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针对材料主要内容?是。
三思结果:1.第三人的不足及其命运的风险;2.第一种人的意义和价值;3.教师对这三种人成长的意义——我们今天怎样做老师。
上述题目,笔者曾经在一所学校高三班级作过讨论,除所列的三思结果外,审题正确而角度各异、与众不同的答案,不下于十位种。
以一个去年模拟考的例子做结。有一个区考的是:上海的大街小巷和许多公共场所,除了中文标识外,还有各种外语标识,这体现了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开放性和多元化;而在以德、法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公共场所除了本国的文字外,很少有其他国家的文字标识,欧洲人认为这是为了保持本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纯洁性与独立性的需要。以此材料写篇文章。
很多文章肯定这则材料,观点集中在要保护母语的独立性。但有学生认为,我们固然要保持本民族语言的纯洁和独立,然而为了方便外国人,体现开放、多元,在中文下面标注外文,并没有错,由此批评这则材料小题大做,可不可以?往往,一些对材料隐含观点有补充的或是有反对意见的学生,绝大多数是有思想、有水平的。 上一页 [1] [2] [3]
上一篇文章: 【高考作文备考】“金钥匙”紧握于手,高考议论性散文写作了然于心
下一篇文章: 【高考作文备考】巧设作文“亮点”,让“特别之处”博得阅卷老师青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