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华作文网: 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
冠华作文网祝愿:天下学子金榜题名!
网站首页
高考导航
教育资讯 | 网络信息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考后点睛
英语特区 | 教师频道 | 家校互动 | 网站社区 | 同行作文 | 帮助中心 | 在线留言 | 设为首页
高中作文 | 高中佳作 | 作文素材 | 专家指导 | 阅读训练 | 满分作文 | 作文预测 | 高考真题
站内搜索
文章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高考频道 > 作文素材 > 正文         
让你的语言文采飞扬——作文表达技巧的培养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10/22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通过本课学习你将:
     一、明确作文有哪些语言表达技巧。
     二、通过课堂训练初步掌握作文语言表达技巧。
     三、通过大作文准确运用作文语言表达技巧。
     学习过程:
     一、初识作文语言表达技巧:
     (一)、准确生动的词语
     (二)、灵活善变的句式
     (三)、巧妙贴切的修辞
     (四)、细腻生动的描写
     (五)、充满意蕴的表达
     二、走进作文语言表达技巧
     (一)、准确生动的词语
     客观事物是丰富多彩和千变万化的,用于描述客观事物的语言也应该如此。写文章首先要选用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那一个词语,使用词准确精当,鲜明生动,富于变化,增添文章的文采。
     请为下面的句子填上正确的词语:(提示:允许有自己的见解)
     1、静物是凝固的美,动景则是流转的美;直线是流畅的美,曲线则是婉转的美;喧闹的城市是繁华的美,宁静的乡村则是淡雅的美。
     2、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练习:请以“春天”或某一个活动场面为背景,说一段描写性的话,要求使用多个准确精当的形容词、动词等修饰性词语。
     (二)、灵活善变的句式
     写作时要善于根据抒发感情、体现思想或表达内容的不同需要,恰当选用不同的句式,以变换节奏,使语言抑扬有致,波澜起伏。
     1。把握有关句式的特点和作用。如文言语句含蓄典雅,口头用语简练泼辣,长句周详严密,短句简洁明快,独词句鲜明突出,感叹句便于抒情,对偶句铿锵凝练,反复句余韵悠然,排比句气势磅礴,反问句加重强调,引人深思。文章中能综合运用多种句式,语言就会大放异彩。
     练习:请说一句或一段话,要求使用上面所列举之一两个句式。(分组分配任务,以保证练习能尽量涵盖所有的句式。)
     如:鱼儿喜欢清澈的河水,那是它们的家园。花儿喜欢肥沃的土壤,那是它们的家园。鸟儿喜欢澄澈的天空,那是它们的家园。人类需要没有硝烟的世界,需要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园。(短句、排比句)
     教师小结:有时特意安排一些重要的句式,可以形成文章的一个特色。如前后句式的照应,可使文章结构完整、思路严密;排比句式可增强文章的论证力度,或使情感的表达更充分;设问句式可提出重要的问题,以引起读者的注意;比喻句式可使内容的表达更形象、更有文采、更有意蕴;对偶句式可使语言凝练,形式整齐……总之,要会安排有关句式为自己的文章服务。
     当然,句式的运用,一定要注意写作的实际需要,且不可单纯去追求句式的变化,那样是没有什么益处的。
     (三)、巧妙贴切的修辞
     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能勾勒出事物的立体特征,状难言之物如在眼前,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这样就把事物写活了。修辞手法的运用,更能增强语言的文学性,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是语言富有文采的一个重要方面。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反复设问反问排比对偶反语、借代。
     练习:
     1、请任意选择以上两种修辞手法分别造句。
     2、请造一句或几句话,要求同时包括以上两种以上(含两种)修辞手法。
     (1)句群中的句子分别使用不同的修辞手法。
     (2)一个句子含有两种或以上修辞手法。
     这是什么?原来是调皮的橡皮。(设问+拟人)
     北京申奥成功的消息,没等播音员说完,就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天山南北,传到白山黑水之间,传到大河长江之南。(排比+夸张)
     看,那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的浪花吗?(老舍《林海》)(反问+比喻+拟人)
     3、请用以上一种以上(含一种)修辞手法说一段话。
     A、我是一颗不知名的种子,妈妈把我抛向空中的那一刻,便注定了我一生的艰难。
     我最后一次回头望了望地上的妈妈,她只是轻轻地摇了摇墨绿色的右臂,说:“孩子,坚强一点,去寻找自己的幸福吧!”随着风姐姐,我向着陌生的远方飞去。(拟人)
     B、开始,我读的是带拼音的童话书,年龄稍长,我“野心膨胀”,开始了我的“殖民扩张”,获奖作文、古典名著都成了我涉猎的对象,我省下零食同班里的同学换书看。为了一本借不到的好书,我常常“悠哉游哉辗转反侧”……(夸张)
     C、人生苦闷吗?不,我们有激情,我们会欢笑。在人生旅途中,我们要学习、要奋斗、要追求,我们会有自己的事业,会为了成功去努力打拼。人生是如此丰富多彩,何谈苦闷?
