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会享有到那“到达”时的那一刻满心里摇漾着的欢欣与喜悦。这也就是寻常意义上的因果关系。
其实,“出发”与“到达”决非是如此简单的关系!因为所有的“出发”都是为了“到达”;尽管并非所有的“出发”都能“到达”目的地,同时也并不能把所有的“到达”、每一次的“到达”都看成是人生之路上的终极目的地。
诚然,欣赏“起锚时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绝对是让人激动不已的事,但这“出发”绝对是以“到达”为目的的。因此,在写作的过程中,如果侧重于写“出发”,没什么不可以,然而想要彻底甩开“到达”,就没法“谈”;充其量也只能在文章中告诫那些喜欢“出发”的人,别忘了,征程上有风浪,有风险,有躲不开的波涛如怒的的洗礼,有避不开的浪涌如峰的摔打……即便是这样谈,最终,也还是要涉及到,准确点说,笔触最终还是要落到,“接受”了这一切的目的就是为了“到达”。
诚然,聆听“抛锚时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也绝对是令人欢欣不已的事,但这“到达”也总是以“出发”为起点的。因此在文章中,如果侧重于写“到达”也绝对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想要彻底摆脱“出发”,自然也谈不透。为什么会喜欢聆听“抛锚时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不就是因为战胜了“出发”后征程上那始终伴随在你左右的挫折,那始终与你同行的失败,那躲都躲不开的困难的打击,那无法避开的毁灭性的磨难给我们的磨砺,终于胜利终于成功终于看到了别样的风景吗?
所以我们说,在写这一类话题时:侧重不等于排他,兼顾方为正道。
由此及彼,由海员的“出发”与“到达”,为联想的“原点”,联系到我们人生之路上的“出发”与“到达”,我们立刻就会有一种感觉:何其相似乃尔啊!由此,我们还能信誓旦旦,言之凿凿地说所有的“出发”都能享用那“到达”时的兴奋与欢腾吗?但,人总不能因此而忘却,或者放弃“出发”!打点好行囊,储备下足够多的勇气与信心,上路吧!尽管,我们要面临荆棘、坎坷、摔打,甚至要与“死神”开战;尽管我们可能无法享有那“到达”时的辉煌,但我们还是要勇敢地“出发”,因为这“出发”本身就是一次壮举。我们的“出发”,即使什么也没有得到,至少为后来的“出发”者踢开了石子,劈开了荆棘,拓宽了路面……因为“出发”,永远是人类进取精神的体现,是人类不断进步的起始,是人类理智支配下的冲动,更是人类奋斗精神的爆发!
这样的思考,表面上看,是在谈“出发”,抑或是在侧重谈“到达”,其实,发现了吗,二者是孪生兄弟,是密不可分的!所谓该分则“分”,该合则“合”,不过是在告诉大家,在思考时,你可以有侧重,甚至可以在某一方面采用浓墨重彩去描画,去阐释,但你决不能“顾此失彼”;况且,在展开的时候,我们也没有办法将它们拆散。
也许有人会说,我的文章就专以“到达”为侧重,因为那“抛锚时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太有诱惑力,太让人向往。在文章中,我就专门谈“到达”是我们每一个人努力拼搏的方向,是我们每一次奋斗的动力,是我们每一颗年轻的心中最高的渴望,是辉煌,是晴朗,是妩媚……但,没有“出发”,怎么会有“到达”?要想欣赏到“到达”了彼岸时那别样的风光,就必须带着饱满的热情,带着必胜的信心,带着与风浪搏击的勇气,“出发”,再“出发”……即便仅就海员来说,每一次的“到达”,也不会终点;继续前行,得“出发”;若要返航,也得“出发”。由此及彼,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成功,是一枚果实,甘甜诱人;但你必须去做,必须从将种子埋进土里那一刻开始做起,这就是“出发”。成功,是一种奖励,但它仅属于那些将自己的毕生心血倾注在了“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选择之上,必须得从“浇水”、“施肥”做起,这也叫“出发”,叫“到达”后的又一次“出发”……所以即便是主观上你想只谈“到达”而不想谈“出发”,姑且不说那是一种奢望,明白点说,也只能是希望而已。