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热衷于吃野味,致使田鼠的天敌(蛇、猫头鹰、黄鼠狼等)数量急剧下降。 根据上述材料,请你为田鼠或田鼠的天敌代拟一封给人类的信。 要求:1、必须按书信格式作文。 2、题目自拟。 3、所写内容必须与给定的材料相关。 4、不少于800字。 5、不得抄袭、套作。
试题评析
今年江西省的高考作文题目,在全国18道高考作文试题中可以说是独树一帜。这道材料作文题,所给材料既有文字又有漫画,且两者有着内在的联系,即由于人类热衷于吃野味,致使田鼠的天敌(蛇、猫头鹰、黄鼠狼等)数量急剧下降,以致鼠患成灾。颜庆雄先生的漫画《助鼠为患》运用夸张笔法,选取“田鼠给食客送感谢信”这个典型情节,生动形象地揭示了人类滥吃野味的祸患。考生应该能够看懂材料中的这些意思,从而确立“重视环保”“倡导生态平衡”“维护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这些主题。
命题老师在巧妙地通过文字和漫画材料完成对作文的范围、题材、主题进行限制界定后,立即给出题目,并以“要求”的形式限定了文章的体裁。在我们把握好作文题的特色、形式、范围、题材以及主题、体裁这一切要素后,还必须去认真审查题目的关键。
要想写好这道作文题,要掌握四个关键点:
(1)它是一篇根据文字和漫画进行写作的材料作文; (2)必须根据漫画进行合理的想象才能写好;
(3)必须采用书信的形式; (4)必须运用拟人手法。
我们要充分利用试题所给的文字和漫画材料,深入分析,发散联想,高屋建瓴,深入究里。切忌只停留在表面,泛泛地去谈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去深入审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的休戚与共、利害相关,否则文章就不会中心突出,就难以脱颖而出。
立意指导
1、关键词语、句子 “助鼠为患”
2、几组联系 田鼠与人类 人类与田鼠天敌 田鼠与天敌
3、材料寓意
生态失衡、环保
1.以田鼠的名义给人类写信。田鼠是毁坏庄稼的害虫,是人类的“敌人”,以田鼠的名义给人类写信,如何才能符合题旨、打动人心呢?
我们认为,最好切入的角度就是给人类写感谢信,感谢食客们吃掉了田鼠的天敌,使得田鼠不再提心吊胆地过日子,使得田鼠可以为所欲为,“所向披靡”。
当然,仅限于此又容易掉入误区,起不到唤醒人类重视生态平衡的作用。
于是有两种选择:其一,站在田鼠的叛逆者的角度来讽喻人类,希望人类注意自然和谐的问题;其二,运用归谬法,写田鼠得寸进尺,向人类提出更多的非分要求,使人类意识到自身行为的错误,从而归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这个主题上来。这个角度需要运用反讽的语言来写作,难度较大,因而得分率会偏低些。从江西阅卷的实际情况看,这个角度的作文大都很难上50分,满分作文更是寥若晨星。
2.以田鼠的天敌的名义给人类写信。根据材料可知,田鼠的天敌是蛇、猫头鹰、黄鼠狼等。这个角度的文章,落款可以是蛇、猫头鹰或黄鼠狼,也可以是“田鼠天敌联盟”之类。这是站在人类的朋友的角度来展开论说的。
因此,正文内容主要写对人类的控诉和讽劝,可从消灭鼠害、服务人类的角度陈述自己的功劳,可从生态平衡、人类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角度劝告人类不要再吃田鼠的天敌。
为了使论述更有说服力,除援引原材料中“洞庭湖大水导致20亿只田鼠大迁徙,所过之处农田一片狼藉”的典型事例,也可补充一些其他材料,只要能说明人类不重视环保的恶果,都可充实为强有力的论据。当然,任何论说都需要生动活泼的语言,好的形式才能更好地表现好的内容。这个角度相对来说容易入手,考生也多是选择了这一角度,实际得分率相对较高。
审题立意示例:
1、一条孤独的眼镜蛇致人类的一封信:破坏环境导致生态失衡,人类自食恶果。
2、一只忧患的田鼠致人类的一封信:鼠无远虑,必有近忧;盛极而衰,乐极必悲。
3、一只泣血猫头鹰致人类的一封信:天生万物皆平等,人类残害何太急。
审题立意方法小结:
1、全面把握材料,重点突破关键句; 2、紧扣材料中内容之间的联系;
3、突破生活表象,挖掘材料寓意; 4、由浅入深,寻找最佳立意层面。
实 战演 练
1:2008年高考全国卷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南太平洋的小岛上,有很多绿海龟孵化小龟的沙穴。一天黄昏,一只幼龟探头探脑地爬出来,一只老鹰直冲下来要叼走它。一位好心的游客发现了,连忙跑过去赶走老鹰,护着小龟爬进大海。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沙穴里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原来,先出来的那只幼龟是个“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缩回去,现在它安全到达大海,错误的信息使幼龟们争先恐后地爬到毫无遮挡的海滩。好心的游客走了,原先那只在等待时机的老鹰又飞了回来,其他老鹰也跟过来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指导
材料暗含了这样一个结果:作为侦察兵的小海龟被好心游客救走,大群的老鹰飞来捉走了其余的小海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的角度去分析:
