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华作文网: 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
冠华作文网祝愿:天下学子金榜题名!
网站首页
高考导航
教育资讯 | 网络信息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考后点睛
英语特区 | 教师频道 | 家校互动 | 网站社区 | 同行作文 | 帮助中心 | 在线留言 | 设为首页
高中作文 | 高中佳作 | 作文素材 | 专家指导 | 阅读训练 | 满分作文 | 作文预测 | 高考真题
站内搜索
文章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高考频道 > 专家指导 > 正文         ★★★
【备考2024年高考作文】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3/8/9 14:16:38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800字。文中如果出现自己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文题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作文。

第一,审题与立意。结合材料中的“自我内耗常常是由于对自己的不接纳、纠结、自我怀疑和否定等带来的精神、身体的损伤。人陷入自我内耗,就会把精力耗在与自己的斗争上,久而久之便会疲惫不堪,甚至影响到工作、学习和生活”可知,材料的关键词就是“自我内耗”。所谓的自我内耗,说明你目前的压力来源,其实是来自于你自己。你内心中的压力,正在消耗着你的精神和体力。要“走出自我内耗,才能活出精彩人生”。因此结合材料例子可立意:拒绝精神内耗,直面坎坷;不以精神内耗消解生活激情;走出精神内耗,走入人生繁华;懦弱者内耗精神,坚强者直面人生等。

第二,选材与构思。可写成记叙文,写自己“走出自我内耗”的事例,如像俞源明一样,不能接受自己的容貌或身体变化,或像苏子游,家境不好带来了敏感自卑……其他的不足之处,陷入自我内耗,但后来认识到问题所在,与自己和解,接纳不完美的存在。或可写议论文,先确立中心论点:人在自我控制中需要有强大的内心去直面自己的问题、困境或缺陷,并达到自我约束的目的。然后进一步摆事实,讲道理,可结合材料中的多个人物的做法,进行论证,如如“静”,冷静分析,如“定”,坚定目标,如“韧”,坚韧顽强;最后联系自身,明确当代青年面对时代发展可能带来的“精神内耗”该有的态度,并发出呼吁,拒绝精神内耗,勇敢面对人生。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学生在学校内,既要有活泼进取的精神,又要有坚实耐烦的精神。有第一种精神,所以有发明、有创造。有第二种精神,利害不为动,牵制有不受,专心一志,为发明创造的预备。———蔡元培

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李大钊

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它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胡适

请仔细体味这三位先贤的话,就其中你感触最深的一两点,给你最知心的同学写一封信。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第一句话是从学生求学的角度来讲的,这句话论述了“活泼进取”和“坚实耐烦”这两种精神的关系。活泼进取可以引导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去开发,但在这之前的基础,确实要踏踏实实、专心致志地去积累,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的发明创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句,是一则道理型材料,李大钊先生这段话的意思非常明确,不骛于虚声,脚踏实地,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其中的重点,就是脚踏实地、求真踏实。

第三句胡适先生的话的意思是人生的意义都是各人自己寻出来、造出来的,你若整日耽于空想,那么生命便无意义,你若去奋斗,去实践,决心去寻求、去创造自己生命的意义,那么生命便有意义。总的来说,这句话的重点在于“实践大于空想”。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