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这则故事,很多人悟出的是这样一个道理:首先帮助了别人,其次也帮助了自己,帮助别人的结果是帮助了自己。
但是,转换一个视角,盲人的行为是否也可以堪称为自欺欺人呢?假想,如果盲人走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半路上灯笼里的蜡烛被风吹灭了,盲人却浑然不觉,依然在心里笃信着自己的理念“灯笼是自己的依靠,可以照亮路途,也可以照亮别人。”那么这盏被风吹灭的灯笼还能起到保护盲人的作用吗?
巴金的《爱尔克的灯光》中一句话:“黑暗来了,我的眼睛失掉了一切。于是大门内亮起了灯光。灯光不曾照亮什么,反而增加了我心上的黑暗。”这似乎于直白的话语,却蕴藏着实实在在的分量和丰富的内涵,引人深思。“自以为灯,自以为靠”。一个人的心智要像灯一样照亮自己,才不至于走入黑暗。
有一个盲人,晚上出门总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别人看到了,很是奇怪,就问他:“你又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走路?”那个盲人认真地回答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我提灯笼当然不是为自己照亮道路,而是为了给别人照亮,让他们能看见我,这样既帮助了别人,又保护了自己。
以下是不同人对故事的不同理解:
【学生】 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独自一人在漆黑的路上跋涉,是多么危险,这是,你应该点燃心中的明灯,为别人照路,也照亮自己,时时帮助和关怀别人,别人也就会帮助你,所谓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老师】 “同学们,盲人挑着灯笼,是给别人照亮,为别人着想,他帮助别人其实也在帮助自己。”我语重心长地说。学生们听得极其认真。我接着说:“我们生活在集体之中,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而更应该处处为别人着想。你爱别人,别人才会爱你;你和别人情同手足,别人就会待你亲如兄弟。我们人人心中应该有盏‘明灯’啊!”
【企业工人】 盲人之聪让人顿悟。朴实无华却又寓意深刻的一句“既帮助了走路的人,又保护了我自己”,不免让我们想起再熟悉不过的“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他人伤害”这条“三不伤害”的安全生产准则。在众多的事故面前,首先致命的就是缺乏高度的自我防护意识。作为普通公民,我们要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理念深深根植于脑际,才能真正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我们在作业过程中做到自己不违章,而且还应及时提醒、制止他人违章,真正做到“三不伤害”,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唤醒人们的生命意识,保障企业的长治久安。
【公司管理者】 很多问题的发生往往是因为双方的误会。在发生问题的时候,首先应该多想一想自己的责任,盲目的责怪别人只能将问题搞得更加复杂。特别是在自己的薄弱环节上,更应该多一些反省,少一些推诿。
【机关干部】 这个故事深刻地启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既需要自己不违规、不违章,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同时,不对他人产生危害;同时,也要时刻提醒他人注意,以防因他人违规违章而危及自己。这样的自我保护理念,对于加强廉洁自律具有借鉴意义。
【艺术家】 命运把他们眼前的世界夺走,他们却在黑暗里找到心灵的光明,这光明由心而生,却有着太阳一样的力量…… 在明眼人的眼里 黑暗的世界是单调的 但事实上 若是心灵敞亮 那无边无际的黑暗里 照样看得见丰富而多情的世界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高考作文写作基础训练系列十四:材料作文详解21--40例
下一篇文章: 专家揭开高考满分作文写作的面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