弊病一:审题不准,偏离题意。
去年的作文,应特别注意话题中的“和”字以及提示语中的“关系”一词,否则就可能偏题或走题。高考评卷中发现,很多考生是不理解题意的。他们未能抓住感情与认识的“关系”,或单方面地讲认识,或单方面地谈感情——比如把立意自定为“父母的爱造成自己无能”,这样的作文,最多只能算基本符合题意。
还有些考生,根本不了解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区别,彻底地抛开了话题,结果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比如有考生认为寓言故事中富人怀疑老者,那老者好心没好报,于是从这个角度写了篇《好心没好报》,自然远离试题要求;有考生由富人随便怀疑别人而推断他缺少人生气度,于是从“做人需要气度”这一主题说开去;又有考生认为富人如此判断是因为缺乏与别人的沟通,于是谈起“沟通”的重要性……以为这样就符合题意,其实是完全理解错了。这类考生犯了高考作文的大忌——审题错误,最终吃了大亏。这都是理解力不高的表现,当然,造成这种情况的另一个原因是近年来一直宣传“降低审题难度”,误导了部分考生。
对策:
话题作文开放性很强,但不可能没有限制因素。因此,写作时必须有一个严肃认真的审题过程。所谓“审题”,说得明白一点,就是命题者叫你写什么,你就写什么;叫你“向东”,你就“向东”,千万不能由着性子“向西”。审题水平,与考生的综合素质密切相关,同时也需要掌握一些具体的审题技巧。这些“技巧”是:
1. 不能匆匆“扫描”,而要一个词、一个词地在心中默读考题。这样,可以强迫自己定下心来,把命题中的每一个字看清楚。
2. 这么读,是为了找出考题中的“关键词”。关键词,是命题者下达“指令”的最主要的“载体”,非抓住它不可。
3. 当一个词在考题中多次出现时,它就很可能是关键词。关键词有时不止一个,要尽可能找出来,决不遗漏。
4. 先用铅笔把找出来的关键词一一圈出来,这样,可以有一个“物质依托”,防止在“心里盘算”时丢三落四;然后,一一落实被圈出来的关键词,即把它们的要求全部体现到作文中去。审题结束后,再用橡皮把铅笔圈过的痕迹擦去,以免留下做“记号”之嫌。
5. 细读命题中的“[注意]”。
另外,必须明确的是,“话题作文的核心是话题”(教育部考试中心张伟明先生语),话题作文提供的材料,不像以往的材料作文那样,是立意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只是命题者所做的“作前指导”,是引发考生思考的一个“由头”,是启发考生打开思路的一个“例子”,所以千万不能从材料中自行提炼出某种观点并任意发挥,而要严格依据话题来作文。
弊病二:认识肤浅,内容空洞。
考生对话题的理解是深是浅,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章立意是高是低,选材是优是劣。不少考生对感情与认知的关系体验不深,文章立意限于生活的表面,浮于肤浅的层次。如果写议论文,就忙于堆砌论据,缺少分析说理,论述深入不下去;如果是记叙文,则缺乏应用的韵味,显得过于直白。这都与对话题的认识不够深入有关。有些考生,展开论证时带有明显的主观性,比如说“富人应当认为儿子是小偷,而不是他的邻居”,这本身就出于作者的主观臆断。还有考生一本正经地写道:“我们这些祖国的希望,应该培养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别让我们的亲情与认知发生关系,人的价值体现在对社会的贡献上!”真可谓违情悖理,不知所云。
去年高考选写议论文的比较多,但论据相当贫乏。商纣王与妲己,曹操疑人,孔明失街亭,包青天铁面无私……是考生引用最多的例子;举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则多是班上同学钱包或钢笔被偷,接着总有人被冤枉,最后事实总被澄清,千篇一律,面目可憎。有的考生选写了散文,但政论色彩太浓,不像文学作品。还有些考生的作文,其实就是对话题材料的扩写,这样的文章得分会低得可怜。这充分暴露出当前中学生生活单一,阅读面狭窄和联想、想像能力差等问题。“说自己的话,抒自己的情”,这样基本的要求很多考生都做不到。
对策:
