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对于网络上这些突破规范的表达,我们不必将其看得太严重。从这个意义上说,只要维护好主流阵地的语言文字规范不动摇,可以持一种相对宽容的态度。
3.随着作为流行语“土壤”的社会持续变迁,富有独创性的流行词汇将会层出不穷。在更新迭代、匆匆而过的网络语言流中,眼下的一些流行词不出意外也会慢慢被人们忘却,逐步退出舞台。保持语言的多元性,维持语言发展的蓬勃力,才是抵抗语言退化的真正要义。
(三)对“满屏yyds是否担忧”问题的亦可辩证解读,立意指向“单一”与“双向”都可呈现,侧重一方角度的理解挖掘或是两者结合论证均可。行文中,考生需对观点理解展开具体的理由论述,亦可结合具体事例展开例证,勿流于泛化空洞。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毛泽东在《心之力》一文指出∶志者,心力者也。民之志首推举国民众个性之天然强健,则国家栋梁层出不穷。……故个人有何心性即外表为其生活,团体有何心性即外表为其事业,国家有何心性即外表为其文明,故心为形成世间器物之原力。吾辈任重而道远,若能立此大心聚爱成行,则此荧荧之光必点通天之亮,星星之火必成燎原之势,翻天覆地,扭转乾坤。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文题解析】:本题材料为文言材料,材料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即第一句话,指出“志”就是“心力”,也就是说志向就是内心的力量。这句话阐释了“志向”的本质。
第二层,即第二、三句话,列举个人、团体、国家心性的外在表现,进而得出“心为形成世间器物之原力”的结论。个人的心性表现在生活上,团体的心性表现在事业上,国家的心性表现在文明程度上,这些外在的表现都源于内心,也就是志向。志向是促成外界发生变化的原动力,人若都有天然刚健的志向,那么国家的栋梁就会层出不穷了。由此,可以立意为“树立志向可以改变人生,使事业繁荣,使国家强大”等。
第三层,即第四句话,指出“立大心”并施行之后的美好愿景。想要让国家发生改变,不仅需要立下大志,还要“任重道远”的担当意识,要有“聚爱成行”的实践精神,要有积少成多的坚定信心。由此,可以立意为“立大志,重践行”“立大志,重担当”等。行文时因材料为文言文,要对材料进行简明阐释,从中找出重点语句作为立意的基础。可以从为什么的角度论述志向的重要作用,也可以从怎么样的角度论述在立大志之后如何才能实现改变。材料为毛泽东作品,考生写作时可以就近取譬,把毛泽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高考作文备考】2022年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12
下一篇文章: 【高考作文备考】2022年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