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华作文网: 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
冠华作文网祝愿:天下学子金榜题名!
网站首页
高考导航
教育资讯 | 网络信息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考后点睛
英语特区 | 教师频道 | 家校互动 | 网站社区 | 同行作文 | 帮助中心 | 在线留言 | 设为首页
高中作文 | 高中佳作 | 作文素材 | 专家指导 | 阅读训练 | 满分作文 | 作文预测 | 高考真题
站内搜索
文章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高考频道 > 专家指导 > 正文         
高考问题作文何以得满分之九大启示(下)1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7/10/24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高考问题作文何以得满分之九大启示()

七.另类终难得青睐,常态会长驻高分。阅卷者首先不是一个完全的猎奇者,阅卷组更不是一个猎奇群体,诗歌作文只会是阅卷组训练枪法的靶子,未来看最终难逃厄运。

[高考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唐朝的刘禹锡写过一首《昏镜词》诗。诗的小引说:一位制镜的工匠在店铺里摆了十几面铜镜求售,其中只有一面磨得清晰光亮,其余九面都是昏暗模糊。有人不解地问:为什么镜的昏明如此悬殊?工匠解释说:并不是不能把所有的镜子都磨得一样光亮,问题是买镜的人十中有九喜欢昏镜而不喜欢明镜,因为清晰光亮的镜子能照见无论多么细小的瑕疣,绝大多数人用这样的镜子会感到不自在。

 

    刘禹锡所说的镜似乎不是单指用来照脸面、照身影的日常用具。小自单个的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都离不开“镜”;“镜”也无处不在,有明镜,也有昏镜。

 

    制镜、售镜自有目的;买镜、用镜大有讲究。请就“买镜”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2、立意自定。3、文体自选。4、题目自拟。5、不少于800字。6、不得抄袭。

 

——2004年湖北卷高考作文试题

[高考作文]

                   发廊女

   你白色的芬芳的肉体是一面镜子——题记
   
   你的黑发变成无数长蛇在灰尘中飞舞
   走在暴怒的街道上你神思恍惚
   波德菜尔不顾马..魏的深情挽留
   波德菜尔用忧郁击碎万世的敬畏
   在你暗红色的酒液中迷失了感官
   永远沉睡了
   
   挺起双乳走在空虚的大街上
   你的目光
   你的脚步
   是茫然、无助和畏缩的
   无数只赤红的眼睛由身后撕碎你的情感长裙
   无数只欲望的眼睛摸捏着你的
   润红而衰老的脸蛋
   摸捏你的乳房
   摸捏你的双股
   
   在光天化日之下,强暴的意念横飞四溅
   在光天化日之下,你赤身裸体
   啊!你白色的芬芳的肉体是一面镜子
   银光四溅,诱惑着一个社会的良知
   
   啊!发廊女呀!从你的白色镜子上
   我看到,你用牙齿
   吞吃了白天
   吞吃了黑夜
   从你白色的光影斑斑的镜子上
   我看到一颗纯洁如处女的
   心灵
   慢慢冰冷、僵硬
   在城市的暗沟里散发出腐烂的浓郁气息
   
   从你的再看不到自己的镜子上
   我看到了浓不可化的乡愁
   看到那日夜呼吸你的乡村
   老妈妈
   把白发凝结成个个带泪的梦送给你
   
   而秋更深了
   秋风用失去重心的黄叶
   擦试着你沾满灰尘的躯体
   擦试你白色镜子中的明斑

[争论意见]

    一篇描写发廊女生活及内心,阐述“买镜”这一话题的诗歌《发廊女》,在今年的高考语文阅卷现场,引起了评卷教师的争议。近日,记者从几名参与高考作文阅卷教师处了解到这一情况。

    据介绍,今年的作文由两位老师一起评阅。由于该篇诗歌颇具文采、扣住了话题,一阅卷教师给出55分的高分,另一位教师却以内容过于暴露、不健康为由,只给了20分。由于分数差别大,文章被提交到业务组,引发了更多教师的争议。

