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提供的材料不止一则,那么我们在分析的时候就可以采用析异求同法。如果所提供的多则材料的内容虽然有相同或相通之处,但本质上并不完全相同,那么应摒弃相异的面,寻找它们的交叉点、重合点,从而概括出主旨;如果所提供的多则材料的内涵是一致的,那么就只要抽取其共同的、本质的内容,提炼出主旨即可。例如2007全国卷Ⅱ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著名歌手丛飞节衣缩食,捐赠300万元,资助了178名贫困学生。当他自己病危住院经济困难时,几个受助完成学业就在本地工作的年轻人,竟然没有一个人来看望他。这件事被媒体披露后,有一个受助者居然还埋怨说,这让他很没面子。丛飞说,不要责怪他们,我已不再需要治疗了。
华农大的学生小李和同学们将卖废品的钱捐给了一所希望小学。不久,小李被查出得了白血病,这所希望小学的师生给小李捐款,一个四年级的女生捐了10元钱,问她为什么把春节的压岁钱全都捐出来,她说:“只要做到小李姐姐说的那句话就满足了。”问她那是一句什么话,她说:“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和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分析这二则材料的关键在于从材料内部关系中析异求同,概括题旨。从两段材料当中,不难看出它们的相异点:第一段文字说的是对待别人的帮助,不去感谢别人,不去感恩,为什么呢?因为害怕丢面子。第二段材料讲的是一个小女孩,根据自己的能力帮助别人以回报曾经资助过她的人。分析这二则材料的相异点,我们可以看出,材料取向性很明确,价值立场也很明确,显然是在否定前一种态度,肯定后一种态度。因此就可以得出二则材料的相同主旨——作为人要帮助别人,也要感恩,要知恩图报。
总之,写新材料作文,首先应仔细阅读材料,从整体上把握材料内容,概括出材料的主要信息,再透过表象分析比较,综合提炼,归纳出材料的题旨。只要学生掌握了材料作文的方法,就能够写好材料作文。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材料作文写作内容四病
下一篇文章: 高考作文“母语”写作失误例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