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对于中学生来说,写文章是应该有模式的,虽说我们反对“八股调”,但是没有一个规范的模式,写作就失去了模仿的对象。该生正是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三段式”结构,这才洋洋洒洒,行云流水。开头提出中心论点,旗帜鲜明;中间部分三个分论点支撑,自然分作三层,思路极为清晰;结尾呼应开头,再次强调“成功需要付出”的中心论点,且独句成段,以示强调,戛然而止,收尾收得很有力。
让心灵在稻香中憩息
我在这样的一个夜晚被淅沥的雨声敲打着醒来。耳机里传出那段被重复播放了无数次的旋律,致使我混沌的脸渐渐苏醒,清晰地暴露在静谧的夜里。“谁动了我的琴弦,唤我到窗前,流水浮舟你在深夜的那一边……”萧瑟的风拍打玻璃的声音,在如此寂静的夜里,显得异常突兀。
(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作者较强的审美能力,语言表达极富诗意!)
都说寂静的夜里,人容易孤独,一旦孤独,就容易寂寞。而寂寞就是你有话要说的时候没有人听。寂寞为静谧的夜染上了一层悲情的色彩。我起身,倚窗,远眺,任风放肆地掀撩我凌乱的发丝,任情绪莫名地随风拉扯……
(标点符号的灵活独到运用,使语言表达富于节奏感,很好的强调了几个动作。这是应该细细品味的地方!)
时间过了,走了,高考倒计时来了。三年来三点一线的生活早已磨平了属于我们的自由与欢乐的棱角,留下了涅槃与炼狱的圆润。虽说成绩的进步与名次的上升是我们最大的满足,也常道“天将降大人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但毕竟现实终归是现实,学习的压力,名次的起落,已把我们的心揉搓得疲惫不堪。总是被打败,真的好无奈,努力投入了,还是像石沉大海一般,没有结果。我不禁泪流满面,真的有些累了。
隐约中,我闻到了熟悉的稻香,没错,是稻香,从硕果累累的稻田里传出来的。哦,这熟悉的香味,站在梦里萦回的老树下,老树,你身上的年轮刻印着时光的脚印,你稀疏的枝叶记载着年代的久远,你粗糙的皮肤印证着岁月的沧桑。老树,你总是默默地站着,孤独而坚强,任凭风吹雨打。只是风儿经过时,你才低诉几句,是对大地的承诺,还是对我的思念?老树,你是否承载着我幼年缤纷的梦想?老树,看到我这般“狼狈”地回来,你是否还认得我?老树……
(关于老树的描写,似乎闲笔,实际上是弥漫在稻香中的父母的象征,增强了作者藉此而觉醒的效果!文笔细腻,感触真切,达到了应有的“深度”。)
远处袅袅的炊烟伴着稻田里的稻香飘起来了,这是多么惬意的一副画面呀,田里面还闪动着两个熟悉的身影。噢,亲爱的爸爸妈妈,曾记得,你们的目光,总是比麦芒还尖,你们的思念,总比黑夜还长。为了我,你们用辛勤的汗水染白了你们的头发,压弯了你们的身躯,刻出了眼角的皱纹,为了我,你们脸朝黄土背朝天。你们的存在,让心理感应的我一眼就认了出来。亲爱的爸爸妈妈,看到疲惫不堪的我,你们是否会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你们是否为你们当初的决定而后悔呢?噢,不,这不能够!
(此段也没有描写稻香,而是集中笔墨写父母,作者在描写父母时,也只是让父母成为稻香弥漫的田野中的景象,成为自己抒情和寻找力量的载体。这两段虽说没有多少笔墨涉及稻香,但是我们应该明白,稻香在这里只是一种象征,而这正是作者高明的地方,富于文采的地方。)
微风轻拂,熟悉的稻香稀释了我心中的愁云。有太多的承诺不曾实现就一一流散在岁月的长河里,慢慢失去了轮廓和最初的模样。时间或许会使历史蒙上尘埃,但却不会风化那鲜活的记忆。曾记得,在稻香中,我许下了“脚踏实地山让路,持之以恒海可填”的誓言;在稻香中,我学会了“因为有悔,所以披星戴月,因为有梦,所以奋不顾身”的壮志,在这般鲜活的记忆中,我又怎能忘了那最初的誓言?哦,老树,亲爱的爸爸妈妈,有太多记忆是关于你们,是关于这片熟悉的土地,是关于这阵阵萦绕的稻香。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一切爱得深沉。
(这一段集中抒情并扣题,把父母、老树统一在稻香中,避免了脱离中心的毛病;语言优美,诗意浓郁,整散相间,句式灵活,体现了作者成熟驾驭语言的表达能力。)
在这稻香萦绕的田野中,我将忘乎所以地享受所有温暖的记忆,我将奋不顾身地履行我曾经的誓言,胸怀大志,倚天屠龙,博观约取,谁与争锋!感谢你们,我找回了自己的节拍。请相信,我将振奋,我将伴着你们的爱勇往直前!(991字)
【鉴赏】本文抒情自然,诗意浓郁,文采斐然,逻辑清晰。可贵之处在于一个“真”字。若非生活中的真实体验,若非作者细腻深切的感触,文章的感情不会这么丰富、自然而真挚。较强的审美能力,也使文章充满了文学色彩,非常动人。这样的文章若不得高分,什么文章能得高分呢?
夜幕下,那两双澄澈的眼眸
谨以此文献给那两双在苍茫夜色中闪烁的眼眸。
——题记
初见那两双眼眸,是在一个秋风渐紧的傍晚。那两双眼眸里荡漾着澄澈、清明,仿佛吹不进一丝杂质。忽忆起了那顾城的名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考场作文立意如何创新(指导)
下一篇文章: 高考必读的15篇优秀作文及点评(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