    正方评价认为,文章文采四溢,作者观察细致、感情深刻,且突出了主题,可以给满分60分;但反方评价则认为,文章以发廊女为载体,诗歌色调晦暗,无法体现出高中生的朝气,不能及格。在综合权衡后,该作文最终得到45分。

    “这篇诗歌虽能体现出作者扎实的作文功底,但选写的内容,对高考而言是冒险。”一位多年参与高考作文评卷的专家表示,如此标新立异,在高考中不提倡、不推崇。他称,高考面向的是大多数的高中生,作文首先考查写作基本功。叙事、讲理是否明白、晓畅,是否能自由表达情感,是否对一件事情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和观点等。此外,今年的语文考试大纲明确将“感情真挚、思想健康”设为作文基础等级。由此看来,这篇作文本末倒置了。

    据称,前些年一些在得分上尝到甜头的标新立异的文体,近年来没有占到便宜。而内容上的标新立异,评卷者看中情感上的流露,但前提应是健康。高考专家们也一再强调高考作文内容、形式的“反朴归真”。

    评卷教师们最后表示,该考生过分强调了“创作”,在现今的高考重基础的选拔体制未变的情况下,不提倡。

    高考作文《发廊女》被判低分,提醒考生慎写“另类作文”。  
   
    高考“另类作文”是指观点、文体、题材、表达方式等超出常式,“标新”、“出格”的文章,把握得好,往往能给评卷老师新颖、新鲜、新巧的感觉,因而获得高分甚至满分。比如,2000年“答案是丰富多采的”高考话题作文,满分作文《四幕短剧》,2001年以“诚信”为话题的满分作文《赤兔之死》,就属这类作文。但是,高考“另类作文”对于考生来说就象杂技演员走钢丝,把握得不好,容易丢分。

    2004年高考语文(湖北)卷的作文话题是“买镜”,有位考生写了一首题为《发廊女》的诗歌,这篇作文在题材和体裁方面都属另类作文。在评阅这篇作文的时候争议很大,阅卷老师拿不定主意,请示“业务组”,业务组给这篇作文打了39分,内容等级定为三类作文。

    应该说,这位考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对生活现象的洞察能力、语言文字功底,都是很不错的。让我们对照评分标准,对这篇作文试做分析:

    一、 内容上看还是扣题的。作者把发廊女比作一面“镜子”,这面“镜子”至少照出了两种人的灵魂:侮辱者与被侮辱者都不健康的灵魂。

    二、立意上看还是健康深刻的。正如鲁迅先生所云,揭示肌体的痈疽,是为了引起疗救的注意。

    三、情感上看还是诚恳真挚的。例如,诗的后两节,用“浓不可化的”乡情,“老妈妈带泪的梦”去唤醒一颗“慢慢冰冷、僵硬良心”的觉醒。

    四、文体上看还是符合要求的。因为题目的要求是“文体自选”(没有排除诗歌)。

    五、结构上看还是比较严谨的。全诗分为两大部分:前三节描述,后三节呼唤。

    这篇作文被判较低分(今年湖北高考作文平均44.3分)的原因,我认为:第一、取材不当。“发廊女”这类题材应属“少儿不宜”的题材,作为心理和生理发育还不十分健全的中学生,高考的指挥棒在这两两之间划一道篱笆也是应当的。第二、诗贵含蓄,这首诗对“发廊女”生活的描写上太露骨,存在纯“自然主义”。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至于这是否是给这篇作文评分的老师的根据与理由呢?那可说不定。

    但是,有一点必须提醒考生:高考作文不象“自由创作”,它是有一定限制和明确指向的,在选材、立意、文体等方面,切忌随心所欲。建议考生高考作文少走钢丝,慎写“另类作文”。(王定授)

八.材料吃透,思辩生辉。阅卷者在变通化用的丰富的材料面前,在反转推断的深刻的思辩面前,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气势,顿生快意,从而把所有的优点都奉献给了作者,把所有的问题都留给了读者。

[高考试题]

