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与功业
蔡元培欧游归来,在上海拜谒章太炎。章问:“鹤卿(蔡元培的字),你游学多年,所学究竟如何?”蔡元培说:“可以骗他人,却骗不了自己。”章太炎半信半疑,于是问他吠檀多哲学,蔡元培果然无以对答。事后,章太炎对门人说:“蔡元培连印度吠檀多哲学都不懂,真的是骗人。”可是不久,南京政府成立后,章太炎在报纸上发表宣言说:“蔡元培学问功业党内无两,应当给予重任,才能孚其人望。”不久,蔡元培果然成为民国第一任教育部长。
管仲一语治厚葬
春秋时期,齐国人崇尚豪华的葬礼,厚葬死去的先人,并且互相攀比,一家比一家豪华。本来齐国的布匹供应就紧张,木材缺乏,结果出产的布匹都用在了给死人做寿衣上,有限的木材也都耗在了给死人做棺材上,出现了死人跟活人争布、争树的反常现象。为此,齐桓公很是忧虑,就把这个情况告诉了管仲说:“布匹都用光了我们就没有衣服穿,木材都耗尽了就没有材料修筑防御工事,怎样才能禁止人们为死人操办豪华的葬礼,提倡节俭之风,把有限的布匹、木材用在刀刃上呢?”管仲回答说:“大凡是人的行为,不是为了图名,就是为了逐利。只要从禁止人们图名逐利上着手,就能很好地解决豪华葬礼的问题。”
于是,齐桓公下命令说:“今后如果棺材超过一定的标准,就露天暴晒死人的尸体,并且处罚那些主持丧事的人。”羞辱尸体,没有了名声可图;处罚那些主持丧事的人,让他们无利可图。无名无利,人们为什么还要做那种傻事呢?没过多久,葬礼豪华的风气便停息了。
针对齐国人的豪华葬礼,管仲一针见血地指出其本质是主人家为图个好的名声,那些主持丧事的人呢,图的是主人家给的钱财,双方一拍即合,导致豪华葬礼之风愈演愈烈,而管仲抓住了名利这个牛鼻子,一下子就破解了这个难题,刹住了豪华葬礼之风。
失手捡来大便宜
宋国有个名叫监正子的富商,靠买卖玉石发家。“黄金有价,玉无价”,监正子凭借在玉石行业多年的摸爬滚打,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成为玉石行业的行家里手。
一天,监正子在市场上看到一块叫价百金的玉坯。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监止子一眼就看出这块未经雕琢的玉坯,的确质量上乘,雕琢出来的话,肯定价值连城。可是,周围的几个买家也非寻常之辈,他们也看上了这块玉坯,于是你一言我一语地把价格抬得出奇的高,仍不罢休。一心想要这块玉坯的监正子急了,怎样才能把这块玉坯以自己可以接受的价钱买下来呢?
监正子拿起玉坯对着太阳翻来覆去地看,忽然一个不小心,一失手,把玉坯掉到地上碰坏了。这时,其他人都怕担干系而纷纷散去。卖玉的人要求监止子赔偿,监止子二话不说,谁让自己不小心失手呢,自认倒霉,那就赔吧,赶紧掏出一百金来承担赔偿责任,并一再向卖玉的人赔礼道歉,就这样监止子把玉坯弄到自己手里了。
监正子把略有损坏的玉坯拿回家,找最好的工匠进行加工雕琢,修复毁损造成的缺陷,把这块玉坯雕成了一块价值昂贵的美玉,居然溢价千倍。
有人不解,问起监正子其中的奥妙,监正子一语道破:我是一失手捡来个大便宜呀!原来,那天在市场上,监正子见买家众多,并且把价钱越抬越高,情急之下,故意假装把玉坯掉到地上碰坏了,竞争对手走了,玉坯自然就归他了。
孔子救火
秋天的时候,有个鲁国人在沼泽地里焚烧一大堆枯枝败叶,没想到,刮起了北风,火借风势,迅速向南延伸。当时鲁国的国君鲁哀公急了,害怕大火进一步蔓延烧到国都,于是亲自率领身边的人督促老百姓去救火。可是到了火场后,老百姓都去追逐被大火驱赶出来的野兽去了,谁也不愿意去救火。
鲁哀公把孔子召来,问孔子该怎么办。
孔子说:“人们去追逐野兽,而不愿意去救火,原因很简单:追逐野兽任务轻松又不会受到责罚,救火不但辛苦危险,又没有奖赏。”
鲁哀公说:“那就赏赐去救火的人吧!”
孔子说:“事情紧急,来不及行赏了;再说凡是参与救火的人都有赏赐,那么国库的钱赏不到一千人就赏赐光了。事到如今,不如用刑罚,凡是不去救火的,与投降败逃同罪;追逐野兽的,与擅入禁地同罪。”
果然,鲁哀公下达救火的命令后,大家听说了不去救火就要受罚,于是群情踊跃,不再去追逐野兽,赶紧来救火,鲁哀公的命令下达后还未传遍,火已经扑灭了。
很多时候,靠奖励的方式去处理迫在眉睫的事,效果差,且缺乏可操作性,不如用刑罚来得快,明确地告诉老百姓,不立即去做某件事,是要受到严厉惩罚的,马上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庆幸自己有一个强大的敌人
日本的游泳水平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主要是因为日本人在进行游泳训练时有独到的秘诀。那么这独到的秘诀是什么呢?
