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写故作深沉,又与文章主体内容扯不上边的题记。行文中不能一会儿“玩深沉(啊……)”、一会儿“玩哲理(哦……)”。天马行空、虚无缥缈、事件模糊、人影晃动、情感飘荡、玄而又玄,往往会惹恼阅卷人,影响正常判分。
10 .作文中出现的人物不能用“约翰、彼特”类的洋名字。用这些洋名字留给阅卷老师的印象只能是“不伦不类、玩世不恭”。
11 .应试作文最忌首、腹、尾三段组成的“猪样式”结构。可以把中间一大段多分几个自然段。一可显得你成熟老练,二能使评卷老师一目了然。千字以内的作文,分成 5 — 8 段为好。
12 .作文语言严禁文白夹杂;严禁使用别人看不懂的方言、网络术语;少用长句多用短句。因为阅卷老师都是文科毕业,所以理科考生不要用物理、化学中深奥的名词术语。
13 .应试作文一定要看清字数的要求,限最高字数的,不要超过;限最低字数的,一定要写够数量或稍微超过 50 — 100 字才好。字数不足往往被认为文章内容单薄,分数很难上档次。字数太多,洋洋洒洒千字以上,也会给阅卷者一种臃肿的感觉。
14 .标点符号的书写要规范,绝对不能图省事都点一点。有几个标点的书写还需特别注意:①一行之首不要出现句号、逗号、问号、叹号、顿号、分号,可以把这些符号挤在前一行的末尾;②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可以在这些符号后面挤着写一个字,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可以把这些符号挤在上一行之末;③省略号、破折号占两个格,不能断开,写不下时挤在一行之末。
15 .卷面状况直接影响着阅卷教师的心理和情绪。一般人看行书要比看楷书费很大劲,所以考生最好写楷体字,一笔一画清清楚楚。作文写好后,尽量不要改动。当然如果发现了错别字、错用了词语,那就必须修改。总之改要改得清楚、整洁,哪些地方删掉,哪些地方增加,都要使人一目了然。
高考作文写作中的“十不该”
作文在高考语文卷中所占比重很大,是“重头戏”。如何演好这场戏呢?本文为大家列出了高考作文中的十大“硬伤”,即高考作文的“十不该”。
一、不该跑题偏题
“文章成败由立意”,跑题偏题是考场作文最要命的“硬伤”。审题经常出现的毛病有两种,一种是完全抛开题目(话题、材料)、另起炉灶而造成跑题,另一种是为了标新立异、另辟蹊径而造成偏题。审题要把握“三义”。一是要看懂字面义:准确地理解题目(话题、材料)的字面义(尤其是关键词语)是领悟题旨的第一步;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题目的文字一般比较多,这就更需要仔细阅读,正确理解,全面把握。二是要吃透引申义:引申义是蕴涵在题目里面的,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认识水平和分析能力才能感知;题目的引申义,还包括它的比喻义和象征义。三是要领会提示义:有些题目附有提示语,提示语是命题人对考生的一种暗示,是为考生审题立意、打开思路铺设的台阶;提示语不论长短,考生都要高度重视,仔细阅读,认真揣摩,积极地从中获得写作的启示。审清题意之后,考生还要学会在行文中不断地扣题和点题,做到“一步三回头”、“回眸一笑百媚生”。
二、不该文体不分
话题作文一般要求“四自”——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自选和题目自拟。新材料作文一般要求“三自”——角度自选、文体自选和题目自拟。文体的开放性给考生创设了扬长避短的条件,考生可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但是不少考生误以为“淡化文体”就是不要文体,致使所写的文章不伦不类:写议论文,不像议论文,不知道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写记叙文,人、地、事、时、物交代不明不白;写散文,线索不明晰,形散神也散。这样非驴非马的“四不像”作文只能在三类卷以下。同时不要贸然去写诗歌。建议考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扬我所长。
三、不该标题无神
题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常常能起到先声夺人、催人卒读之作用,而拙劣平淡的标题会冲淡文章的内容。在高考中,作文没有标题原则上要扣一定的分数。而事实上没有标题的作文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它会影响主题的表达,阅卷老师会认为你缺少了最基本的东西,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距离,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加大了扣分,考生可能会因此失去更多的分数。建议考生平常养成先写标题后写正文的习惯,同时写完文章后要仔细看一遍,这也是避免出现这类“硬伤”的有效方法。
四、不该头尾肿大
这种“硬伤”表现在背离了“凤头豹尾”的基本要求,开篇缓慢,久久不能点出主旨;结尾拖沓冗长,无病呻吟。无论是开头还是结尾,都应该简洁,一般说来,每部分不得超过文章总字数的十分之一,才能充分保障“猪肚”的丰富性。建议文章开头开门见山,不蔓不枝,用刘勰的话说是“首唱荣华”,借用俗语就是“一句请出佛祖来”。结尾,或画龙点睛,收束全文;或照应开头,结构严谨;或引用诗文,点染升华;或抒情写意,余味无穷;或设问反问,启人心智。
五、不该引用错讹
<< 上一页 [11] [12]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高考作文踩了必死的十大雷区
下一篇文章: 由2010高考作文看2011命题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