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访谈录之实用技巧篇 作者:赵俊辉
蒙B:(自信地)赵老师,我们是校广播站的记者蒙B和曾美美,听说您刚刚从中考阅卷场上回来,您辛苦了。
赵老师:谢谢你们的慰问。
曾美美:(得意样)哈哈,无事不登三宝殿啊!我们是来向您求经的。
赵老师:欢迎欢迎。我知道,你们想问关于作文的问题吧?
蒙B:(点头)对呀。我们对中考作文了解甚少。我们想请教您,如何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写出一篇文质兼美的好作文呢?
赵老师:(微笑)呵呵,你这一问,倒是切中要害。很多学生都怕作文,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怕的原因主要是没有了解作文,没有掌握作文的一些技巧。
曾美美:(脸红)我就有些怕。您说的技巧指的是?
赵老师:根据中考评分标准来说,这些技巧就是审题的技巧、立意的技巧、结构的技巧、文体的技巧等。
曾美美:(拿出笔记本,准备记载)我也听我们老师说过,但还是不太明白,您能具体说一说吗?我知道,审题是第一关,那我们该如何来审题呢?
赵老师:告诉你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面对作文题目的时候,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可以更清晰地审清题意,洞悉出题者的初衷。如2007年湖北荆州市中考作文题目是《我最好的朋友》,不会拓展的同学可能会将“朋友”作为重点,我们可以问上几个为什么:我最好的朋友是谁?这样就有了写作的对象;为什么是我最好的朋友?于是,有了写作的材料;朋友好在哪里?文章的中心也显露出来了。作文的思路展开了,让我们在选材上在主题上有了更多的选择。然后我们可以继续问几个为什么:我的朋友带给我的是什么?我从朋友身上学到了什么?主旨更加分明了。至此,作文的视野就开阔无比了。又如2007年福建泉州市中考作文题目是《心声》,我们可以问上几句:谁的心声?我的心声、你的心声、森林的心声、小溪的心声……是什么心声?让童年重回身边是我的心声,让歌喉更加嘹亮悦耳是你的心声,让森林更加茂密苍翠是大树的心声,让小溪流水更加清澈见底是鱼儿们的心声……至此,思路已经打开,然后围绕着思路去拓展故事情节。曾美美:(哈哈大笑)哈哈,原来问几个为什么就可以审清题意了。我得回去好好实践一下,也把这个简便的方法告诉同学。
蒙B:(皱着眉头)美美,你高兴什么哦!刚才赵老师不是说了吗,除了审题的技巧,还有立意、结构等,你都会了吗?
曾美美:(打着手势)Sorry,sorry,得意忘形了。那就请赵老师再向我们传授几招吧。
赵老师:(看着她俩,微笑)好一个活泼顽皮的丫头。我就说说立意的技巧吧。立意我一向主张从小处立意。小的细节往往能折射出无限的光芒。面对宏大宽泛的话题或命题,我们要善于从小处立意,以小见大。如2007年山东济宁市中考作文以“幸福”为话题,选材空间很广阔,我们可以从小处立意,写一写生活中几件与幸福有关的小事,比如陌生人的灿烂微笑,比如老师的一句鼓励妈妈的一句叮嘱,比如考试后畅快淋漓等,都是“幸福”的事。又如2007年浙江湖州市中考作文的题目是《生活,因变化而精彩》,若直接从“生活”上大加议论或抒情,势必会让读者觉得空洞,如果选取生活中的几件小事来写“变化”就可以避免这样的问题出现了。如以苗儿长成大树的变化为内容叙述,就很具体了。以小见大,实际上就是把题目的抽象化为具体去表现主题。
蒙B:(作深沉状)我明白了,这就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细节决定成败啊!
曾美美:(指着蒙B)不要在赵老师面前弄大斧了。哈哈,你羞不羞呀?
赵老师:(微笑)她的比方很恰当贴切,在立意上,就是细节决定成败。
蒙B:(盯着赵老师)我记得老师常常在我的作文本上评语说,事例过于陈旧,与主题联系不大。这是怎么回事呢?