从小海龟的角度来思考:①整个小海龟群犯了经验主义错误,只知道按照以前的经验来做,不懂得事情已经起了变化;②小龟们的失败和它们没有分清周围环境有关,要学会不盲从、懂甄别。
从老鹰的角度来思考:①它们之所以成功,与它们善于把握时机有关,如果游客不走,它们就无法捕获更多的小海龟;②老鹰勇于坚持,不轻易放弃使它们得到了捕获更多猎物的机会。
从好心游客的角度来思考:①事与愿违,好心可能办错事,本来是帮助小海龟的,却给整个小海龟群带来了灾难;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是简单地护送小海龟进入大海,不如教他们抵御灾难的方法;③如果做一件事,就要善始善终,不要半途而废。
从材料整体来思考:①辩证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尊重自然规律,不要人为地去破坏,打破自然的平衡;②主观愿望与客观结果的不统一性。
材料虽然简单,但寓意深刻,换一个角度,你的思维就与众不同。
实战演练:
例2: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这句名言表达形象,意义深刻,它会引发我们不同的联想或感悟。 请结合这句名言,选择一个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自的文章。
立意指导
在“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这句话是名言,要在这句话的内涵上狠下功夫,仔细琢磨。
有些材料,特别是寓言和名言型材料,其含义常常含而不露,具有很强的隐喻性或象征性。如果就事论事,就只能触及皮毛,得到一个肤浅的认识。想要参透其中深层的哲理,就要善于类比,巧抓“事”与“意”的相似点,深入挖掘内在涵义。
“我贴在地面步行”可以理解为对事业,对人生要沉稳务实,一步一个脚印。
“云端跳舞”可以理解为对事业,对人生浮躁轻率,虚无缥缈,毫无依托。
两个分句连在一起可以看出哲学家的观点:赞同沉稳务实的人生追求,鄙弃浮躁轻率的人生选择。
立意示例
正面立意:其一,沉稳务实的人生最美。其二,虚无缥缈的“舞蹈”最可怕。其三,没有脚踏实地,何来人生成功?其四,务“虚”注定人生一场空。
反向立意:可以对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观点进行辩证思考反向求新,沿着这个思路不断追问:凭什么只能在地面上步行,而不能在云端舞蹈呢?然后拟制出这样的题目《既要贴地而行,更要云端舞蹈》《云端的舞步》等,这些立意比正向立意更具新意,更能彰显学生的思维品质。他们在立意时,已然跳出了材料的桎梏,而是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俯视材料,然后得出不俗的立意。
脱题立意:其一,把所给材料理解成一个人生的选择问题,然后把话题确定为“选择”,拟出《心灵的选择》的题目。其二,把所给材料理解成人生的旅程问题,先在地面上步行,再才有空中的舞蹈,拟出《旅程》的题目。其三,把“贴在地面步行”界定为安于平凡的人生态度,把“在云端跳舞”界定为追求伟大的人生目标,拟制出《平凡与伟大》的题目。
佳作展示:《漫舞云端》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我们不妨把这理解成一种对生命姿态的抉择。哲学家喜欢踏实,他选择步行,而我觉得,华美的姿态亦能使生命臻于完美——即使它落脚于云端。
想到了吉尔伽美什,那个古希腊神话里的英雄王。尊贵的身份注定了他须傲视一切,包括自己。他战斗,为了国家。他嗜血,为了光明。结束战争的唯一方式还是战争。就那么普通的一把剑,他把它发挥到了极致。作为王中的王,他累了一生。到死也没有休息过。一皱眉头,就是低沉的一吟,一歪脑袋,就是寂寥。有哪些是与生俱来的,抛也抛不掉。直到舞动的身姿停在半空,微扬的嘴唇僵在嘴角,背景是久违的治世。
天空没有痕迹,但鸟儿已经飞过。吉尔伽美什的一生虽不能称作经典,但也华丽得让人眩目。
同样令人震撼的,是那个古老的民族——波西米亚。这是一群舞动的灵魂,流浪的灵魂,纯洁的灵魂。他们热血、激情、“不老实”。他们随风迁徙,逐水而居,安身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你可以说他们没有国家——他们四海为家。
他们舞动的身躯,挪动的脚步变成一阵旋风席卷天下。尽管被忽视、被嘲弄、被排挤,但这都是曾经的事情。如今全人类的思想在波西米亚的怀里得到片刻的归依。那是源于人类最原始的渴望——逃离!逃离自己给自己画的牢,到外面去跳舞。恣意地挥洒属于自己的热情。将自由的舞姿从这个山头蜿蜒到那条河流。雪花落下,天地一片纯白。
波西米亚的华丽以流浪为载体,整个过程震人心魄。它的存在乃是所谓生命的永恒的奇迹。
人的一生,可以选择贴在地面步行,踏实地走完每一步。让每一个脚印都留下自己或努力或喜悦或挣扎或愤怒的情感,那自己的一生也不枉白活一场。但也不妨换个方式。野性扬眉剑出鞘。放荡的激情恣意挥洒,将人生置于云端,充满力量与技巧地扭动每一步。水火交融的热情亦可呈现出生命的另一种风度,另一种风采。
只要能够舞蹈——立于云端又何妨?
简评:本文敢于反向立意,而且在文首亮出观点:华美的姿态亦能使生命臻于完美——即使它落脚于云端,切入话题快。接着在述例上选取的材料新颖,给读者眼前一亮的感觉,也彰显了作者广阔的阅读视野。最后,作者在文尾再次追问,直扣话题,前后呼应,浑然一体!
上一页 [1] [2]
上一篇文章: 解读言论类材料作文的特点、审题立意及写作注意点
下一篇文章: 紧扣“三个一”备考2014年高考作文新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