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联即联系材料的本义,就材料的主题谈主题,如《珍惜今天》读后感,《明日歌》读后感,《可爱的中国》读后感等等。此类作文的材料含义直露,写作时要把力量放在准确的阐述和表达之上。
(2)扩联即从材料的“微言”引申出“大义”,从材料的“片语’铺展出“章节”。如有一位同学写《读〈少年中国说〉有感》,拟了一个副标题为《说少年中国》,从前人盼望的“少年中国”引发出对今日伟大的祖国的热情赞颂。
(3)曲联此类联系在于挖掘材料的比喻义、象征义、隐含义,然后进行联想,将思维跳跃到论题上。如读《东施效颦》,联系到“一味模仿学外国”;读《滥竽充数》联系到要有真才实学等。
(4)反联从相反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展开自己的论述。在考场上,要慎用这种联系角度。
另外值得说一句的是,读后感的语言比一般的议论文要生动活泼一些,写作时不要忘记突出这一特点。
下面请读例文。
想一想试一试
——读《小马过河》
有一则童话故事,它的内容梗概是:
小马要过河,先后问了牛大伯、松鼠和自己的妈妈。牛大伯说水很浅,能趟过去。松鼠说水很深,不能过,前天还淹死了它的一个同伴。小马妈妈告诉小马,自己多想想,试一试。小马照妈妈的话想了,试了,结果过去了,水不深也不浅,刚好过膝盖。还是当妈妈的聪明,叫小马再想一想,不妨亲自试一试。“想一想”,“想”的什么?当然是要区别河水对牛大伯和松鼠的不同关系。牛大伯之所以说水很浅,是因为它身材高大,且会凫水,深水再深,也对它构不成威胁;松鼠个儿矮小,且有同伴淹死过,当然会把清浅的河水当作滔滔的大江的。马妈妈叫小马试一试,就是叫小马不要偏听偏信,要亲自去了解河水的深浅。小马终于过了河,这是“想一想”的胜利,更是“试一试”的胜利。如果不“想”也不“试”,可怜的小马,就只能呆在岸边望河兴叹了。
不是说“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吗?马妈妈要告诫小马的就是这个道理。葬身河底的那只小松鼠,就是因为不懂得这一生活的辩证法而酿成悲剧。不过,话说回来,小松鼠的悲剧也不是毫无意义的。“吃一堑,长一智”,没有失败的教训,哪来成功的希望,譬如我国的社会主义的改革,已取得可喜的成就,要不是有1958年“大跃进”和“文革十年”的重大失误,提醒我们在新的渡口多“想一想”、多“试一试”,“过河松鼠”的悲剧不是也有可能重演么?
人类是靠“想”和“试”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是靠大脑和双手建设生活的美好殿堂。马妈妈的话虽是童话作者的创作,并非实有其事,但它的寓意值得我们深思。
这篇文章采用了读后感常见的写法:概介材料,选点议论,引申生发,有力收束,“引”、“议”、“联”、“结”四步,步步到堂,全文结构清晰,布局合理,文字很美,文面也很美。[练习]
就下面文题写读后感。
1.报载北京东城区在学生中推广礼仪教育。北京75中学校市生普遍坐姿端正,站立挺拔,行走稳健,气质高雅,待人接物不卑不傲,落落大方,举手投足,中规中举,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
请阅读上述材料,字拟问题,写一篇随感。
2.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读后感。
不久前,德黑兰举行国际摔跤邀清赛,伊朗运动员获胜,狂热的观众把白花花的硬币朝运动员扔去,下起一了一阵罕见的“钱”雨。不少外国运动员连忙弯腰拾钱,有的干脆脱下球衣装钱。在场的中国运动员却端坐不动,没有人去拾一枚硬币。几个外国人爬到他们的脚下,一面拾钱,一面抬起头来,用困惑不解的目光看着这些见钱眼不红的人。伊朗电视台记者立即把镜头对准这一场景,全伊朗的电视观众都看到了这感人肺腑的一幕。
(提示:1.题目中要求写“随感”,也就是要求谈自己的一点感想,感想的角度不拘。可以写“礼仪”教育好,这项教育活动的开展,将有助于跨世纪一代的青少年思想风貌、精神面貌的健康成长。可以写‘礼仪教育“的做法新颖、独到,与时代的步伐合拍,把青少年思想、行为的教育落到实处,具有美感,希望这样的教育活动在更大范围内展开。
还可以写青少年精神面貌的改变与精神文明建设、青少年的自我修养与自尊自爱品质的培养、青少年修养与德育教育等等。不论从哪个地方交代切入,都要紧扣感点,不枝不蔓地深入议论2.用此题,可写成“通过‘感’发表一种评议”式的文章。第一部分引材料,第二部分议从此事所看到的人格,第三部分联系实际指出这是爱国主义的表现,是珍惜国家荣誉的表现,第四部分结语,赞美中国运动员的骨气。)
(五)评
每年中考作文题中,都有考查“评论”的内容。
1.短评是一种短小的评论,主要有如下特点
(1)针对性强
无论哪种短评,都是针对某一特定的具体对象而发的,或一件事、一个人,或一种现象、一种行为,作者的见解总以评论的对象为凭借。
(2)观点鲜明无论哪种短评,无论评论哪一问题,都要求有明确的态度,是赞扬,还是反对,赞扬什么,反对什么,都要旗帜鲜明。
(3)有论证性对所提出的观点,要做必要的论证,使自己的观点为读者信服和接受,这是短评与读后感的主要区别之一。
(4)情理兼备短评既要求说理透辟,令人信服,也要求情辞恳切,给人以认同感。
由于竞争的公平性,考查评论时不可能出现影评,加上初中毕业生表达水平的限制,也极少出现文评。最普遍的情况是材料短评(包括新闻短评),即通过材料来评事、说理。
2.进行考场评论的写作,要注意如下三点
(1)准确掌握题型
从作文的要求看,评论的题目分成两类。
①大作文。其字数在五六百字左右,要求是写“一篇”。
②小作文,一般要求是“写一段××字左右的议论性文字”。
从题目的表述看,评论的写作可分为两类。
①显形评论。即文题明确要求写成一篇评论。
②隐形评论。即可以写成评论,也可不写成评论。如对新闻、对具有社会意义、教育意义的材料,文题要求“有针对性地发表一点看法”,那就既可以“感”,也可以“评”。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考场作文系列写作技法(1)
下一篇文章: 考场作文系列写作技法(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