为了解开这个秘密,有一个人专门到过日本的游泳训练馆去察看。在游泳馆里,他惊奇地发现,日本人在游泳馆里养着很多鳄鱼,对此感到十分惊讶,教练跟他解释说:在游泳训练的时候,队员们跳下水之后,教练随即就会把几只鳄鱼放到游泳池里。几天没有吃东西的鳄鱼见到活脱脱的人,立即兽性大发,拼命追赶运动员。而运动员尽管知道鳄鱼的大嘴已经被牢牢地缠住了,看到鳄鱼的凶相,还是条件反射似的拼命往前游,久而久之,成绩自然就提高了。
庆幸自己有一个强大的敌人吧,这个敌人是我们的磨刀石,瞪着大眼睛,虎视眈眈地尾随在我们身后,激发起我们的斗志,让我们置之死地而后生,一往无前,迫使我们创造出惊人的奇迹。感谢我们的敌人给我们创造了脱颖而出的机会,使我们强大起来。
粥如人生
腊八节到了,有心为家人煲一锅香甜可口的腊八粥,头天晚上便开始我的粥之准备。熬粥看似简单,但要熬出一锅上好的粥,也并非易事。
翻出家里的库存,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首先把难熬的红小豆黑豆和莲子用温水泡上,再把板栗剥壳去内皮,剥好十多颗桂圆和红枣一起洗净待用,大米要选东北大米加一些糯米,但熬时不能将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一锅煮下去,要分的先后,看的火候,首先下锅的豆类和莲子,大约20分钟左右放入板栗和大米糯米,当听到锅里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看到散发着阵阵香甜的雾气在袅袅上升时,就可以把火关小放入大枣和冰糖,守在锅边用勺子朝一个方向不停的搅拌,熬粥需要时间和耐心,和一颗平淡温和的心情,一锅好粥,至少要熬上一小时。看着各自为政的红白黄黑在锅中上下翻滚,不停地挣扎,欢喜也好,无奈也罢,在急火的煎熬下在慢火的烘培中,是时间让它们忘掉自我相互融合,那一碗碗粘稠的浆汁,散发着秋收田野成熟庄稼的气息,入鼻的是淡淡的五谷香,入口的是柔暖的感觉,喝下去似乎把五脏六腑都清洗了一遍。
记得有一首诗:“人生好比粥一锅,煎熬滚煮耐琢磨。宜疾宜徐看火候,酸甜苦辣自张罗。”其实仔细想想人生不就像煮一锅粥吗,首先你要煮什么样的粥,就必须提前备好原材料以及如何把握这些佐料配制得当,火候的大小熬粥的心境,到最终变成美味可口的粥!这就是人生的浓缩,有梦想有追求但必须有付出,有行动,才会在时间的温情下心平气和的煲一锅好粥!喝粥是一种享受,当我们面对一碗粥时,只有去掉浮躁之心,才能细细品味和体会到它独有的那份平淡真实的悠然!
苦
人是注定要受苦的。你看,人人脸上写着一个“苦”字:左右眉毛像草字头,左右颧骨加中间的鼻梁像一个十字,底下一张嘴是一个口字。
可不是?学生必须“苦学”,谁贪玩谁的功课就不及格;做事的人必须“苦干”,谁苟安谁就要失败。宗教家必须“苦修”,音乐家必须“苦练”,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苦”使人头脑清醒,意志坚强,精神抖擞,身体健康,自古圣贤豪杰都是苦出来的,绝不贪图舒服容易。闲来无事,凭窗望马路,看烈日当空之下,几人挥汗前进?几人躲在大楼的阴影里打盹?冬天寒流来了,几人鸡鸣而起在寒风中昂首阔步?几人赖在被窝里不敢伸出头来?这就像天平戥秤一样,可以掂出人的斤两来。
古人管用功读书叫“苦读”,又叫“攻”读。攻城略地,须亲冒矢石,出生入死,发挥高度“不怕苦”的精神。古人论读书,以一个“攻”字了得,今之为学者良可深思。
俗心毁容颜
俗心人人有。俗心时时灭。
少年时看《真假美猴王》,当时只觉精彩,多年后咀嚼,嚼出了深味。真悟空和假悟空,从观音菩萨到天宫玉帝到地府阎王,谁都分不清真假,最后,还是如来佛祖一语道破天机。佛祖跟悟空说,他乃六耳猕猴,和你同根同源。他因悟空心生恶念而生,心生善念而灭。
其实,悟空还是只有一个。真的和假的不过是一体的两面,是人心善恶的两种呈现。而所谓“恶念”,有时,大概也就是一份俗心吧。计较得失,心怀怨愤,难持真心恒久心,都是俗心了。真悟空打死假悟空,原就是一个圣徒终于舍弃了俗心深重的那个自己,从此怀揣佛心,轻装上路。
记得看过一张奥黛丽·赫本中年时的照片,那时她已隐退,回归家庭和婚姻。照片里,她坐在乡村花园里的长木椅上,葱郁的树荫下,一个人静坐。素色的衣裙,素静的光阴,素洁的心。灯光、掌声、万人追捧的荣耀都一一远去。她自愿舍去。俗心远去,她过着露珠般晶莹而恬静的日子。总觉得那照片里有微微的风经过,有轻轻的虫鸣唱起……俗心远去,一滴水回到大海里。回归渺小,成就永恒。
懂得把岁月过成减法的人,是大智大雅的人。对于女人,到了该放下的年龄,就该懂得放手收心了:淡如秋水,悠然来去,闲看得失。这时候,若还风尘仆仆,还背负着一颗俗心在争,争名,争利,争心里不服的那口气,着实面目可憎。
最美的女人,是无俗心的女人。身处浮华颠簸的婆娑红尘,内心,已自建起一个琉璃世界。 上一页 [1] [2] [3] [4] [5]
上一篇文章: 2014年高考(261)广东省惠州市高三年级第三次调研考试作文题
下一篇文章: 2014年高考作文最新作文素材时文阅读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