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雨后,山林洁净如洗,溪流浑浊如染。接纳的都是雨,而清、浊在乎自己。
请联系实际,展开联想和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题目自拟;(2)不得抄袭;(3)所写文章符合文体要求。
【名师题解】
这是一则富有寓意与哲理的材料,“雨”指外部环境的变化,例如贵贱、荣辱、得失、祸福等方面的变化。“清”,即“洁净如洗”,指人品行高洁。“浊”,即“浑浊如染”,指人道德污浊。材料的寓意首先讲的是环境外物的变化对人道德品行的影响,即随着环境的变化,有的人依旧品行高洁,而有的人变得污浊不堪。根据对材料不同角度的理解,我们可以作如下几个方面的构思立意:
角度一:一个人要秉持自己的气节,方能坚守自己清高的操守与对光明不懈的追求。
素材小贴士:这一观点将材料中的“清”、“洁净如洗”理解为“清高的操守与对光明不懈的追求”,将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与过程理解为“要秉持自己的气节”。选用素材时,我们应围绕“气节”这一关键词,从正反两方面入手。正面素材如,在武力威胁面前,文天祥坚守民族气节决不降元;在生死抉择面前,屈原保持忠义气节投江殉国;在物质利益面前,居里夫人秉持清高气节放弃镭的专利权将技术分享世界。反面素材,在荣华富贵面前,吴三桂丧失民族气节投降清军;现代社会一些不法商人,丧失诚信气节,为追求利润大肆违法添加各类添加剂。
角度二:一个人要保持一种淡定的心境,才能从容面对生活中的荣辱得失。
素材小贴士:“淡定”是现代一个很流行的词语,其基本含义是沉着、镇定、淡泊,它既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是一种值得推崇的思想境界。从这一角度立意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供我们选择的素材非常丰富。例如,三国时期司马懿率领大军围城,诸葛亮身处空城却从容淡定,大开城门,弹琴自若,轻松解围。2011年快女舞台上苏妙龄以她的淡定自若与“苏式妙音”,在高手如林的快女选拔中超越了别人与自我,被人誉称为“淡定姐”。身患癌症的复旦大学经济系博士于娟,淡定地面对死亡的威胁,强忍病痛折磨写成《生命日记》,鼓舞启迪了千千万万的人。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12月6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答记者时表示,面对诺奖荣誉带来的心理变化,他“心如巨石,风吹不动”,盼望回归平淡生活,继续文学创作,依然做一个“农民的儿子”。
角度三:面对突发降临的苦难,决定命运的是我们自己。
素材小贴士:这一立意角度是将材料中的“雨”理解为“突发降临的苦难”,将“清、浊在乎自己”的含义具体化与明确化,即将其理解为“决定命运的是我们自己”。这一角度的立意更加深刻辩证。选择运用素材时,我们不妨选用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内因与外因的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指的是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内因就是我们自己。除此之外,供我们选用的素材十分广泛,例如,面对苦难,司马迁坚定信念完成《史记》;面对重病的降临,“暴走妈妈”陈玉蓉果断捐肝救子。
【推荐素材】
素材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素材点拨:这是出自孟子的千古名句,是儒家所倡导的士大夫处世立身的基本准则。这一名句影响鼓舞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成为了许多英雄豪杰、志士仁人的座右铭。它不仅含义深刻,而且运用了整齐的排句句式,气势磅礴,铿锵有力,经常被各类文章著作所引用。引用这一素材时,我们可以联系现实对名句中三方面的内容进一步加以诠释,使之更全面透彻地论证文章的观点。
素材二:“瘦肉精”、“三聚氰胺”、“欧洲马肉风波”、“劣质一次性筷子”、“毒生姜”(详见本刊2013年16-18期合刊第73页,编者注)等事件频发,引发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反思。
