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学生的你,听到过一些借口吗?曾为自己找过借口吗?你对它有何感受和认识?
[要求] ①请你以“借口”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文体为记叙文或散文。可以记叙经历,编故事;也可以抒发感情,展开想象等等。③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本题为附加引语式材料的话题作文题。
材料第一段西点军校那句“报告长官,没有借口”彰显的是绝对服从的军人意志,“没有借口”是一种责任与担当。这个例子是思考的引子,其实在很多重要领域,一旦因为过失导致事情产生严重后果,再冠冕堂皇的理由均是于事无补,找借口遂成推卸责任的表现,确实,借口除了自欺欺人式的安慰,再无任何实际作用。
第二段给出了两类人对第一段的事例的看法。第一类人认为“没有借口”缺乏“人情味”,看法貌似很人性,但忽视了“没有借口”所适用的领域,在军事、科技、经济等重大领域,只有秉持“没有借口”的“冷漠”才能杜绝重大事故或严重后果。第二类人认为“没有借口”能最大化地激发人的潜能,这一看法有进步的时代意义,没有借口,才会去找方法,才能改正错误,进而求得进步。
材料的最后一句话“在人生中,不要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寻找借口上,失败也罢,做错事也罢,再美妙的借口,对事情的改变又有什么作用呢?”更是给写作提供了重要的思维导向。与其花时间找借口,不如致力于对事情的改变,“美丽的借口”是有讽刺意味的。从材料的整体来看,命题人赋予“借口”以贬义的语境,情感态度非常明朗。所以“作为中学生”的考生,最好跟命题者的思维路径保持一致,不要随意反弹琵琶,对“借口”大唱赞歌。
中学生承担着新时代的历史使命,背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在小事上习惯了给自己找借口,在大事上往往会习惯成自然。如果一开始就在学习和生活的实践中严格要求自己,不给自己找各种“美妙的借口”,那样,小事必成,大业不虚。
题干对作为中学生的写作者连发三问,从三个问题的语意来看,“借口”仍是贬义,可见,命题者旨在通过问题引导考生回顾自己生活中的那些为自己找借口的经历,这些经历可以是他人的,当然最好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这样更容易写出真情实感。
文体已经限定为“记叙文或散文”,具体行文,记叙要生动,故事逻辑要合情合理,不要平铺直叙,要围绕“借口”展开记叙和描写;抒情则要含蓄委婉,节制好情感,不要泛泛抒情,注意记叙是抒情的基础。
立意:
1.失利者找借口,成功者找方法。
2.不为自己的失误找借口,只为问题的解决找方法。
3.美丽的借口往往于事无补。 上一页 [1] [2] [3] [4]
上一篇文章: 【备考2023年高考作文】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17
下一篇文章: 【备考2023年高考作文】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