长期被学生(包括老师)忽略了或者直接无视。

关键词七:节奏
还有30多天,还不是发猛力的时候,务必把握好节奏。
最佳状态仍然是“过好30个每一天”,一天一天地度过,扎扎实实地度过。最后30天,主题词还是“平常”。平平常常,从从容容。控制好节奏,该学就学,该玩就玩,该吃就吃(吃好一点,牛肉、虾之类的多吃一点),该运动就运动,该娱乐就娱乐。不是把每分每秒都用来学习,而是用好学习的每一分每一秒。到了最后七天倒计时的时候,可以一鼓作气。
总之,最后30天,涨分黄金期。
别放弃目标、别放弃难题、别放弃娱乐、别放弃坚持。研考纲、品教材、编错题、攻难题、调心态、健身体、保状态、控节奏。做到这些,高考成功是水到渠成的事。 上一页 [1] [2] [3]
上一篇文章: 高考作文得分攻略:搜狐告诉你高考作文“潜规则”,让你作文不丢分
下一篇文章: 离心仪的学校还差几十分怎么办?用八招让作文善始善终豹尾助力提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