赵老师:这就是你在选材上的失误了。选材除了选择典型、熟悉、新颖的材料外,还要围绕主题来选择。如2007年安徽宿州中考满分作文《我们的心近了》:“又是一股熟悉的味道,暗香弥散。我疑惑了,是洗衣粉的味道?是奶奶还是都有呢?我走近了,像往常一样,奶奶弯着腰坐在古老的木盆旁,将手浸在水中不断地上下搓动。奶奶的手在泡泡和水中若隐若现,她的手不像母亲的手修长而又滑润,也不像父亲的强劲而有力,她有她的韵味,像铁树花那样有着岁月的芳香。”文章通过奶奶替“我”洗衣服这样一件小事,将奶奶浓香的爱意与“我”的感激之情交融在一起,围绕“我们的心近了”这个命题,选择奶奶洗衣服的细节刻画,让“我”的心和奶奶的心更加贴近。蒙B:(点头)嗯。我知道了,所选的事例要时刻想着主题,不要脱离了主题。对了,我还听您给作文打过这样的比方:立意是作文的“灵魂”,材料是作文的“血肉”,结构就是作文的“骨架”了。有了坚实的“骨架”,文章的“血肉”就有依附,“灵魂”才有寄托。
赵老师:是的,结构是很多省市的中考作文评分标准的表达项的重要一环。在结构上我们可以采用几种具有特色的形式来构篇。如串联标题。在文章的段落之中点缀几个小标题,将文章的内容分割成几个看似独立实则各部分之间紧密相连的结构形式,这好比是在万花丛中的几点绿,会让文章格外的惹眼。如2007年湖北仙桃中考满分作文《人生何处无风景》以“严武篇”“、“李白篇”、“郑虔篇”为小标题,将大诗人杜甫作为主人公,请他去游历名山大川,然后在各处结识了他的至交好友严武、李白、郑虔等,相忘于江湖,谈诗于酒肆,回顾一生,他发出“人生何处无朋友,人间何处无风景”的感慨。还可以精选一个和文章主旨密切相连的句子或一段话,在行文过程中反复出现,使之形成文章结构的主体框架,这种方法一般适用用抒情性较强或写景类的文题,如2007年江苏苏州中考满分作文《晨》就是以“早晨的山真美啊”、“早晨的水真美啊”、“早晨的花真美啊”为段落的开头,三个段落,犹如三首动人的诗歌,形式整齐,各自绽放着异彩。还可以用对比的结构、总分的结构等。
曾美美:(疑惑不解的神情)我曾买了些中考作文书,发现里面有很多怪异的文体,不是我们常见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这些文章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我很想模仿写写。您能介绍一下吗?
赵老师:(高兴地表扬)你是个刻苦的学生,不错。在中考评卷中,各种文体的确是层出不穷,给你介绍几种常见的文体吧。先说戏剧。它主要是通过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内容,以对话描写为主来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反映某一社会现象或思想倾向的一种体式。如2007浙江温州市中考满分作文《珍惜生命》分三幕,时间分别是早晨、中午、傍晚,地点分别在峡谷、家中、竹林,诠释的分别是生命的意义、本质、宗旨,情节均集中于“珍惜生命”,结构严谨,中心突出。.第二种是故事新编,就是以人们熟知的成语典故、历史故事、寓言童话故事为蓝本和依托,巧妙地将时代气息生活现实融入其中,把对事物的看法评价编成另外一个新的故事,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来反映理性的思索。故事新编一般都妙趣横生,具有辛辣的讽刺意味,让读者在笑声和诙谐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兔子不吃窝边草”是家喻户晓的俗语,而2007年四川内江市中考满分作文就采用“故事新编”的文体,编创了一个名叫阿白的小兔在人生路上的坎坷命运,对俗语进行了丰富而形象的诠释,从中揭示出“对规则打折扣就预示着危险”的道理,并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第三种,我把它叫边缘体,主要是指在考场作文中不大常见的一些文体,如诗文结合体、说明书、病历卡、实验报告、采访记录体、广告体、日记书信体等。还有散文、小小说、童话寓言神话等都可以成为我们创新的文体。俗话说,熟能生巧。以上介绍的方法简单实用,只要在平时的作文中多加运用,融会贯通,在考场中相信一定可以快速完成一篇满意的作文。
曾美美:(满脸笑容)非常感谢赵老师的实用技巧,谢谢您。
[作者通联:湖北仙桃市胡场1号信箱]
上一篇文章: 高考作文“母语”写作失误例谈
下一篇文章: 写好细节,让作文飞扬起神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