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助教材巧成文 |
|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11/9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
|
中学生多读一些课外书,博闻多识,自然可以提高一定的写作水平。但限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不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高考作文时,常找不到写作的切入点,无从下笔;苦于“囊中羞涩”,没有素材,无话可说。这时,我们不妨思维多变一点,头脑灵活一点,借助一下教材,有时也能够写出考场佳作。
一、巧妙借用,故事新解
根据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旨要求,借用教材里的人物和故事,进行创新思维,深入挖掘其中合情合理的意义,推陈出新。
例如2001年河北考生的《题乌江亭》文中的项羽就借用到《鸿门宴》(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的一些内容,但项羽不再是一个“有勇无谋”“偏听偏信”“刚愎自用”的“莽汉”,不再是被范曾骂为“竖子不足与谋!”的“蠢才”。作者撇开名家的争论,抛弃名家的点评,独以“诚信”论英雄,独抒己见,塑造了“一个没有舍弃诚信的男人”,“一个顶天立地的”悲剧英雄形象,作者热情地赞颂了项羽的“果敢”、“豪迈”、“无畏”、“直言不讳”,“你胜不了刘邦。因为你,还有诚信。”你想不到刘邦,“他的心计,他的丢弃诚信便是他的武器。”“于是你在乌江,你完成了一个没有舍弃诚信的男人的涅。”但是“你不朽,你最终战胜了刘邦,以你的诚信,刺刘邦于后人的口碑之下!”
作者于旧文中创新解——诚信,既尊重原作,又独辟蹊径,使人感到既熟悉又新奇。
再如2002年山东考生写的《刺秦》一文,也同样巧妙借用了《荆轲刺秦王》(高中语文教材第六册)的故事。荆轲在易水送别后,义无反顾地踏上了秦国的土地。他对刺杀秦王满怀信心,“嬴政,你的死期已到!我将以你的人头来洗刷太子的耻辱,以你的心来告慰樊将军的英灵,以你的鲜血来偿还天下苍生的血债。嬴政,受死吧!”他的内心充满了对秦王的仇恨,“离秦国越来越近,我的心越抽越紧,我心中的怒火越聚越多。”
作者对“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又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荆轲不仅有“士为知己者死”的侠客思想,还有了更加丰富而充满矛盾的内心情感。当看到“战后,杀戮带来了无边的灾难”时,他透露出对天下黎民百姓的同情心。特别是作者安排了荆轲“夜探秦宫”的情节,荆轲读到秦王新写的文书,看到“那些张扬着野心却也满是雄心的文字”后,心理悄然发生了变化,“我的心被撕扯着:百姓的苦痛是因为战争,假若秦统一天下,可还会有战争?秦的国力乃诸侯之最强,六国自是无与争锋,杀了秦王于天下生灵何益?太子的个人恩怨与天下生灵的命运哪一个更重要?我是太子的人,应该如何选择?”
文中荆轲的形象更丰满了,更具有情味了,更真实可信了。作者于“荆轲刺秦王”的思想矛盾、心灵煎熬之中,点明了“选择”的主题,水到渠成,别具匠心。
二、巧妙化用,故事新编
借助教材原作,重新创设故事情境,进行故事新编。
例如2001年江苏考生的《阿Q新传》,作者将高考作文命题《诚信》和《阿Q正传》(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联系在一起,构思新颖。
作者虚构了一个阿Q办工厂的故事。阿Q“专门生产洗发水”,因为“制造假冒伪劣商品,制造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违反了诚信原则”,最后工厂“被封了”,“大盖帽”“还罚了阿Q20万”,“阿Q破产了”。
故事将原作背景与现代生活有机结合,亦古亦今,亦真亦假。阿Q的情态口吻酷似原著,却说的是当今时髦话,“洗发水”、“飘柔” 、“公安”等,语言诙谐幽默令人捧腹。
类似的高考优秀作文还有2001年江苏考生的《赤兔之死》、《朱贵开店》等。
三、巧妙采用,移花接木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的写作材料有赖于平时的积累,但是考试时将教材内容进行移花接木,拿来“为我所用”,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
例如2002年李健同学的《让我轻轻地告诉你》一文,获得今年山东省高考满分。作者在文中运用了一系列人物的“心灵的选择”,其中就有来自于教材里的:如“在居庙堂之高的沾沾自喜与处江湖之远的苦寂失意之外,范文正另有所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初中语文教材第五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再如“面对生活,舒婷选择做橡树旁一株木棉的爱情。”(出自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舒婷的《致橡树》)。
可见,我们从一向所忽视的语文教材中,也可以得到启发,获得写作的灵感,获得有用的材料,写出有声有色的好文章。
上一篇文章: 作文教学注如入“源头活水”
下一篇文章: 话题作文“面对缺陷”指导
|
|
|