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场作文的“作题”对策 |
|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8/9/20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
|
。不复读,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他想,鲁迅先生曾说:“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何况年少幼稚、知识匮乏的我?学习是一生的内容,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但他不会再疲于应付那八九科的功课,只选择一两门自己感兴趣的学科深入钻研。从实用入手,以功利为目的,从基础学起,干中学、学中干,边学边用、学用结合。务必以自强的精神和力量帮助爸爸,使其过于劳累的腰身能挺直一些;一定用自立的骄傲和自豪安慰妈妈,让她少生几根白发、多添几副笑容。 有了明确的目标,就为目标的实现努力奋斗。不随千军万马冲锋过桥,却要自己闯世界、走另路,这路必然充满艰辛,无疑是将自己置身于逆境的位置之上了。然而,他坚信: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在逆境中做出的,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只有“破釜沉舟”了,“百二秦关”才能“终属楚”。只要位置合适,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于是经过两年努力,他这滴水,映出了那轮自有的太阳;他这只小鸟,唱响一曲自有的音符;他这块金子,发出了自有的光泽!他成功了,成为方圆百里的名人,在他的带领下,小村成了全县科学种植的示范村。 从此,人们应该铭记,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有结局,或许那正是故事的序幕。命运的指挥棒紧握在自己手中,生命的绝响升起于披荆前进的旅途,无论是否凤头、猪肚,努力!为换得一个全新的豹尾!便又是一个全新的凤头、猪肚!
对策解密——转换思维,安装联系 “思维”是指作者行文的思路;“联系”是指话题与材料的关系。有时候,话题与材料看起来似乎挨不上边,对不上号,或者不能完全重合,这不是题文的关系根本不可设,而是因为作者站的角度错误。打破常规,转换角度,便能使题文关系柳暗花明,水落石出。此文给我们作了很好一例。 仔细审题,不难发现,话题“凤头、猪肚、豹尾”谈论是一个过程。发现这一点就能让我们很快想到,把“自学成才”当作一个过程来写,就能与“凤头、猪肚与豹尾”挂钩。但行文过程中,我们又会发现,从故事开始,他并没有成功,也就是说,顺着惯常思维,材料只能写一个出色的“豹尾”。但只要跳出常规,转换思维,我们又会发现,人生是一个不断奋斗的过程,过程的起止不是一定的,一件事情的结束往往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始,由此,我们可以定下主题“不要在乎过去怎样,为一个全新的豹尾努力奋斗,就能换来一个精彩的凤头、猪肚”。这样,材料就与话题完全重合了。
变题思考 请仿照下例,依据话题,利用“转换思维,安装联系”的办法使材料与话题切合。 例: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以上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一则文字,论述了诗人观察和表现宇宙人生的态度和方法。其实,这则文字所含的思想,对我们为文、处事、做人以及观赏自然、认识社会,都有启发。 请根据你对这则文字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答:从作文来看,“自学成才”很明显地表现了“出乎其外”这一点,即“走出失败的阴影”,而“入乎其内”表现得并不明显。但是转换一下思维,“走出阴影” <<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开好“凤”头扣人心 ——高考作文开头集锦
下一篇文章: 高考作文常见的十大误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