因为“出发”与“到达”,是一根链条上的两个环节:每一次“出发”都是上一次“到达”后的新的开始,每一次“到达”则也只能是下一次“出发”前的准备与力量的积蓄。人啊,常常不是没有“出发”前的豪情壮志,也常常不是缺少“出发”时的热血沸腾,更不是缺乏“出发”后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钢铁意志,缺失的恰恰是“到达”(即“成功”)后继续前行的气概。且不说鲜花簇拥着你,掌声为你响起,羡慕的目光注视着你,电视媒体上频频地“折腾”着你,人,会怎么怎么地晕,单就自身讲,那满心里的自骄自躁,就足以使一个还能做得更好,还能“走”得更远的人,先是放慢了脚步,继而“喘息”在了成功后真也不知道是谁为你铺设的软床之上,于是,悲剧发生了,一个美好的前程就这样断送掉了。
真的,写“到达”没什么不可以,侧重写“到达”更应该给予肯定;但你必须记住“出发”——“到达”——再“出发”……它们是一个整体,是一个无限循环的过程;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给“读者”(唯一的读者——考官)以“教益”——他才会认同你,他手中的键盘才会把第一位数敲击在“5”上(当然,敲击在“6”上更好)!
还是读一下“考官”在键盘上将第一位数已经敲击在了“5”上的习作《真如铁 从头越》吧!
真如铁 从头越
高三学生 王姞
一个海员,他盼望着欣赏起锚时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另一个海员,他盼望着聆听抛锚是铁链发出的那一阵喧哗……如果我也是一个海员,那么我更盼望着则是那一次次的扬帆起航,一次次的抛锚进港……
人生就是如此,是由由一段段历程连接起来,每段历程的终点必将成为下一段历程的起点。在享受到达的成就感时不要忘记你还要整装待发,去迎接下一段历程,下一个挑战。生命在“出发”与“到达”的交替中充实着,积累着,完整着。“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次次将自身定位在起点,就始终瞄准着远方,面向着阳光,坚定地走向人生的辉煌。
登山者每天都有自己的目标高度,寒风吹在身上,他坚持着;飞雪打在脸上,他忍耐着;为的就是将看得到或者暂时还看不到的那面红旗握在手中,然而所有的登山者在帐篷中并非都在庆祝今天的所谓到达,而是在为明天的出发积蓄力量、完善计划,他们的脚步不会停滞,因为山巅依旧在那里。
就是这样,在攀登科学高峰的过程中,一个发明家永远不会让思维的车轮停转,不会让创造的热情降温。给黑夜中的人们送去光明,他并不满足,他还要给人们送去声响、音乐,让漆黑而寂静的夜晚变得明亮而热闹。1000件发明,1000段征程,他不愿放下行囊,因为他每走一步,人类就可以生活得更好。
在传播真理的事业中,一个老师扮演着摆渡人的角色。一群可爱的孩子围绕在身旁,老师领着他们一起出发,朝着他们理想的彼岸前进。而在孩子们满载着知识,欣喜地与老师作别而继续前行的时候,老师只是送上最后的叮咛与祝福,目送着他们远去后又敞开怀抱,用微笑迎接下一批心中有梦的孩子。老师在讲台上踱步,在“出发”与“到达”之间循环往复着,看似坚守原地,却在人生的道路上一直前进着,终于有一天,“桃李满天下”的美丽图景会让老师无比欣慰。
在奥林匹克圣火的传递中,中国从遥望圣火的光芒到进入赛场感受圣火的力量,从代表团的壮大到夺取奥运第一金的震撼,从跻身排行榜三甲到囊括一百枚金牌的辉煌,从传递火炬的荣耀到将奥运请到中国的自豪,中国人用行动诠释了“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并正在2008北京奥运的征程上奋进着。
不满足现状的人才有勇气再次出发,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人才渴望再次出发,也只有再次出发的人才能到达更高的峰巅,看到更美的风景。
真如铁的勇士们,出发吧!