  福建省2005年高考作文题中出现两个图形:一个是圆形,圆形旁边有小字提示,我规范,我稳定,我周长短,面积大;另外一个图形是星形,提示:我新颖,我多变,我周长长,面积小。要求以此为材料,写一篇900字以内的文章,文体不限,满分为70分。

[满分作文]

执子与通子

  看到这样的两个图形,一个沉稳而平滑,线条柔和;一个棱角鲜明,光芒四溢,不禁让我想起了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两种人:通子与执子。

  线条柔和者为通子。他们是通达主人,面对明主或昏君,他们或入仕为官,或隐逸山林。他们顺应时局地选择,该进时则进,该退时则退。

  于是面对乱世,他们或垂钓于濮水,或放歌于邺下,或采菊于东篱,或幽居于竹林。他们行吟高歌,他们倚风长啸。心如澄澈秋水,再如不系之舟者如庄子,他持竿不顾,宁“曳尾于途”;心中悠然忘我者如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闲适者如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通子们胸中释然,他们圆如卵石。他们明白,面对乱世昏君,我自留清白足矣,凡事何必去认真。于是他们游闲山乐水,以渌水清猿、曲径通幽为伴,倚马挥毫,信可乐也。

  然而,受命于危难,救民于水火的往往是执子们。他们胸中自有乾坤。

  披发行吟河畔的是屈子。楚国的落日染红眼前的汨罗江,子兰谄言,郑袖内惑,人民如涸辙之鲋,喘息挣扎。屈子的坚持有用吗﹖恐怕他自己也不得不摇头叹息。楚国灭亡之时,也是他命尽之刻。他把政治家的身份远置于诗人之上。“人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生不为诗人,死的方式却是诗人的。执著如屈子,你怎听不进“圣人不凝滞于物”呢﹖

  死可以明志,生却可以践志。当死降临到司马迁头上时,他选择了生,他隐忍苟活因“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文采不表于后世”。这又是怎样的一种执著呢他终成一家之言。

  棱角分明,无所畏惧者如执子。他们执著着他们的追求,无悔无怨。那个“投戎从笔”的辛弃疾,一生被弃用多达38次,仅剩一把软羊毫,他也要书写御敌之心,纵把栏杆拍遍,也无人会。诸葛亮,执著于白帝托孤,积劳成疾,逝于五丈原……

  执子们执著着他们的执著,通子们通达着他们的通达。不论圆润避世,明哲保身,还是棱角分明,坚守信仰,他们都成为了中华万代的不朽财富。

  我们在通子们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中学会从容,在“千江水有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中学会包容。通子们教会我们学会适应,沉稳柔和如圆;我们在执子们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中学会坚持;从嵇康绕粱的琴声与阮籍的恸哭而返中体会信念与力量。执子们教会我们闪亮自我,坚持信念,棱角分明如星。

  历览前贤,如果我们拥有了执子的执著与通子的包容,该会有另一种更美的图形吧!

[阅卷老师评点]

    这是一篇大气之作,难得作者能够在考场有限的时间里一挥而就。说它“大气”,一是作者根据试题展开联想,纵观历史长河,把著名人物分为“通子与执子”两类,视野开阔,气魄大;二是围绕中心,对历史人物的轶事、名言引用自如、恰当,纵横捭阖,有理有椐;三是语言凝练、流畅、老到,具有议论思辨、打动读者的气势。(俞发亮)

    这篇满分作文的立意、思想和个别词句明显“克隆”一湖南学生的习作,请看——

[作文题目]

  艾子游于郊外,弟子通、执二子从焉,渴甚,使执子乞浆于田舍。有老父映门观书,执子揖而请,老父指卷中“真”字问曰:“识此字,馈汝浆。”执子曰:“‘真’字也。”父怒不与,执子反以告。艾子曰:“执也未达,通也当往。”通子见父,父如前示之。通子曰:“此‘直’八两字也。”父喜,出家酿之美者与之,艾子饮而甘之,曰:“通也智哉!使复如执之认真,一勺水吾将不得吞矣。”(明•陆灼《艾子后语》)
  根据以上文字,以“认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优秀作文]

