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华作文网: 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
冠华作文网祝愿:天下学子金榜题名!
网站首页
高考导航
教育资讯 | 网络信息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考后点睛
英语特区 | 教师频道 | 家校互动 | 网站社区 | 同行作文 | 帮助中心 | 在线留言 | 设为首页
高中作文 | 高中佳作 | 作文素材 | 专家指导 | 阅读训练 | 满分作文 | 作文预测 | 高考真题
站内搜索
文章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高考频道 > 专家指导 > 正文         ★★★
【备考2024年高考作文】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2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3/9/19 13:11:53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备考2024年高考作文】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22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品,指事物的品类或等级,也指人的品质、品行,还可以指对人、物或事件的品评或辨别。品,体现出人们对周围生活的积极关注,也包含着人们对自己内心的潜在诉求。

请以说品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生活需求、社会发展等方面,任选角度谈自己的思考。

【文题解析】:这是一道全命题类材料作文题。 审读材料时,要注意寻找这些文字所给条件之间的逻辑关系。第一段文字总共两句话。第一句话给了的三种解释:指……也指……还可以指……。第二句话更加概括抽象,一说的是对外界生活,二说的是对自我内心;同时还有两个限定词积极关注”“潜在诉求,说明:是积极的而非消极的,是潜在的而非浮现的。思考的重点就在如何组建这些条件之间的逻辑关系,比如,可以思考:这个字或这个词,为什么要用这几个意思去思考解读?比如,针对第一种释义指事物的品类或等级,可以思考:究竟谁才能判定事物的品类或等级呢?究竟如何才能在众多品评中更加准确地理解事物的品类或等级呢?而结合第二句话中的两个分句可知,唯有分清外在内在的区别,并有效结合。而经过了以上两步,我们才能更加准确地定义品类、品评事物。而对于第二种释义也指人的品质、品行,用这句话的意思给组词,能组出品德”“品格等词语。它们都表示人对自我的内在要求,说明人在进行自我道德建设的过程中是有要求、有目标的,这就表明这个过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有一番历练。针对第三种释义还可以指对人、物或事件的品评或辨别:用这句话的意思给组词,能组出品评”“品味等词语。它们都表现出人们在观察世界中有一个体验、回味的过程,也就是说这个过程不是冲动的,不是主要依靠直觉的,而是要有理性的逻辑思考的。

试题要求以说品为标题写一篇议论文。对此要注意,标题说品只是文章的论题,而并非确切的论点,因此,写作时可以围绕畅谈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但必须注意要有明确的论点,比如,试题提示可以围绕生活需求、社会发展等角度展开思考,对此可以围绕品类”“等级等名词角度或品评等动词角度分析怎样才是全面客观的评价,我们应该如何去看待事物,或者如何提升个人的鉴赏力等;也可以围绕个人的思维品德等角度,探讨人品之问题,比如,对于作家来说,文品与人品是否可以一以概之等。

立意:

1.学习品鉴,学会生活。

2.文品与人品不可混淆为一。

 3.物有多品,应全面客观看待。

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清华大学教授格非曾在一次大一新生开学典礼上说过下面这样一段活:

一位从美国回来的学者曾经说清华大学的毕业生去了美国之后,学业大多十分优秀。他们中的很多人能比较容易进入最优秀的前20%,却很难进入最顶尖的前5%行列。

在我看来,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或许还涉及我们对于成功的理解和定位。如果我们抱世俗的、功利化的成功作为唯一的目标,这些目标一旦实现,比如进入欧美名校、有一个稳定而待遇优厚的工作等等,我们奋斗的动力就会随之失去……如果我们没有获得超越于一般功利心之上的真正动力,我们很难去从事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

对于格非所说的追求成功的助力问题,作为一个立志要考个好大学的高三学子,你有什么样的体验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装、套作。

【文题解析】:该题属于创设情境+定向引导的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要求考生围绕格非对成功动力问题的看法展开体验与思考来审题立意。格非这段话围绕成功展开,信息量大,但命题者己对创设的情境做了追求成功动力问题的定向引导。如果我们没有获得超越于一般功利心之上的真正动力,我们很难去从事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格非的阐述引而不发,便于引发学生去思考何谓超越功利心之上的真正的动力。何为成功的真正动力?或为了追求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不计得失,无关名利,其动力来自纯粹的热爱乃至信仰;或为了国家、社会的需要,不计个人名利得失,其动力超越小我超越世俗。

【立意】1.对成功的追求应该跳出世俗化的追求

2.对成功的追求动力应来自国家社会的需要

3.对成功的追求动力应是为了回报家庭、母校和社会

4.对成功的追求源于内心的热爱

5.追求切实的成功带有合理的功利之心也未尝不可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拼图游戏中,完成整幅拼图需要一个个拼图单片的恰当拼接。而这些小小的拼图单片,如果视自己为孤立的个体,就难以确认自己的位置与价值;只有嵌在恰当的位置上,它们才是不可替代的存在。

其实,每一天,每个人,都应成为某个宏大图景中的一块拼图单片,既独特又相融。当然,一幅完美的宏大图景,也会让每一块拼图单片各得其所,各尽其能。

我们正在创造中华民族复兴的宏大图景,你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对此有怎样的思考? 又应该有怎样的行动?