从头越,超越自我,飞得更高!
桃花红来李花白 不拘一格降人才
鲁迅先生曾经写过一首极为有趣的诗,大意好像在说,桃花开了,李花也开了;我说桃花红来李花白,并没有说桃花不如李花白,桃花可是生了气……桃花为啥生了气,我不得而知,但我总还是认为,“桃花红来李花白”,不仅是事实,更应该是这样;幽兰自有幽兰的馥郁,玫瑰就应该散发出自己独有的幽芳。
龚自珍也曾经写过一组诗,叫《己亥杂诗》,其中有一首中的两句诗已经成为千古绝唱:“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人才,本来就不是用一个模子浇注出来的,就应该有着千差万别的区分,为什么还要“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呢?看来,准是在什么地方出了点问题。
当我和我的那些绝对聪明绝对有灵气的孩子们,解剖着下面一只“麻雀”的时候,满脑子里翻来覆去的总是这两首一点都不沾边的诗,同时还饱尝着自己的心在与自己“较劲”的那种很不是滋味的滋味。
那只“麻雀”,就是下面的材料和话题:
马克思说:“你们赞美大自然悦人心目的千变万化和无穷无尽的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芬芳,但你们为什么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方式呢?”
请以“精神的统一与丰富”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大自然,正是以它的悦人心目的千变万化,将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装点得如此绚丽多彩!同为名花,菊花傲,梅花俏,海棠娇,榴花开时红欲燃……同为名山,华山险,泰山雄,黄山奇,娥眉秀,青城山上静幽幽……同为大河,黄河有其雄浑的气势,莱茵河有其幽雅的风韵,亚马逊河有其神秘的魅力,幼发拉底河与它的同伴底格里斯河就按照自己的方式流啊流,流出了辉煌的“两河文化……同为名吃,京味淡,鲁味咸,川味辣,粤味甜,海南的和乐蟹入口味绵绵……我们并没有谁要求它们以“统一的姿态”呈现出本来就不同的风采风格风味与风韵的!
“但你们为什么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方式呢?” 这就是该话题问题的症结所在!这也就是使我饱尝着的自己的心在与自己“较劲”的根源所在了吧!
先来看一下“精神的统一”。诚然,我们谁也不曾否定过“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是一种伟大的力量,也不曾有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叫嚣“各行其是”、“离经叛道”是建设美好生活的动力源泉,更没听谁讲过“离心离德”、“众叛亲离”应该成为生活的主旋……因为建设美好的生活,打造未来的美好,是需要一种如“心心相印”般的“统一”的意志的。
但人类的精神若真的有一种“神力”能将它统一起来,我们的生活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呢?悲哀,悲惨,悲痛……悲不胜悲,一定是我们不得已而用来形容在我们的眼前现在还未出现,也永远为我们所不愿描摹的黯淡前程的词语。
再来看看人类的精神世界究竟是怎样的“丰富”吧。
太阳用它那耀眼的光辉诠释着个性——温暖,绚烂;月亮用它那皎洁的光辉诠释着个性——宁静,纯洁;流星用它那转瞬即逝的光亮诠释着自己的个性——璀璨,美丽……
如果有人问起,最喜欢什么季节?浪漫主义者会告诉你,是春天,草长莺飞,杨柳依依,“小桥流水人家”处,好一片姹紫嫣红;现实主义者会讲给你,是秋天,金风送爽,硕果累累,“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人们的精神世界就是这样丰富,这样多彩,这样的不以任何人的个人意愿(哪怕他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而会发生动摇的!
