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骆走沙漠,虎啸山林,每一种生命都有它的最爱。”
句子枝叶修饰。语言缺乏表现力,味同嚼蜡,其主要原因是只重视句子的主干,而忽略了枝叶的修饰功能。若恰当地合理地以“定、状、补”加以补充修饰,语句就会顿放异彩。例,“我曾无言地伫立,凝视江水中的身影,倍感失意。”若添上枝叶,则变为“我曾在这秋水之畔终日无言地伫立,凝视江水中那寂寞瘦削的身影,倍感失意,就象所有跋涉在官场仕途的文人,孤独的我常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失意。”一经枝叶的修饰,一种孤寂生活和郁郁不得志的哀怨和闲愁,呼之欲出,表达效果就更好。修饰语的运用如给一幅素描填上细腻的色彩。
排比段和类比段的专项突破在句式仿写训练时已经做过,要让学生积累熟记一二十个话题的仿写训练,熟能生巧,作文时再有意识地加以借鉴仿用创造(只要写议论文就必须有一两个这样的段落),并且从习作中发掘、推荐、展示好的段落,再记住十来个,同时对自己的习作再加以修改锤炼。引用名言佳句、多用成语、句子枝叶修饰在扩写训练时也练过,也要内化为写作能力。
显示生活深度,展露语段精熟,凸显文学积淀,形成语言闪光点,这样的文章谁不爱读呢?
类比加排比,成语名句高,仿写再创造,文采具备了。
七、材料贫乏
材料贫乏,材料撞车,篇篇刘翔,处处盖茨。原因:一是积累素材少,二是不会化用。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平时固然应关注现实生活,多方面、多角度地感知社会人生,把握时代脉搏,要养成浏览报纸(至少标题)的习惯,养成三言两语点评时事、身边事的日记或练笔习惯,班级可以办一“世事大家评”的论坛平台。
学过的课文乃至阅读训练材料(现代文阅读、文言文、诗歌乃至科技文)都是个丰富的资源库,注意择取消化吸收,写作时就能旁征博引、左右逢源。
写作时,一下子能想起来的材料不用或不重用,防止撞车。老材料点到为止,简化使用。老材料可换新角度使用,但要言之成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专家指导:高考作文从“变”的角度写故事(4)
下一篇文章: 专家指导你如何突破高考作文四大痼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