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第二段中是观众的评论,“在所谓的优秀和成功之外,简单的快乐,平凡的担当,也是一种可贵的、值得赞赏的价值”表明观众认可了周秉昆的可贵,认可了平凡的价值,平凡的人,虽然谈不上优秀和成功,但是,平凡人也有自己的快乐和幸福,也有自己的责任和担当,也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引导语要求谈谈对材料内容的感触和思考,建议写议论文。在了解了周秉昆的人物形象和观众对他的评价后,联系社会现实,社会上能够像周秉昆的哥哥和姐姐那样成为高官和教授的人毕竟是少数,绝大数的人注定要成为一个像周秉昆一样的普通人,在平凡的生活中善待自己,善待家人,善待工作,属于千千万万普通家庭的子弟或家长,属于三百六十行中的普通一员。面对自己的平凡和普通,我们应该像周秉昆一样,活出自己的色彩,活出自己的担当,活出自己的价值。
因此该作文可以围绕“甘于平凡”“勇于担当”来审题立意。甘于平凡,才能找到生活乐趣,活出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勇于担当才能找到生活的意义,活出自己的色彩和价值。比如写甘于平凡,可以从为什么的角度分别谈谈甘于平凡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意义,最后总结甘于平凡,也有属于自己的幸福与快乐。可合理使用举例论证、假设论证等方法。
参考立意:
1.甘于平凡,忠于价值。
2.向平凡致敬,为担当献歌。
3.平凡也有价值,担当就是力量。
4.甘于平凡,勇于担当。
5.人世间,奏一曲平凡赞歌。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她和你之间,始终有距离,
像窗外的飞鸟,像天上的流云,
像河边的蝴蝶,既狡猾而美丽。
你上去,她就飞,你不理地,她撵你。
她永远陪伴你,一直到你终止呼吸。
作为对高三学生的“五四青年节”寄语,学校在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了艾青《希望》中的诗句。请结合以上材料,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本题为情境任务型作文题,“高三学生”“‘五四青年节’寄语”蕴含了寄语的对象和寄语的目的,这是考生审题的宏观思路和价值导向。
作为背景材料的艾青的诗歌《希望》,意蕴丰富,主体对象是“她”和“你”,“你”的所指即青年人,而“她”则象征着希望。全诗揭示出“希望”与青年人之间若即若离又不可分离的关系。“始终有距离”说明青年人的希望往往比较高远,与现实之间存在一定的落差。“飞鸟”“流云”“蝴蝶”的意象喻指希望固然多姿多彩、美丽自由,但也不易把握。“你上去,她就飞,你不理地,她撵你”,即指“希望”与青年之间的那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希望”激励着青年人前行,却又不让青年人轻易地达到目标;当青年人放弃追求时,“希望”又督促青年人奋进。而诗歌尾句更是强调了“希望”与青年人是永生相伴的,“希望”不可能离开青年人单独存在,而青年人的人生也不能没有“希望”。
将情境任务与诗歌意蕴结合起起来,就可以把握题目的具体任务指向和潜在要求。五四运动100周年,也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回首百年历程,纵览神州巨变,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总有一种信心和力量激励我们奋勇前行——五四精神历久弥新,青春中国风华正茂。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既拥有广阔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时代使命。唯有保持“希望”,并赓续永久奋斗的好传统,才能把握机遇、奋发有为,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
具体行文,要紧扣“希望”这一主题,明确“希望”的新时代内涵,正视“希望”与现实的距离,表达为“希望”而奋斗的意志与决心。切忌脱离材料内涵和具体写作要求,将作文写成空洞的“五四”赞歌。
参考立意:
1.人生因为有“希望”而多姿多彩。
2.青年有“希望”,民族有力量。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备考2023年高考作文】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2
下一篇文章: 【备考2023年高考作文】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