素材点拨:食品安全是全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近年来,一些厂商受利益驱使,将一些有毒添加剂大肆加入食品中,“瘦肉精”等事件层出不穷,屡禁不止。这些事件引发了全社会的热议和反思,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商人丧失诚信气节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引用这一事例可以作为论证文章观点的反面素材,这一素材富有时代感,能激发读者的强烈兴趣。使用这一素材时,我们不能过多列举存在的现象和问题,而要重在分析其产生的根源,尤其是其与丧失诚信气节之间的关系。
【素材演练】
清者自清
周雨珊
浅浅的池塘中,种着荷花,一朵挨着一朵儿,花瓣儿洁美透亮,透着花粉,让人忍不住想咬上一口。再看看池底,水草浑浊着淤泥,缠缠绕绕看不真切。
古人常赞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却不知道是荷花表面细小的凸凸造就了它,这些凸凸使荷花与尘埃接触作用力小,尘埃就被水滴带下。人的身上,也应该存在这些“凸凸”,那便是一个人的气节。
孟子曾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一个人要是有了这种“大丈夫”的气节,便有了面对权势的不屈与坚守。有了这种气节,便有了面对财富的淡泊情怀与清高操守。有了这种气节,也便有了对黑暗的不屈抗争与对光明的不懈追求。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满腹经纶,才华盖世,因看不惯司马集团的所作所为,便隐居不仕。他的好友山巨源写信劝他,要他舍弃清高的气节,回去求得一官半职。嵇康不假思索,立刻提笔回信,一封《与山巨源绝交书》坚定地表明了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绝态度:“君子百行,殊途而同致,循性而动,各附所安。故有处朝廷而不出,入山林而不反之论。且延陵高子臧之风,长卿慕相如之节,志气所托,不可夺也。”面对权贵,他无所畏惧;面对财富,他毫不心动。嵇康以坦荡之语向世人彰显了自己高洁的人格,正是这一份气节与傲骨,使他在物欲横流的尘世中保持一份难得的清醒。
反观现代社会,一些人为了蝇头小利不惜抛弃自己诚信的气节与最起码的良知,令人不齿。近几年来,屡屡出现的食品安全违法事件,引发了人们对现代社会道德与诚信危机的忧思。一些商家为了利益全然不顾消费者的健康,将“瘦肉精”、“三聚氰胺”等有毒物质随意添入食品中。面对他人的质疑与指责,这些人居然辩解说:“别人都这么做,我不做怎么赚得到钱?”在不良社会风气的熏染下,他们丧失了最起码的气节,向金钱低下了高贵的头颅。
然而,清者自清。同样在物质利益面前,居里夫人放弃镭的专利权将技术分享世界,钱学森拒绝美国的高薪挽留毅然回到祖国,阿里木把卖羊肉串攒下的10多万元钱全部捐献给贫困学生。他们清高的气节、高尚的操守与无私的奉献让清正之士击掌叫好,让污浊之徒无地自容,在茫茫人海中竖立了一座高高的道德灯塔。
人生之路上的是非丑恶与清浊曲直常常不期而至,你的选择也许就在不经意的一念之间,但随之而来的就决定了你品位的高低与灵魂的美丑。空山新雨后,你或是洁净如山林,或是浑浊如溪流。此时,我们要秉持自己的气节,以清醒的眼光来抉择,留给自己一个洁净的灵魂。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拥有这一份清醒,我们就能做到清者不浊。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拥有这一份气节,我们就能做到清者自清!
【教师评点】
这篇议论文援引的素材丰富多样,经典充实;运用素材的方式自然灵活,富于变化。文章开篇从日常生活所见引出要谈论的论题,由物及人,娓娓道来;然后以孟子之言自然过渡,强化凸显论点;继之以嵇康之事之语从正面论证观点,掷地有声;然后联系现实,以当今社会诸多不良现象从反面论证观点,发人深思;随之又援引居里夫人、钱学森、阿里木等事例从正面彰显观点,正反对比,论证深刻;最后恰到好处引用名句大声呼吁,升华论点,让人警醒而振奋。 上一页 [1] [2] [3] [4]
上一篇文章: 2014年高考作文备考最新素材之榜样
下一篇文章: 2014年高考一轮复习作文精典素材篇(优秀题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