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的文章中引几句名人名言,这我们很容易做到。如果要让名言成为我们快速构思作文的一种技巧,也许尝试的人并不多。如以“谈读书”为题作文,你可以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作为全文的纲,从“勤”和“苦”二字入手,很快就可以成篇。一篇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用“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结构全文,表现鲁迅先生爱憎分明的人格魅力。课本上吴晗先生的《谈骨气》一文,更是巧妙地运用名言名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统领全文。
七、让情节来“抓人”
我们在写记叙文时,往往只注意情节的六要素完备清晰,却很少对情节的安排进行通盘设计,结果是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直到无事可记、无话可写为止。情节的起伏不定,跌宕有致,会造成一种很好的气势,一下子便抓住读者的心,要让读者随着你的情节起伏显示出不同的神情,为文章中新的事或人表示出极大的关注。要做到情节“抓人”,可从下面三点着手:(1)找出你写的人或事中独特的地方,大做文章。(2)将最重要、最精彩的情节或片断放在最突出的位置,大写特写。(3)设置悬念,制造波澜,使行文节奏忽急忽缓、忽起忽落,扣人心弦。
八、让视角跳出“人”外
一般的文章都是以人的视角来写的。如果在作文应试中,我们尝试转换一个视角,以物的视角来观察事物、抒发感情、发表议论,会收到极佳的创新效果。比如以“等待”为话题,我们可以联想到“守株待兔”的故事,以木桩的视角来观察农夫的行为,表达“不要消极等待”的看法。又如:从世界上最后一对恐龙伴侣面对整个恐龙社会即将全部瓦解的角度,来写他们的感受,会如何呢?对大自然无法抗拒的伟力一定畏惧万分,惊恐万状,只能悲哀地等着死亡临头。从垂死的恐龙的角度来表现“敬畏自然”的话题,一定比生硬地说教议论的效果要真切深刻得多吧。此外,我们可以选择特殊的主体视角,比如以外星人的视角来观察人类社会;还可以选用人和物多主体视角,从多个视角进行观察。九、让人物来“对话”
这里所说的“对话”,不是指记叙文中刻画人物的描写手法,而是指构思作文,组织材料的一种写法,也就是通过两个或多个人物的“对话”来连缀材料、表达中心的快速写法。用“对话”写记叙文,不必交代事件的起因、发展和结局,不必渲染环境,也不必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和动作。人物的性格、作者的旨意,通过对话就可以清楚地表现出来。这样省去多少时间,省去多少铺垫啊!不过,写对话最好写出对话时的语气、节奏、说话人的情态,若要通过对话来记事,在对话时就不能忽略情节的推进、发展和变化。另外,既是“对话”,就要口语化,通俗流畅才行,否则就不像是“对话”了。下面向你展示一下佳作《隔阂》的精彩片段:
母:把你那“左三圈”、“右三圈”调小声些不成吗?天天“脖子扭扭,屁股扭扭”,你不累吗?
女:妈,您那越剧,哭哭啼啼的,一个调儿拖半天,您听着不急吗?
母:你皮痒了是不是?我问你,刚才打来电话的那个男生是谁?
女:同学呗!他问我作业题呢,您老可别乱猜。
母:此地无银三百两!讨论题目也用得笑成那德行?早跟你谈了,女孩子要“矜持”,你懂不懂啊?那么大的姑娘家了,还成天与男孩儿嘻嘻哈哈的!我们读书时,男女生之间连话也不敢说半句。
女:时代不同了嘛!
母:时代再不同,你也是我女儿。我警告你:你可别学人家早恋哪!
女:妈,哪儿来那么多“恋”哪!男女同学在一起玩儿就早恋了?那是友谊!老把“友情”当“爱情”!
母:什么“友谊”?男女生在一起是“有问题”。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成天想什么?你以为写在日记里、锁在抽屉里,就没人知道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注重积累材料 下笔如有神助
下一篇文章: 巧引诗文添文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