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你的论据翻新出奇
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是统帅,而论据是血肉,是供统帅调遣的士兵。在挑选和使用论据时就要根据论点做辐射状思维和多向性选择,力求让议论文的论据新颖出奇,以让读者耳目一新。
那么,如何让议论文的论据翻新出奇,让人耳目一新呢?
一、论据的选择要避俗取新。
选择论据要避俗取新,通俗地讲,就是要“与时俱进”,即选择论据一定要选新近出现的人和事,力避那些“地球人都知道”,或者马列主义“经典”。很多同学在论据上难于出新,无非一是一种盲从心理作怪。他们认为,只有课本上的事例或名人名言才具典型性,才能以一当十。其次,定势思维作怪。写起议论文,一旦确立论点,便习惯于选择平常积累的典型事实和经典名言,很难跳出圈子去选择新论据。所以,要想论据新颖不俗,一方面要建立以新悦人的意识,只要论点和论据相互契合,论据就具典型性,就有说服力;另一方面,要广开生活的源头活水,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写作时,多思考,多比较,论据就能常写常新。
当然,论据的避俗出奇的另一种做法是选用鲜为人知的古代名人或名言,不失为一种方法。因为古,鲜为人用,开掘出来,推陈也能出新。不信,请看:
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3.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以上五句都是古代君子追求的最高境界,即为人要心胸开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五句都出自《论语》,平时鲜为人知,少为人用,以此为理论论据,不仅会让人耳目一新,而且也会增加文章的厚重。
二、论据的选择要避平取巧。
“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读诗如此,作文也是如此。在风景区,一般人很难引人注目,而老外的出现,却很容易引人顿足。议论文论据的选择,亦是同理。一般说,在论据的选择上,我们对中国的耳熟能详,写起来驾轻就熟,而对外国的,要生疏得多。倘若我们舍弃熟悉的,而改用不常见的外国或外民族的事例、外国的名人名言作论据,会让人觉得新颖而巧妙。如在选择外国事例或名言时又注意避俗、避熟——尽可能不选那些为人们熟悉的、用俗了的例子,尽可能地选择新颖的例子,就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而且,在论据的使用上中西合璧,古近合用,“放之四海而皆准”,更有说服力。请看下面论据:
二十世纪初,一位美国的意大利移民弗兰克经过艰苦的积蓄终于开办了一家小银行,但一次意外使他破产了,储户也失去了存款。当他拖着妻子和四个儿女从头开始的时候,他决定要偿还那笔天文数字般的存款。所有的人都劝他:“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件事你是没有责任的。”但他回答说:“是的,在法律上也许我没有,但在道义上我是有责任的。我应该还钱。”偿还的代价是他和家人三十九年的艰苦生活。他寄出最后一笔“债务”时,轻叹道:“现在我终于无债一身轻了。”
这就是外国人的责任和道德,选择这个例子,不仅更具新鲜感,更具说服力,也更能震撼人心。再欣赏一个例子:
青年时期的大仲马穷困潦倒,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自己找一份谋生的差事。父亲的朋友问他有何优点,大仲马只能摇头,似乎连丝毫的优点也找不出来。就在大仲马羞愧地写下自己的住址转身要走时,却被父亲的朋友叫住:“你的字写得很漂亮嘛,这就是你的优点啊。”把字写好也是一个人的优点!从此,大仲马以这为起点,勤奋写作,一步一步走进了大作家的行列。想不到,放大一个小小的优点竟会产生如此的影响!
假如在增强自信,要善于发现别人身上优点等一类论点使用这个例子,相信给人的感受是新颖。像一些文摘型的杂志,短小精彩的故事还不少,只要你留心留神,获取这样的例子还是特别容易的。
诸如惜时的名言,中国的名言也不少,如颜真卿的“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朱熹的“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鲁迅的“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举不胜举。但如果你能配以外国的惜时名言,如培根的“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富兰克林的“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海伦·凯勒“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新颖而使文章增辉,空间上的跨越五洲,使得论据更全面、更典型、更有说服力,也显得更巧妙。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千万搞清文体规范,作文别丢分
下一篇文章: 谈谈作文材料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