如果有人问起,最喜欢走什么样的路?开朗者一定会说,笔直的通天大道最好,开足马力,风驰电掣,够潇洒;善感者一定会说,山间的羊肠小路最妙,“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够情调;冒险者一定会说,陡峭的山路(没路的“山路”)最棒,“猿猱欲度愁攀缘”,“山高我为天”,够刺激……人们在精神世界中的追求就是这样丰富,这样多彩,这样的无法用“统一”的度量衡(哪怕那度量衡已经达到“零差距”)而测算到整齐划一的!
如果有人一定要逼你说出你最喜爱的是哪种文学样式,“一千个”回答者就会有“一千个”答案。“散文,它飘逸,它深厚,它内蕴无穷;“形散神聚”中,有着别样的亲切。”沉静如水的人会这样告诉我们。“小说,它生动,它感人,它情趣盎然;曲折离奇的情节中埋藏着太多的人生感悟。”热情如歌的人会这样告诉我们。“诗歌,它瑰丽,它芬芳,它和谐完美;‘最小的面积里集中着太多的思想。’”激情似火的人也准会这样告诉我们……人类的精神世界中的取舍就是这样丰富,这样多彩,这样的还没有任何一种“标准”能够用来进行测度的!
说来说去,人类的精神世界的之所以如此丰富多彩,都是“个性”使然。
个性,是每一个活着的还想活出个样来的人都应该珍藏,应该“张扬”,应该尽情释放的品质。个性,更是每一个教育者都应该认可,应该保护,应该鼓励其张扬激励其释放的品格。尽管我们都承认,“张扬个性”,并不等同于任性胡为,随心所欲,放任自流……但我们也必须承认,一切有个性的人的身上都会多多少少地闪耀着些似乎“不合常理”的光辉,因此在循规蹈矩者,在安常守顺者的眼里,这样的人的身上总有几分似乎说不清楚的“叛逆”、“怪诞”、“孤僻”、“傲慢”、“张狂”……一句话,他们的行为与表现太“出格”,太“离谱”,太“桀骜不驯”!他们就属于不“乖”、不好“管理”、不听“调教”的“调皮捣蛋鬼”,于是,掐尖,打差,磨棱角……便成了一些“领导者”、教育工作者的主要工作。不要这样吧!要知道,你凭借着你手中的权力,所努力完成了的一切恰恰是一种扼杀,甚至是虐杀——没准儿,在你一时的快意得到满足时,一个爱迪生,一个爱因斯坦,一个鲁迅……一个日后本应该茁长为参天大树的人才,就这样早早地枯萎,甚至夭折了!要知道,用模子浇注出钢锭,那是生产的需要;但如果用模子去铸造人,果真铸造出“模样一律”的钢锭般的人来,则是教育的悲哀,则是未来的不幸。因为个性是创造的原动力,是创造性活动的源泉。
是个性,构成了人世间的丰富。因为有个性的人就是这样:不人云亦云,不苟同于他人,不囿于他人已有的建树,不轻易地改变自己的操守……勤于思考,敏于发现,敢于坚持,勇于创新。也正是由于这些“个性”的“棱角”,使得有个性的人的心中始终燃烧着创造的烈焰,始终躁动着创造的不安,始终灵动着非凡的思绪。于是,诋毁,贬损,孤立他……有“个性”的人之所以遭受到种种非议种种打击种种磨难,原因就在于此吧!也许正是从这个角度上讲,才有马克思的感喟,也才有了“每个人的个性都应尊重”、“良好的个性需要发展”、“培养个性是教育的目标”的种种呼唤,也才有了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呐喊吧!