要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和丰富写作材料,平时应做到“三备”:备思想,备知识,备生活。备思想,首先是要学好中学各门功课,各门功课的基本理论都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最基本的观点。其次是关心社会生活和时事政治,正确认识当代社会的一些热点、焦点问题。在作文中要避免片面化、庸俗化、低幼化等不良倾向。备知识,可与备思想结合起来进行。可注意阅读《中国青年报》《读者》等思想性、文化性较强的报刊,还可进行搜集、分析事例的训练,大致做法为:通过课外阅读每周搜集三至五个事例,并列出每个事例可以用来阐明的一种或多种观点。备生活,这有多种途径,比如注意观察周围的人、事、物,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与同学、亲友交往等。真要备好生活,还得把上述活动的内容写进日记或练笔中,特别是那些有闪光点、有冲击力、有启发性的人与事,要及时记下来。到临考前,翻出来整理一番,记住一些典型的事件及细节。
考场上面对话题,要善于作由此及彼的联系,由因到果的推断,由现象到本质的分析,由个别到一般的思考,以深入认识并准确诠释话题。构思成文时,写记叙文应注意选取有动情点、有积极意义的材料,并作深层次的开掘;写议论文应注意摆出论据后还要有理性分析,能站在理论的高度认识问题,揭示事物的本质。
弊病三:胡编乱造,盲目求新。
去年到历史人物那里搬救兵的不在少数,许多考生参与了“发思古之幽情”的大合唱,也涌现了一些历史题材的精品之作。可令人费解的是,有些考生明明缺乏文史知识的积淀和新编故事的素养,却也选用了历史题材。于是在不甚了了的情况下,囫囵吞枣,泥古不化,加上用以表达的语言与借用的人物口吻风马牛不相及,内容与形式严重失调,显得不伦不类。
另外,一部分考生不是首先考虑内容,而是抓住“文体自选”刻意“创新”,借各种文体胡乱阐发,他们的作文内容荒诞,写法失真,语言表达滑稽古怪,有阅卷专家戏称为不是写作是炒作,不像作文像游戏。比如有考生机械、浮浅地模仿名篇《谏太宗十思疏》,写了《谏父亲三思疏》,文中充斥着诸如“今天儿子给你请安了”“儿子以忠臣的身份向你‘进死谏’”“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现将谏言罗列如下”“此死谏一,望君一思疏”“此死谏二,请君二思疏”“老爸,其忠言逆耳,为兴家立世之道,望接纳”等半文半白的句子,最后是“祝龙体安康!”“臣民儿上”,弄巧成拙,让人啼笑皆非。
对策:
第一,对一篇文章而言,最重要的还是内容。高尔基曾说:“散文,第一是内容,第二还是内容。”任何文章都是思想内容、文体结构和语言表达三方面因素的统一体。归根到底,形式要为内容服务,没有好的思想内容,形式也就失去了生命。所以决不能光在文体结构上打转转,为创新而创新。作为中学生,还是要打好扎实的基础,熟练地掌握几种常用的文体,这才是正道。第二,故事新编不是灵丹妙药,并不适合所有考生。写好故事新编,要求有三:一是对原著研究得深,二是对现实社会有深切感受,三是要找到两者结合的切入点。这不是中下等水平的考生所能胜任的。
弊病四:文体不明,搞大杂烩。
有些考生对文体认识模糊,错将文体混杂当做夹叙夹议,作文一半是议论,一半是叙述,犯了文体不能统一的错误;有些考生叙述与议论相割裂,叙述的事件不能说明论点,议论部分不是从叙述中引申出来,而是另起炉灶,造成两种表达的分离;甚至出现了记叙、议论、抒情、说明和描写平均使用笔力的现象,有的文章“四不像”“五不像”,不知道作者究竟“自选”了哪种文体。
对策:
高考话题作文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文体自选”。但这并不意味着写作时不需要文体的规范,而是给考生提供了多种选择的机会,便于考生在自己擅长的文体中发挥。然而,一旦选定某种文体,作文就得符合这种文体的要求,决不能随心所欲。从具体的操作过程看,“文体自选”,使考生在构思时倒是多了几个环节:1. 考虑该题最适合写哪种体裁。2. 要选择适合自己发挥的体裁:形象思维发达、会编故事、善于记叙描写的同学,可以选记叙文、散文来写,甚至写成小小说、童话、寓言等;逻辑思维发达、会思辨、善于议论说理的同学,可以选议论文来做,或者夹叙夹议。3. 要考虑有没有与该体裁相应的足够的素材。4. 用这个体裁写,能否写出新意。这几点都想好了,体裁问题解决了,实际上连选择材料的问题也基本考虑到了。
弊病五:投机取巧,套用时文。
2003年高考卷面上再次提出“不得抄袭”的要求,但考场作文中仍有仿作、抄袭现象,主要是一些叙事性的文章。这类作文往往套用刊物上某篇小说、寓言的情节和人物,模仿这些故事的结构。少数考生还能做些加工改造,注意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更多的考生则是全盘照搬。
对策:
端正文风,杜绝投机心理。
上一篇文章: 高考考场作文制胜10招
下一篇文章: 怎样让文章文采焕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