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
给爷争炷香
何兆泷
爷老家在山东。爷是怎么从山东远到此地安家落户的,我打记事起就背得很熟:爷生下来时正好太奶奶去世,家人认为爷是个不吉利的人,便把他过继给一户没有儿子的人家。那户人家很穷,吃饭都成问题,更别提供爷念书了,爷只好放牛,偷偷地看着自己的亲兄弟坐在学堂里读书。二十多岁时那户人家的两位老人相继过世,爷谢绝了太爷的挽留背上两个包袱来到现在的地方。爷自己动手砌了两间土坯房,卖起了自己酿的香油。后来这个家有了我奶奶、爸爸,再后来又有了我妈妈和我们兄弟俩。爷一辈子没读过书,爸也因为家里穷只上到小学毕业。爷凭自己的双手养活了一家人,但心底埋着一个永远的遗憾:“自家人没出来一个大学生。”
这个故事我听了十八年,大哥听了二十三年。大哥后来去了云南,按爷的说法就是:“大娃是我逼的咧!”大哥高考落榜后爷让他再复习一年,爸是个孝子,自然同意爷的意见。一向固执的大哥说什么也不去,爷用拐杖用力抽打跪在地上的大哥。大哥也不躲闪,只是重复着一句话:“你把我打死我也不去复习。”爷真的把很结实的拐杖打断了。妈实在心疼儿子,便哭着上前求情,爷严厉地说:“咱不图娃挣大钱,娃就是上了大学再回来卖香油我也开心。”大哥后来还是走了。走的那晚,一家人清楚地听见爷咳嗽声中夹杂着沉重的叹息。第二天爷问爸:“大娃走了,没说啥?”爸说:“没说啥。”爷若有所思地看看门口,忙自己的活去了。
也许是吸取了哥的教训,也许是觉得有愧于大哥,爷再也不严厉地训斥贪玩的我,只是每当纳凉时边给我摇着蒲扇边试探着问:“二娃,你长大后考大学不?”我记着爸说的要顺着爷,大声地说:“爷,娃要考大学,给你争光呢!”这时的爷总是笑得很爽朗,然后使劲将旱烟抽得吧吱吧吱的响。
后来爷再也不能亲手酿香油了,每天躺在床上发呆,偶尔冷不丁问一句:“二娃看书不?”有时又自语道:“大娃他还怪我咧。”
再后来就是听爸说的了。爷走的那天只交代两件事:二娃考上大学那天叫他到我坟前烧炷香,大娃什么时候回来给我说一声。
爷去世后,埋在他亲自选定的地方,按他自己的说法是:“二娃回来我看得见咧!”
跨进高三那天,爸平静地对我说:你欠你爷一炷香呢。晚上,我坐在爷坟前的蒿草丛中,很久很久,全然感觉不到蚊虫的叮咬,最后,我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爷,二娃一定要为您争一炷香!”
【评】
本文以平易的语言实录了爷爷的故事,表达出作者的真切体验与真实情感,爷爷的自创家业,爷爷的内心期待,爷爷的临终遗言,都是生活中的“真”,都是原生态的“真”,让读者眼前活动的是鲜活的老人。文章也很注意在写作材料的“点”上着色,通过细节刻画人物的个性和内心世界,通过细节宣泄内心的感情。实录,显“点”,彰显生活朴素自然之本真,小作者在运用作文材料上技法娴熟。 上一页 [1] [2]
上一篇文章: 备考2012年高考“美文读、赏、仿、评”专家指导5
下一篇文章: 备考2012年高考“美文读、赏、仿、评”专家指导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