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华作文网: 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
冠华作文网祝愿:天下学子金榜题名!
网站首页
高考导航
教育资讯 | 网络信息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考后点睛
英语特区 | 教师频道 | 家校互动 | 网站社区 | 同行作文 | 帮助中心 | 在线留言 | 设为首页
高中作文 | 高中佳作 | 作文素材 | 专家指导 | 阅读训练 | 满分作文 | 作文预测 | 高考真题
站内搜索
文章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高考频道 > 专家指导 > 正文         ★★★
高中作文写作指导:双关修辞法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1/3/8 15:52:00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双关修辞分: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在我们写作文的时候如何应用双关以达到非同凡响的效果呢?下面笔者通过一个故事再结合一些实例跟大家探讨一下双关的运用技巧。

  宋朝有个王秀才,只不过读了几年书,就自以为饱读诗书,目中无人。有一天,他又大言不惭地跟一位陌生人谈论诗书,陌生人对他说:“既然你那么喜欢吟诗作对,何不去拜访欧阳修呢?”“欧阳修何许人也?”

  王秀才问。陌生人很惊讶地说:“你竟然不知道欧阳修?他是有名的大文豪,诗词歌赋样样精通,连三岁小孩都认识他,你会不知道?”

  陌生人摇摇头走了。王秀才很不服气,于是他决定去拜访连三岁小孩都认识的欧阳修。

  第二天一早,王秀才就出了门,他走啊走,走到一棵枯死的大树下。王秀才的老毛病又犯了,他开口吟道:“路边一古树,两枝大桠杈…...”不料下一句却接不下去了,正在为难时,突然有人接道:“春至苔为叶,冬来雪是花。”原来欧阳修正好路过,不忍看王秀才为难,便为他接了下联。王秀才高兴地说:“太好了,此诗只应天上有啊!兄台,想必你也喜欢吟诗作对,我正好要去拜访欧阳修,不如我们结伴同行吧!”

  一会儿,两人踏上一条河堤,河堤上的鸭群看见有人来了,纷纷跳下水去。王秀才见此情景,诗兴大发:“一群好鸭婆,一同跳下河……”他又接不下去了,只好看着欧阳修说:“兄台,该你了。”“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吟罢,两人一起坐船渡河,船上只有他们两人。此时王秀才又诗兴大发:“两人同登舟,去访欧阳修。”

  欧阳修很快接下去说:“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修(羞)。”

  这则小故事可真有意思。其中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双关是一个词或句包含两种可能的解释,一种是表面的意思,一种是暗含的意思。表面的含义是遮掩性的,暗含的意思是要表达的真正意思。这类似我们平时所说的一石三鸟、一箭双雕、指桑骂槐,即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一语两意的手法,往往能表现人的机智,使语言深刻含蓄,增加魅力。

  双关包括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种。谐音双关即利用词语的同音或近音条件构成的双关,如上面的故事中“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修(羞)。”运用的就是谐音双关,表面上的意思是说,欧阳修已经知道你了,你还不知道欧阳修;但实际上的意思是讽刺王秀才水平太低,不知羞耻。汉语中的许多歇后语就是利用谐音双关构成的。例如:(3)老虎拉车──谁赶(敢)?(4)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5)窗户眼吹喇叭──鸣(名)声在外。

  还有一种双关是语义双关。语义双关即利用词语或句子的多义性构成的双关。例如:在小学语文课本《吃墨水》一课中,他(指陈毅)却笑着说:“没关系!吃点墨水好哇,我肚子里的‘墨水’还太少呢!” 这里用“墨水”的多义性,表面用的是本义,实际指的却是学问或知识。

  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中,鲁迅说:“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里的 “碰壁”是双关语,表面上是说碰墙壁,实际上是讲同反动派作斗争,革命者遭到迫害。“四周围黑洞洞的”,也是双关语,表面上是说四周环境黑暗,实际指黑暗的旧社会。

  另外在《挑山工》中,“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多年不曾换掉,因为我需要它。”在《白杨》中,“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又如在《红楼梦》中黛玉道:“……只听见中间两句,什么‘红绡帐里,公子多情;黄土垄中,女儿命薄’。这一联意思却好。只是‘红绡帐里’未免俗滥些。放着现成的真事,为什么不用?”宝玉忙问:“什么现成的真事?”黛玉笑道:“咱们如今都系霞彩纱糊的窗槅,何不说‘茜纱窗下,公子多情’呢?”这些运用的都是语义双关。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