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大师”层出不穷,他们把持了话语权,制订出条条框框的“标准”压抑了灵感,阻断了普通人成才的途径;二是“全球化”时代里人们的从众心理被无限放大,当个人被置于全球这一更大的“集合”下,汹涌澎湃的“群众心理”和“集体无意识”将灵感扑灭,将平庸之作炒作成“精品”;三是商业化大潮将一切文化产品搞得像批量生产的肉、鸡、奶粉一样。
不错,标准的普及有助于界定,但真正的灵感、天才决不限于标准。卢梭的观点不为当时主流社会所接受,他在痛苦徘徊后醒悟:“我凭什么怀疑自己全部由思考与理智得出的结论呢?”百年后他的灵柩进入先贤祠,棺木上写“此处安息着自然和真理之人”。全球化的大潮确实有助于文化普及、大众进步,但真正的灵感却绝不是能由浑浑噩噩的大众所能发扬的,须有雄心有坚持。
卡梅隆在成为导演之前只是个卡车司机,他说:“当看完《星球大战》后,我出了一身汗,我意识到再不动手拍一部电影,好电影就要被拍完了。”当《泰坦尼克号》在奥斯卡封王的那一刻,他喊出了“我是世界之王”。
我们勿需羡慕卢梭、卡梅隆,事实上,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会带来心中悸动的光芒,抓住它、呵护它,无论它多么渺小,最终都能结出甘美的果实,也许这果实是微小的,但它带来的满足远胜于你从天才的大树上摘来同样味道的那一枚。
当然,灵感也诚然来自积累和努力的铺垫,“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只是人生之河航行中那“蓦然回首”见到的一尾鱼儿,莫要放手,使它溜入别人的渔网。如此方能使行程更加美妙而鲜活。
[得分点评] 作者开篇引用中西方学者的名言,将微光界定为灵感,明确并限定了写作对象。随后以反问形式提出灵感并非只在天才心中闪过的看法,并列举文学、音乐、绘画等领域天才的 创作引出下文对其中原因的思索。接着作者从“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2014年高考一轮复习考点提练作文序列化提升(4)文体(记叙文)
下一篇文章: 2014年高考一轮复习考点提练作文序列化提升(6)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