     人生如戏吗?不,我们在用自己的生活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地填补岁月的空白,我们会和父母、老师、同学、朋友用真情去演绎人生。人生不是戏,我们更不能游戏人生。
     人生如梦吗?不,它并非梦幻,而是真实的存在。经过我们的奋斗与追求,我们的梦一会实现!(选自2003年吉林省中考满分《美丽人生》)(设问+排比)
     D、感动好像暖暖的春风,“二月春风似剪刀”,给大地带来春的消息,让世界充满生机和活力。
     感动仿佛隐隐的春雷,驱散了人们心中的阴霾,使沉睡者苏醒,使懒散者振奋。
     感动犹如纤纤的春雨,滋润了干涸的心田,“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选自2003年河北省中考满分文《感动》(博喻+排比)
     排比运用提示:时间变换和空间变换常可用排比。时间变换,类似的还有“清晨、中午、傍晚”“春、夏、秋、冬”。空间变换,类似的例子还有“平原、高原、丘陵”“江河、湖泊、海洋”“森林、草原、沼泽”“大地、天空、宇宙”等等。
     (四)、细腻生动的描写
     抒情性较强的文章,在用语上不可一览无余,过于平淡无味。文章描写要有情境,用语要含蓄,要能激发读者的联想与想象,要能促使读者去思考;特别是关键地方的用语,含蓄、有意蕴会使内容更丰富,更耐人寻味,更有意境,更有深度。
     1、关于人物的描写
     (1)生动贴切的语言描写
     “老爸,你快点呀!”“女儿——我来也”老爸拉起了京腔。“嘿哧嘿哧,左三扫,桌子下面,椅子下面,快扫快扫,我们得赶时间。”我边扫地边唱着歌。“快点干,快点干,老婆马上就要回来,给他一个惊喜,让她高高兴兴!”爸爸接过了我的声腔,唱着说着,但我不知道我是何方曲调。我扫地,爸拖地;爸买菜,我洗菜;我切菜,爸烧菜,忙得不亦乐乎,合作得得心应手。(选自2002年江苏南通市中考满分《合作》)
     教师提示:语言描写要注意符合生活实际,要口语化,要符合人物性格、身份。这段文字里,描写二人干家务的情景,其中,女儿的话,女儿的歌;父亲的话,父亲的歌均体现浓郁的个性,写出了人物间和谐亲密的氛围。生动活泼地再现了生活画面,拉近了文章与读者的距离。
     (2)细致准确的动作描写
     两人脸憋得通红,两只眼睛瞪得溜圆,边使劲边鼓气!“压过来了,压……过……来了!”旁边的几位拉拉队员卷起袖子,吴刚蹲下身子,起劲鼓掌为王小明助威:“小明,好样的,给我顶住,给我顶——住!”而人称“书呆子”的胖子李华刚在华阳的身后打出“V”型手势,不停地挥舞着手中的尺子,高兴地有节奏地直喊“华——阳,华——阳”。
     教师提示:写人叙事,一要准确,二要细致。上面两段文字很好地把握这两点。文中描写了两位同学“较量”的全过程,对阵双方的动作,旁观者的动作一一展现。读之,比赛的场景如在面前
     (3)精细入微的心理描写
     荻握着落叶的手攥得更紧了,她不知道老师为什么和给了她希望,却又让她失望。荻想,或许我根本就是这片叶子,飘落地上,还要受风雨淋,被脚踩,直辗成碎片。一阵风拂过,又哗哗地落下一大片残叶,荻站起来,小心翼翼地避开那些枯黄的树叶,她不愿再去踩踏它们残破的身躯。(选自2002年山西太原中考满分文《被遗忘的角落》)
     教师提示:上面一段文字中作者通过心理描写展现了文中人物“荻”孤立无助的感受,表现了“荻”对“公平”的渴望。心理描写可用细腻的心理刻划,也可用内心独白,并可用景物描写映衬,多种手法结合使用,使文章富于感染力。
     (4)惟妙惟肖的神态描写
     “这不是你的钱!”我不禁脱口而出。车子里顿时静下来,众人的眼光都取向这里。那位先生脸“刷”的一下红了。那位妇女像从恶梦中醒来一样,惊慌地摸了摸自己的口袋。“是我的,我丢了钱。”她看着大家的眼神,急得掉下眼泪。“我看见这钱是从你口袋里掉下来的。”她看着我,眼神里有求助,也有感激。“大家别这样,我准备把钱捡起来还给她。”那男人把钱送妇女面前,她低着头迅速接过。我瞟了那男人一眼,看起来还像个君子,其实……
     教师提示:神态是一个人性格与精神面貌的体现。上面几段文字中,小作者仔细描绘了众多人物的神态变化,“我”的神态、“众人”的神态、“男人”的神态、“妇女”的神态都写出特点,突出了细节。人物情感的微妙变化通过神态描写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2、关于环境的描写
     (1)如临其境的景物描写
     (2)渲染烘托的情境描写