执子与通子

湘潭市一中200112)班 邓丽

  艾子得美酒而赞曰:“通也智哉!使复如执之认真,一勺水吾将不得吞矣。”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啊。
  静静品味这个颇有雅趣的小故事,只觉其妙不可言。短短数语,竟使两种人生的哲学突出于纸上,兀立于我的面前——执和通!由此,我便想到中国历史上的“执”与“通”之争,想到这悠悠千载中的执子们和通子们。

  执子们具有的是不屈的精气,他们固守,他们追求,他们选择的是苦涩、壮烈而又凄美的人生。而通子们拥有的却是通达、超然的智慧,他们洞察,他们解脱,他们选择的是淡远恬静而又平和的日子。大约正是因为有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有执子们的执著,有通子们的通达,中国的历史才被牵扯得如此摇曳多姿,演绎得这般精彩纷呈。

  执子们是令人敬佩的,他们抱定自己的理想,他们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他们天真得可爱又执著得令人心酸。他们如只只雄鹰,在理想的天空里翱翔,又重重地撞在现实的绝壁上。头抢破了,热血飞溅出来,可心却还是向着九万里的重霄。瘦骨嶙峋,槁项黄馘的执子们不顾楚狂的凤歌之笑,不顾渔夫的好言相劝,他们不顾世俗之讥,小人之谤,他们“不辞镜里朱颜瘦”,他们“衣带渐宽终不悔”,他们执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境界,他们痴到了“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的地步。宁可痛苦也不甘放弃;明知路长,却依旧求索。直到铁鞋踏破,沈腰潘鬓消磨;功业未建,独怆然而泣下。是他们的热情点燃了历史天空中的云霞,是他们的血泪染红了文化车辙中的紫杜鹃。因此,这样的执子们总是使我们感于心,伤于怀,然后禁不住潸然落下千行泪。

  而通子们呢,则是令人叹服的。那样的智慧,那样的胸襟,那样的气度。他们也许又有点狡猾:既然冷眼看穿了这个世界,就怀揣着一副热肠去用一种通达的态度来生活。于是潇洒是属于他们的,闲雅是属于他们的。他们垂钓于濮水,采菊于东篱,幽居于竹林,泛舟于赤壁。他们行吟高歌,他们倚风长啸。他们之中有的也曾是执子,或许是不堪一勺水也不得吞,或许是在某个瞬间悟出了什么,于是他们就成了通子。通子们以为:宠辱何必看得那么重,凡事何必去认那个真。他们曳尾于途中,他们委心任去留。他们有“且乐生前酒一杯,何须生后千载名”的豪放,他们有“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闲情,他们有“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从容。因此,通子们总让我们感到生命的愉悦,感到这个世界还有宁静和美好。是他们向我们展示了一种闲看花开花落,淡观云卷云舒的超脱,是他们让我们在黑暗中感受到光明的所在。

  我敬慕执子,我也喜欢通子。执子们执著他们的执著,通子们通达他们的通达。这是不一样的选择,一样的美。朋友,你是愿意做执子,还是愿意做通子呢?不过,我暗暗地想:如果用执子的执著来追求美好的梦想,而用通子的通达来看待人生的得失成败,那一定又是另一种境界的美吧。

  执子,通子。执耶?通耶?此间有多少世间的玄奥,人生的哲思。

[作文评点]

  这是高考前我自拟的一次作文训练。把这个材料给十七八岁的学生来写,我多少有点不安。一是担心学生们能否读懂这个故事,是否有话可写;二是担心学生读懂了而又剑走偏锋,误入歧途,尽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很自然的事。

  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后生可畏,至少在邓丽如此。在她的笔下,一般意义上的水火不容的两种对立的人生哲学达成了统一。作者思接千载,想到中国历史上的“执”、“通”之争以及争论的主角——执子们和通子们。举例恰当自然,引用信手拈来,充分展示了她的见识的广博,语言的老到和思想的深邃,对于一个理科生来说这是难能可贵的。有这样的文章,她能获得湘潭市“三勒浆杯中学生作文竞赛”高三组的特等奖就不足为怪了。(湘潭市一中语文组 章新华老师)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