耳边,又回响起鲁迅先生的诗来:“桃花红来李花白。”桃花,就应该是红的,请葆有你的红艳吧;别因为李花是白的,就改变了属于自己的“个性”;更不要因为有人要把你“变”成白色,你就乖乖地变成白色。李花,也就应该是白色的,请珍重你的素洁吧,不要因为桃花的红艳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就轻易地改变了只属于你的“淡极始知花更艳”的纯洁,更不要因为有人不喜欢你的白色,于是就惟命是从地任人“摆布”。知道吗,正是因为你红他白,才使得朱熹兴奋不已地发出“万紫千红总是春”的千年一叹的!
笔者的一个学生,也许正是基于上面的思索,于是,将许多思想凝聚在一起,写成了下面的这篇习作。
请相信
高三学生 刘学谦
请相信,单调不能铸就美丽,绚丽才是美丽的源头,个性方是绚丽的依托。
春天的枝头鸟语花香,夏天的蝉声热情奔放,秋天的红叶捧起果实累累,冬天的白雪拥着红梅芬芳。我穿梭在四季,品味大自然的丰富与多彩。
我曾疑惑,为什么天是蓝的,柳是绿的,雪是白的。你告诉我,那是自然的颜色,是五彩缤纷的。我曾疑惑,为什么鸟儿总在飞翔,马儿总在驰骋,鱼儿总在游弋。你告诉我,那是生命的姿势,是千姿百态的。
黄叶飘零,我会踏着落叶吟唱,轻轻告诉每一片树叶:你们都曾绿过。终于,我知道了,有个性的落叶也会有共性。
我向往大海,那是真正的雄浑;我向往草原,那是真正的浩瀚;我向往山脉,那是真正的深沉。我穿梭在自然万物的个性中而流连忘返。我以我的痴心领略,我以我的恒心塑造。于是我明白,是那或大气或娟秀,或艳丽或质朴的一切成就了无比绚丽的自然。
孟子是大气磅礴的,庄子是逍遥恣肆的,老子是玄妙精深的。我穿梭在古人深邃的思想中,感受千古文明的夺目光辉。
我曾感叹,李白多么狂放孤傲,辛弃疾多么豪放不羁,李清照多么清新隽永。你告诉我,那是文人的魂魄,是独立傲岸的。我曾感动,屈原会以身殉国,司马迁会忍辱而力作《史记》,海瑞竟如此阿正不阿。你告诉我,那是民族灵魂的气度,是殊途同归的。
在丰富的感动中,我成长。于是我明白,是你们与众不同的品格,锻造出锦绣中华的绝美篇章,成就了千古文明的博大精深。
是的,没有哪一种灿烂是单调唯一的色彩,没有哪一种辉煌是一人独自的成功。所以,要像萤火虫,不因灯光璀璨就停止闪耀;要像雨燕,不因雄鹰傲视长空就停止飞翔;要像星星之火,不因力量微弱就放弃燎原的梦。所以我崇敬阿基米德超脱世俗的思考又深入群众的求知;我欣赏凡高源于生活又独树一帜的艺术之美。
这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因为存在相同之处而和谐统一,因为各有独到之处而丰富多彩。
岁月可以流逝,情怀不变;个性可以不同,主题不变。所以,坚持自己的信念吧,请相信,我们不同的思想定会成就民族的辉煌;走自己的路吧。请相信,我们鲜明的个性定会为后人留下欣赏的空间;在自己的位置上实现价值吧,请相信,我们不同的人生轨迹定会为生命的画卷添上绚烂的一笔!
水不激不活 人不激不奋
创造,是未来美好生活的前奏,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起点,是改变世界面貌的一种伟大的力量。
写“潜力与创造”这一话题,重点一定要放在“创造”二字上;但这不等于说,由此就可以弃“潜力”于不顾。因为这是一个典型的关系型话题。简言之,我们可以把它们看作是因果关系——因为潜力得到了开发,所以就 << 上一页 [11] [12] [13] [14]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专家指导:写出高考考场满分作文赢得2014年高考(2)
下一篇文章: 专家指导:写出高考考场满分作文赢得2014年高考(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