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人深省,令人回味无穷,情节曲折,既符合现实生活,又抨击了现实中的不良现象,语言十分朴实。
三.记叙文
文化的磨合
高三(19)陶晋
在2003年8月,我来到了美国,开始我为期10个月的高中交换生生活。
以前虽然也曾出过国,但毕竟有父母陪伴,而这回,我要独自和另外7个与我一样大,来自7个国家的女孩,住在一对夫妇的家里,一起上学,一起度过10个月的时光!那将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我能适应吗?在飞机上,我的整颗心一直都是处于七上八下的状态,不过,当我在机场被美国的“父母”热情的拥抱,听到他们说“欢迎你,我们的中国女儿!”,看到比我早一天到的德国女孩和日本女孩对我露出甜美友好的微笑时,我的那颗忐忑不安的心,马上感到了温暖,踏实多了,准备好进入这个“小联合国”家庭。
接着,剩下国家的女孩也陆续到了,大家有说有笑,纷纷介绍自己及各自的家庭、学校,等等。车上欢声笑语不断,那些来自欧洲的女孩英语都已经相当好了,当我们亚洲女孩有时听不懂时,她们和美国的“爸妈”便会慢下来,一遍一遍,一字一句地给我们讲明白,直到最腼腆的韩国和泰国女孩也能笑出来为止。
到家后,我们便开始分房间,日本女孩对地下室有恐惧症,于是我便主动和她对换房间,成为了韩国女孩的室友,每两个人一间房,楼上楼下各两间,各有一个卫生间。一幢普通小房子里,8个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女孩和一对“父母”的热闹生活便开始了。
刚开始时,麻烦摩擦不断,我们受不了韩国女孩一走进卫生间便锁门,那怕只是洗一下手,经常使我们无处上厕所。她受不了每天早上被隔壁德国、美国女孩放的重金属摇滚乐吵醒、斯洛伐克女孩受不了吃饭没有番茄酱、日本女孩一闻到美国肉酱的味道便要窒息……还有大多数人都受不了每餐必闻的韩国泡菜的味道,爸妈经常笑着说:“这就是文化碰撞!”
但是,我们可不想在争吵中度过十个月,大家都开始渐渐地试着了解对方的文化、风俗习惯。每天晚饭后,便会谈各自国家的情况、新闻……我们每个人都会轮流做饭,虽然有人不太喜欢某种风味,但都会接受它,我成功地使他们爱上了辣椒酱,日本女孩使斯洛伐克女孩爱上了海苔……。
我在摆餐桌的时候,会主动放上欧洲血液——番茄酱,而她们摆餐桌的时候会主动拿出刀叉和筷子,还有酱油和辣椒酱……,每天下午放学回来,我们一起泡茶……,每天的生活我们感到越来越和谐。
在中秋节的时候,我在学校的报纸上介绍了我国的这个传统节日,请他们品尝了月饼,讲述了些各个朝代的小故事, 春节的时候, 美国的“爸妈”带我们去唐人街看舞师. 斯洛伐克女孩经常给我们唱她们的民歌, 泰国女孩给我们讲她每晚睡觉前如何向国王祈祷……。每天;每个小时;每秒钟,我们之间的磨擦越来越小,默契渐渐曾多,友谊也在一天天深厚,我们彼此间都以姐妹相称,外人经常会问:“你们怎么会处得这么好?如果让8个美国女孩住一起,她们会打架的!”这时美国爸妈便会笑着说:“真诚,是解决一切摩擦的钥匙!”
现在我们虽然都已回到了各自的国家,但是那些真情仍然将我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就像一架织布机,各个部分、各个零件不断地摩擦,碰撞,经过这样的磨合,最终和谐地织出了绚丽多彩的美好回忆。
有时,我常在想,这个世界有那么多的宗教和文化,如何才能使得各个民族的人都能和睦相处?那便是磨合——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多进行交流,,显现出自己文化的特点,这样才能使各种文化彼此了解,彼此包容,世界才会变的更加和谐而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