要求:结合材料,联系现实;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为任务驱动型作文。命题由三段话组成:

1)第一段从拼图游戏切入,阐明一个事物的哲理:拼图单片与完整拼图的关系——既独立(特征)又不可替代(价值),前提是恰当的位置。可见,一个事物只有在恰当的位置上才能发挥其个体的价值,才能成为整体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关键词是:孤立的个体、恰当的位置、不可替代的存在。

2)第二段谈到这一个体与宏大图景的关系。人,个体个性独立,但又与时代图景紧密相连,只有成为宏大图景中一块拼图单片,才能各得其所,各尽其能。考生在前文物理寓意的基础上,读出本段的比喻含意,才能对命题含意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即:人是宏大图景的一部分,只有与宏大图景相融,才能发挥其个体的独特作用,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关键词:每个人、宏大图景、独特又相融,各得其所,各尽所能。

3)第三段对写作意图进一步限制,即宏大图景指向中华民族复兴,人限制为新时代的青年人,并提出写作指向:思考与行动。

4)综合以上三段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个体

整体

条件

价值

拼图单片

完整拼图

恰当位置

不可替代

每个人

时代图景

独特又相融

各得其所

各尽所能

新时代青年

中华民族复兴

--

---

参考立意:

1、从个体与整体的角度,可立意为新时代青年的位置与价值

2、从人才的品质的角度,可立意为时代青年需要独立自由,又需要胸怀家国理想

3、从人才的价值的角度,可立意为只有把自我放到国家发展的大背景中,才是让自身的价值最大化

4、从人才的意识的角度,可立意为新时代青年要积极投身国家建设的时代洪流

5、从人才的多元发展角度,可立意为新时代青年要有独立个性、自由思想、社会理想、国家情怀、世界视野

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与时代相处的方式多样,有人选择与时代合唱,有人选择独自吟唱,有人觉得不尽如此。对此,你怎么看?

请写一篇文章,联系生活与课内所学,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本题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本次作文的关键词是时代个人,文章应围绕人与时代相处的方式展开,即我们以什么样的姿态与时代相处。时代是我们生活的背景,正如材料中一部分人所言,我们应该与时代合唱,即顺应时代,在时代的背景下,发挥自己的作用,利用时代的机遇,面对时代的挑战,积极的去面对生活,能够在生活中游刃有余。我们也可以选择独自吟唱,即在时代面前选择修身养性,选择过好自己的生活,跳出时代的漩涡,独善其身,如陶渊明,过着出世的生活,也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人生选择,因为改变社会有时太难,作为一个普通人来说,能够独善其身也不错。我们也可以审视时代,用自己敏锐的感知,去了解社会的弊病,为社会诊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社会的进步而努力奋斗,犹如李大钊、陈独秀、鲁迅等,他们能够在疲敝的时代中探索光明,致力于社会的改革或进步,这是比较积极的选择。

具体行文,文章开头可简短引入论点,如为时代切脉,为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正文部分可运用递进式结构行文,先论述为时代切脉、发现社会问题的必要性;接着论述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有时需要勇气或献身精神;最后阐述当时代弄潮儿的好处;结尾回扣主题,使文章结构严谨。文章要综合运用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以充实有力地说理。行文要联系课内所学,如列举课内学的《拓界者钟扬》《喜看稻菽千重浪》《红烛》的作者闻一多和课外的李大钊、陈独秀、方志敏等人的事例,论述为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的必要性。

立意:

1.顺应时代,与时代合唱。

2.大时代中,独善其身。

3.为时代切脉,为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有人说活着总要明白:人生的高度,不是你看清了多少事,而是你看轻了多少事。一念放下,便能得万般自在。从此,与世界和解,与自己和解。

材料二

史铁生说:既得有所放下,又得有所执着”——放下占有的欲望,执着于行走的努力。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思考执着与放下的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这是一篇思辨性材料作文题。

试题共有两则材料,第一则材料的重点在于放下。在这里,放下的方式,可以是与自己和解,不过分纠结,与世界和解,不过分计较。放下的结果,是可以让自己获得万般自在。而材料二中史铁生的观点,则是要均衡好放下执着放下那些占有、计较的欲望,而对于前进和努力则应做到执着

题目要求写一篇思考执着与放下的文章,因此我们在写作时,必须涉及两个方面,思考执着放下之间的辩证关系:人生需要执着些什么,又需放下些什么。需注意,如果只谈执着,不谈放下;或者只谈放下,不谈执着,均属于不符合题意。因此,虽然题目具有开放性,我们的写作范围可以很广泛,但必须将执着放下结合起来进行思考。

立意:

1.执着于行走的努力,放下占有的欲望。

2.执着于初心的坚守,放下对名利的过分追求。

3.执着于家国大梦的实现,放下对蝇头小利的追逐。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