     天下下着蒙蒙细雨,一切都是那么缥缈,那么模糊不清,芹躺在床上,望着白色的墙壁、白色的床单、白色的被子……这儿所有的一切都是白色的,可是这白色让芹心里也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选自2003年福建省中考满分文《雨停了,太阳就出来了》)
     教师提示:人的活动离不开环境,一般来说,环境描写既可提供人物活动场所,还可以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古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的特点往往同人物的心情融合在一起。总之,写好了环境则文章顿时生彩。
     3、关于细节的描写
     小说《麦琪的礼物》一开始就反复讲述德拉数“一块八角七分钱”;然后用“房租”“信箱”“电铃”“名片”等细节描写,突出德拉夫妇的穷困。接着写德拉为无钱给丈夫买礼物而悲痛,“突然她从窗口转过身来,站在镜子前面。她的两眼晶莹明亮,但是在20秒钟内她的脸失色了。她很快地把头发解开,叫它完全披散下来”,她想到了自己的头发,“她又神经质地很快地把头发梳起来。她踌躇了一会儿,静静的站在那里,有一两滴泪水溅落在破旧的红地毯上。”一系列的细节描写把她内心的斗争表现得淋漓尽致。
     “细微之处见精神”,因此,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或形象勾勒,或动态造型,或神态描摹,或心理刻画,或捕捉语言,做到惜墨如金,却生动传神。
     练习:分组分项训练各种描写方法。
     (五)、充满意蕴的表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综合运用以上多种语言表达方式的基础上,如果你能再充分调动自己的文学积累,并在立意上做到深刻,你就定能达到妙笔生花,你的文章就会深刻而充满意蕴。
     (1)我的心开始与鲁滨逊在一起流浪,在孤魂野岛上经历凄风苦雨;我开始寻找一位吉卜赛姑娘优美的身影,体味她对加西莫多的震撼;我开始接触苔丝的温柔,柯察金的坚韧,罗蜜欧与朱丽叶的情韵……(引用名著)
     ⑵我在“落花流水春去也”中感受了李煜人生浮沉的无奈;我在“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中体味苏轼壮志难酬的压抑;我在“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中聆听李清照国破家亡的心语(引用诗词)
     三、综合运用。
     阅读下面一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一个海员说,/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
     “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诗中的“出发”“到达”引起你想些什么呢?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1)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600字。
     教师提示:从诗歌来说,诗中选取了海轮起航和返航抛锚这两个瞬间,以两个海员不同的“盼望”,表达了一个同样的心情和愿望,那就是对航海事业的无限热爱——出发是海员的愿望,而到达既是一个征程的胜利,又是另一次出发的起点。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有助于考生写作时确立自己的立意及写作角度。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此话题可能更适合于写成记叙、抒情类文章。写作时,可结合“发展等级”中“有文采”一项有关要求,尽可能在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等方面出彩。
     方法点拨:此项要求主要针对语言而言,因此写作时,可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要有丰富的积累,这主要包括词语、诗文名句、句式、修辞等。这方面当然需要平时的广泛积累,没有积累是很难给自己的文章添彩的。二是要恰当而灵活地运用。
     (补充说明:该专题涉及到语言表达的多种知识,练习较多,所以用三课时完成较合适。其中课堂师生互动学习2课时,1课时完成作文训练)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